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填充墙技术交底

填充墙技术交底

籣台府2期填充墙技术交底一、设计要求1、地坪以下埋在土中的墙体采用M10水泥砂浆,Mu10页岩多孔砖。

2、卫生间、电梯井、电井、水管道井、设备用房的墙体采用M5混合砂浆,Mu5页岩多孔砖。

3、其他墙体采用采用M5混合砂浆,页岩空心砖。

4、填充墙拉结构造和做法按《混凝土结构轻质填充墙构造图集》西南15G701中相关规定执行。

填充墙应沿钢筋混凝土墙或柱(构造柱)全高每隔500mm 设(墙厚大于240mm时设)。

抗震设防9度拉结筋沿墙长贯通设置。

二、施工准备1、材料要求1)砖:品种、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并有出厂合格证、产品性能检测报告。

2)水泥:采用级的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并有出厂合格证和按要求分批对其强度、凝结时问、安定性进行的复验报告。

(1)当在使用中对水泥的质量有怀疑或水泥出厂超过3个月时,应复查试验,并按结果使用。

(2)不同品种的水泥不得混合使用。

?3)砂:采用中砂,含泥量不超过5%,不得含有草根、土块等杂物,使用前应用5mm?孔径的筛子过筛。

?4)掺合料:生石灰熟化成石灰膏时,应用孔径不大于3mm×3mm的网过滤,熟化时间不得少于7d;磨细生石灰粉的熟化时间不得少于2d。

沉淀池中储存的石灰膏,应采取防止干燥、冻结和污染的措施。

严禁使用脱水硬化的石灰膏。

(为了保证石灰膏的质量,要求石灰膏需防止干燥、冻结、污染。

脱水硬化的石灰膏不但起不到塑化作用,还会影响砂浆强度,故规定严禁使用)。

消石灰粉未充分熟化的石灰,颗粒太粗,起不到改善和易性的作用。

还会大幅度降低砂浆强度,因此规定不得使用。

磨细生石灰粉必须熟化成石灰膏才可使用。

2、植筋1)拉结筋必须按照设计要求加工,设计未注明的按构造要求制作。

其规格、长度、端头弯钩要符合设计要求。

钢筋要有符合要求的材质书和复试报告,且不得有锈蚀和明显弯曲现象。

2)植筋胶应在规定的保质期内密封良好,并有产品质量保证书、使用说明书、产品检验报告和复试报告。

产品质量保证书、产品检验报告中应有其主要组成及性能指标、生产日期、品牌标准号等。

产品质量应符合规范要求,材料进场时必须进行抽样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植筋胶应不含氯离子及金属膨胀物。

甲、乙两种组分混合后应进行充分搅拌,确保配料均匀,配料量要根据工程量计算确定,确保在说明书规定时间内将配好的拌合料用完,以免拌合料在使用前凝结,无法使用,造成浪费。

3)植筋要求弹线定位→钻孔→洗孔→钢筋处理→注胶→植筋→固化养护→抗拔试验→绑扎(1)在植筋位置根据所砌砖的模数尺寸和拉结筋间距要求弹好墨线,拉结筋间距≦500mm,标出植筋点位。

植筋设置数量、直径、正确,留置长度符合设计要求。

?(2)用冲击钻钻孔,钻孔深度按照《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50367-2006中提供的植筋基本锚固长度。

孔深按照≥15d,孔径按d+2~4mm控制。

冲击钻垂直于结构表面均匀钻入,以便控制钻孔垂直度。

孔深用冲击钻顶杆控制。

钻孔时要尽量避开原结构钢筋。

如遇柱(墙)钢筋无法进尺,应避让原有钢筋,以免破坏原有结构。

可把钻孔位置水平平移一个钢筋直径的位置,重新钻入原钻出的未成型废孔用1:1水泥砂浆填塞补平。

钻孔时应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施工现场的粉尘。

(3)洗孔是植筋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因为孔钻完后内部会有很多混凝土灰渣垃圾,直接影响植筋的质量,所以孔洞应清理干净。

可用吹孔机、空压机吹出浮沉,保证孔内清洁无灰尘碎屑。

?(4)清孔完成后方可注胶,灌注方式应不妨碍孔洞中空气排出。

锚固胶要选用合格的植筋专用胶,使钢筋植入后孔内胶液饱满,又不能使胶液大量外流,以少许粘结剂外溢为宜,孔内注胶达到孔深的约1/3,以实际满足质量要求为准。

?(5)孔内注完胶后应立即植筋。

将钢筋缓慢插入孔内,同时要求钢筋旋转,使结构胶从孔口溢出,排出孔内空气,钢筋外露部分长度保证工程需要。

植筋施工完毕后24小时之内严禁有任何扰动,以保证结构胶的正常固化。

? (6)植筋72小时后即可达到强度要求,有资质的检测单位对植筋情况进行现场抗拔抽检,抗拔力要求在钢筋的设计强度以上为植筋锚固合格。

植筋按照同规格、同型号、基本相同部位组成一个检验批,抽取数量按每批总数的1‰计算,且不少于3根。

某个部位的某种规格植筋数量不足3根时,也必须抽检1组,才能视为该批植筋合格。

检测单位出具相关检验报告。

拉结筋示意图3、测量、放线砌体施工前,施工人员根据施工图纸,认真核对门窗洞口尺寸,准确放出墙体轴线、边线以及控制线。

标高控制线示意图所砌墙体平面位置及控制线(须标出门位置)示意图4、止水带1)止水带(混凝土反坎)要求(1)C20细石混凝土后浇带翻边,高度高于同层厅房结构板面200mm,厚度同该部位墙体厚度。

(2)茶水间、卫生间周边(除门洞处外)墙体。

雨蓬、外廊、女儿墙、阳台、露台、外平台与外墙交接处。

混凝土反坎部位凿毛示意图混凝土反坎模板、成型示意图2)止水带施工(1)止水带施工工艺清理周边卫生→定位放线→凿毛、刷除表面杂质→支反边模板→压力水冲洗→报验→刷素浆→混凝土浇筑→养护(3)清理施工现场周边卫生。

(4)(3)测放周边墙线,门洞口边线。

(5)(4)结合面凿毛,凿毛面积不小于50%。

用钢丝刷再将混凝土表面浮尘刷除并用压力水洗刷干净后。

(5)支反边模板并加固,模板加固必须确保反坎平面位置和断面尺寸。

(6)涂刷素水泥浆界面处理。

(7)混凝土浇捣密实,表面平整,标高一致,待达到后模板方能拆除,侧模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应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受损伤。

混凝土浇筑和模板拆除应及时清理现场垃圾并转运材料至其他施工部位,保持现场整洁。

(8)及时采取有效的养护措施。

①应在细石混凝土压抹完毕后的12h以内用麻袋进行保湿养护;②混凝土浇水养护的时间不得少于7d;③浇水次数应能保持混凝土处于湿润状态;④混凝土养护用水应与拌制用水相同。

(8)测量、放线,做好砌砖前准备工作。

5、样板施工在大面积砌体施工前,必须先做样板,发现、处理、优化在砌筑中的问题,满足施工图纸、规范等要求。

在建设、监理确认后再组织施工。

二、主要机具?搅拌机、磅秤、垂直运输设备、方铲、砖刀、斗车、线坠、小白线、卷尺、2m靠尺、楔形塞尺,筛子、水平尺、皮数杆、小水桶、灰槽、砖夹子、扫帚等。

三、作业条件?1、弹好轴线墙身线,根据进场砖的实际规格尺寸,弹出门窗洞口位置线,经验线符合设计图纸尺寸要求,办完预检手续。

2、砂浆由试验室做好试配,准备好砂浆试模。

3、拉结筋、构造柱植筋完成并检测合格。

4、厨房、卫生间等有止水带(反坎)要求的部位,止水带(反坎)施工能满足施工进度需要。

5、门、窗、预留洞等过梁预制完成。

6、建设、监理等对样板区认可并同意大面积施工。

7、根据图纸、排砖图准确计算所需砌块规格、需用量,按施工部位摆放砌块,避免无序摆放带来的二次倒运。

四、砌体施工基层清理→施工放线→墙体拉结筋→构造柱钢筋绑扎→立皮数杆、排砖→拌制砂浆→填充墙砌筑→墙体顶部斜顶砖砌筑→清理马牙槎→构造柱支模→构造柱浇筑→验收1、施工操作工艺1)基层清理在砌筑砖体前应对墙基层进行清理,将楼层上的浮浆、灰尘清扫冲洗干净,并浇水使基层湿润。

2)施工放线根据楼层中的控制轴线,事先放出每一楼层墙体的轴线和门窗洞口的位置线,待施工放线完成后,应及时组织验线工作,经监理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墙体砌筑。

3)墙体拉结筋(1)本工程采用植筋方式埋设拉结筋,埋设的拉结筋位置较为准确,操作简单不伤结构,须通过抗拔实验。

(2)由于该建筑为9度设防,拉结筋通长布置,拉结筋沿钢筋混凝土墙或柱(构造柱)全高200厚墙每隔500mm设(墙厚大于240mm时设)、100厚墙每隔500mm设。

拉结筋末端设弯钩。

4)砌体构造柱及现浇过梁设置(1)边框、构造柱设置部位A填充墙长度大于5m,墙体中部应设构造柱,构造柱间距不大于20倍墙厚且不大于4m。

B内外墙交接处。

C端部无连接的端悬墙,应通长设置拉结筋,长度大于3倍墙厚时还应在端部设置构造柱或边框。

D宽度较小的窗间墙应设置边框或构造柱。

E当窗裙墙或砌筑栏板高度较大且长度大于3m时,中部应设置构造柱,间距不大于。

F屋面女儿墙高度较大时应设置构造柱,间距不大于2m。

G当洞口宽度大于1m时,在洞口两边设置边框,顶面设置现浇带。

H当洞口宽度大于时,在洞口两边设置构造柱,顶面和底面设置现浇带。

(2)构造柱具体位置除设计平面图中已标明的,其余的需在建设、监理共同确认下按要求设置。

(3)在填充墙施工前应先将构造柱、边框钢筋绑扎完毕,构造柱竖向钢筋与原结构上预留插孔钢筋、后植筋钢筋的搭接绑扎长度及箍筋,构造柱截面尺寸为墙体厚度x宽度,纵筋 4C12、箍筋@200,按要求加密。

(4)过梁应满足设计和图集要求,预制或与构造柱同时浇筑。

(5)构造柱做法:在砌砖前,先根据设计图纸将构造柱位置进行弹线,并把构造柱插筋处理顺直,安装完成。

砌砖墙时与构造柱联结处砌成马牙槎,每一马牙槎沿高度方向的尺寸≦30cm(先退后进),退60mm进60mm,两侧对应砌筑。

(6)构造柱留置应垂直,退、进在一条垂线上。

5)立皮数杆(画皮数线)、排砖(1)砌筑前应先抄出水平线,立好皮数杆。

应在房屋四角或楼梯间转角处设皮数杆,皮数杆间距不宜超过15m,以控制砌体标高和保证砖缝的平直。

如果基础不平时,2cm以内用砂浆找平,超过2cm的用不低于C20的细石砼找平。

(2)在皮数杆上或框架柱、墙上画出排砖块的皮数线及灰缝厚度,并标出窗台、洞口及墙梁等构造标高。

(3)根据要砌筑的墙体长度、高度试排砖,摆出门、窗及孔洞的位置,满足门、窗及孔洞的建筑高度。

(4)外墙第一皮砖撂底时,横墙应排丁砖,梁及梁垫的下面一皮砖、窗台等阶台水平面上一皮砖应用丁砖砌筑。

(5)页岩多孔砖、空心砖砌筑外墙墙体时,应先砌筑三匹实心砖。

6)拌制砂浆(1)现场采用原材料集中搅拌砂浆,随拌随用,拌制的砂浆应在3h内用完;当施工温度最高温度超过30℃时应在2h内用完。

(2)砂浆搅拌配料严格按照试配比计重,不得随意改变。

(2)搅拌机四周无积水、整洁。

7)页岩砖砌体(1)砌筑填充墙时烧结多孔砖应提前1d~2d浇水湿润,其相对含水率宜为60%~70%。

(2)烧结多孔砖墙应侧立砌筑,孔洞应呈水平方向。

多孔砖墙底部应根据要求砌筑3皮实心砖,且门窗洞口两侧一砖范围内采用烧结实心砖砌筑。

(3)砌筑多孔砖墙的水平灰缝厚度和竖向灰缝宽度宜为10mm,且不应小于8mm,也不应大于12mm。

竖缝应采用刮浆法,先抹砂浆后再砌筑,最后进行原浆勾缝。

(4)砌筑时,墙体的第一皮多孔砖应进行试摆。

排砖时,不够半砖处应采用普通砖或配砖补砌。

(5)烧结多孔砖砌体组砌时,应上下错缝,交接处应咬搓搭砌,掉角严重的多孔砖不宜使用。

转角及交接处应同时砌筑,不得留直搓,留斜搓时,斜搓高度不宜大于。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