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环境监测综合分析题111

环境监测综合分析题111

1、量值溯源?通过一条具有规定不确定度的不间断的比较链,使测量结果或测量标准的值能够与规定的参考标准(通常是国家计量基准或国际计量基准)联系起来的特性,称为量值溯源。

实现量值溯源的最主要的技术手段是校准和检定。

2、空气污染系数简称污染系数,是某一地区某方位风向频率与该方位风速的比值。

某方位下风向受污染的时间与该方位风向频率成正比,而污染浓度与该方位的平均风速成反比。

空气污染系数综合了风向和风速的作用,代表了某方位下风向空气污染的程度。

3、生态平衡是指生态系统通过发育和调节所达到的一种稳定状况,它包括结构上的稳定、功能上的稳定和物质、能量输入输出的稳定。

生态平衡是相对的平衡。

任何生态系统都不是孤立的,会与外界发生直接或间接的联系,会经常遭到外界的干扰。

生态平衡是指生态系统内两个方面的稳定:一方面是生物种类(即生物、植物、微生物)的组成和数量比例相对稳定;另一方面是非生物环境(包括空气、阳光、水、土壤等)保持相对稳定。

生态平衡是一种动态平衡。

4.综合评价技术系指在科学掌握环境质量监测数据的基础上,结合污染源排放情况、社会经济发展情况、区域自然状况、环境管理措施实施等相关信息,科学客观地评价环境质量现状、变化趋势和变化原因的技术、方法和标准。

5综合分析的目的环境质量综合评价的目的主要是:(1)通过对环境监测数据和相关信息的综合分析,科学、客观、完整地分析环境质量在时间、空间的分布规律和特征,提高为各级政府及管理部门制定环境决策和实施环境管理服务的针对性和效能。

(2)通过对环境质量变化的原因分析,揭示环境质量变化与各影响环境质量变化因素的相关性,分析有关环境政策、规划、措施实施的环境效果,为环境污染防治提出重点方向和目标建议。

(3)根据环境质量综合分析的需要,促进环境监测战略、方针、技术路线和监测技术方法的完善和发展。

(4)提高环境质量报告和发布信息的科学化、公众化的水平。

6 湖泊、水库营养状况评价所采用的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包括的评价指标和评价等级评价指标:叶绿素a(chla)、总磷(TP)、总氮(TN)、透明度(SD)、高锰酸盐指数(CODmn)。

评价等级:按营养状态指数分为贫营养、中营养、富营养三级:营养状态指数<30 贫营养30≤营养状态指数≤50 中营养营养状态指数>50 富营养7《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主要包括的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分类和标准分级内容功能区分类:按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分为三类。

一类区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其它需要特殊保护的专区;二类区为城镇规划中确定的居住区、商业交通居民混合区、文化区、一般工业区和农村地区;三类区为特定工业区。

标准分级:标准分级是对应于不同的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为不同保护对象而建立的评价和环境管理环境空气质量的定量目标。

空气质量标准其分为三级,一类区执行一级标准,二类区执行二类标准,三类区执行三类标准。

8、我国颁布实施的主要环境保护法律主要有哪些?(至少回答出5个)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噪声、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法、海洋、放射性、影响评价法、清洁生产促进法9、对环境有影响的建设项目必须执行“三同时”制度,“三同时”制度内容是什么?执行“三同时”制度的意义是什答:“三同时”是指防治污染及其他公害的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

贯彻“三同时”制度,可以防止新建、改建和扩建的工程成为新的污染源,起到预防污染的作用。

10、《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分几类?各类水体功能是什么?答案:I类:源头水、国家自然保护区II类:饮用水一级区、珍贵鱼类保护区、鱼虾产卵区III类:饮用水二级区、一般鱼类保护区、游泳区IV类:工业用水、娱乐用水区V类:农业用水区、一般景观用水区11国家环境标准包括国家环境质量标准、环境基础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环境监测方法标准和环境标准样品标准。

12我国化学试剂分为四级,优级纯试剂用G.R表示,标签颜色为绿色,分析纯试剂用A.R表示,标签颜色为红色,化学纯试剂用C.P表示,标签颜色为蓝色。

13生物样品采集中,应特别注意防止沾污和样品的代表性。

14.气体标准的传递是指将国家一级标准气体的准确时值传递到例行工作所用的标准气体上的过程。

标准传递的逆过程称为标准的溯源,当进行系统误差分析时,可逆向逐级检查各步骤对误差的贡献,追踪原因,从而保证监测数据质量。

5.在空气和废气监测中,如果现场污染物浓度不清楚,采气量或采样时间应根据标准规定的浓度和分析方法的测定下限来确定。

6.在水污染物排放总量的实验室分析中,对有些斜率较为稳定的校准曲线,在实验条件没有改变的情况下,使用以前的校准曲线时,必须测定两个标准点,测定结果与原曲线相应点的相对偏差均应小于5%,否则应重新制备曲线。

7.在水污染源在线监测中,运行维护人员每月应对每个站点所有自动分析仪至少进行1次质控样试验,采用国家认可的两种浓度的质控样进行试验,质控样品浓度一种应接近废水实际浓度,另一种应超过相应排放标准浓度,每种样品至少测定2次,质控样测定的相对误差应不大于标准值的+10%。

三项污染物数据统计的有效性规定地表水、城市环境空气、酸雨、近岸海域海水水质、城市声环境质量、生态环境质量和辐射环境质量。

16 按内容和周期可分为环境监测快报、简报、月报、季报、年报、环境质量报告书及污染监测报告,目前还有空气质量周报、日报和预报,饮用水源月报和周报、旬报等。

1.各类监测工作情况、环境环质量主要问题、污染事故监测情况、水环境功能区:各级政府根据各水体使用功能划定的地表水区域,其类型为:工业用水区、过渡区、混合区、景观娱乐用水区、饮用水保护区、渔业用水区、自然保护区、农业用水区共八类什么是环境噪声污染?环境噪声污染,是指所产生的环境噪声超过国家规定的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并干扰他人正常生活、工作和学习的现象。

1、环境监测简报的主要内容。

答案:环境监测简报的主要内容为:各类监测工作情况,环境质量主要问题、环境污染事故监测情况等。

2、试述城市空气质量的空间分布特征分析的主要内容答案:城市空气质量的空间分布特征分析的主要内容包括:(1)不同点位、行政区、功能区的污染物浓度或污染综合指数比较并排序,分析污染最重、最轻的区域浓度水平、超标频率和主要污染物情况;(2)不同气象方位的点位、区域污染物分布规律;(3)农村、远郊、近郊、城区空气质量比较分析;城区(中心区)与城市对照点比较,分析城市背景水平及污染物来源特征。

3、简述如何判定河流主要水质类别。

答案:(1)当河流断面总数少于5个时,计算河流所有断面各评价指标浓度算术平均值,然后采用单因子评价法,即根据评价时段内参评的指标中类别最高的一项来确定。

(2)当河流的断面总数在5个(含5个)以上时,采用断面水质类别比例法,即根据评价河流中各水质类别的断面数占河流所有评价断面总数的百分比来评价其水质状况三个说得清”作为工作目标,即真正说得清污染源状况、说得清环境质量现状及其变化趋势、说得清潜在的环境风险1、水污染的含义?答:水污染,是指水体因某种物质的介入,而导致其化学、物理、生物或者放射性等方面特性的改变,从而影响水的有效利用,危害人体健康或者破坏生态环境,造成水质恶化的现象。

2、什么是酸沉降?它有几种类型?答:空气中的酸性物质以降水形态、气态及颗粒物形态沉降于地的过程。

其中以降水形态沉降的称为湿沉降,以气态颗粒物形态沉降的为干沉降。

3、简述空气污染指数API与质量级别的划分?API 空气质量级别0-50 Ⅰ级51-100 Ⅱ级101-200 Ⅲ级201-300 Ⅳ级>301 Ⅴ级五、论述题排放水污染物超过国家或者地方规定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或者超过重点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的,环保部门应如何处理?答:排放水污染物超过国家或者地方规定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或者超过重点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按照权限责令限期治理,处应缴纳排污费数额二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

限期治理期间,由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责令限制生产、限制排放或者停产整治。

限期治理的期限最长不超过一年;逾期未完成治理任务的,报经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批准,责令关闭。

四、简答题:1、在大气污染源监测时,采样位置的设置原则是什么?答案:采样位置应选在气流分布均匀稳定的平直管段上,避开弯头、变径管、三通管及阀门等易产生涡流的阻力构件。

一般原则是按照废气流向,将采样断面设在阻力构件下游方向大于6倍管道直径处或上游方向大于3倍管道直径处。

当条件难于满足时,采样断面与阻力构件的距离也不应小于管道直径的1.5倍。

断面气流流速在5m/s以下。

2、简述碱片法测定硫酸盐化速率的过程。

答案:将被Na2CO3浸泡的滤膜置于采样点采样1月,取回在烧杯中捣碎滤膜,加稀HCl除去CO2,过滤除去滤膜颤,往滤液中加BaCl2溶液,搅拌、放置,过滤,将滤纸及其生成的BaSO4灼烧,称量,计算即可。

3、标准分析方法中选定的分光光度法,为什么都有一个规定的上、下限?答案:在分光光度法测定时,当测定浓度低于测定下限时,受方法灵敏度限制,不能检出;当测定浓度高于测定上限时,吸光度与浓度不具有线关系,所以无法准确检出。

所以标准方法必须有一个上、下限。

同时规定上、下限,也是为了保证方法测定条件的一致。

1、什么是强制性环境标准?答案: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和法律、法规规定必须执行的其它标准为强制性标准。

强制性环境标准必须执行,超标即违法。

2、验收监测方法标准选取原则是什么?答案:验收监测时,应尽量按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和环境质量标准要求,采用列出的标准测试方法。

对国家排放标准和环境质量标准未列出的污染物和尚未列出测试方法的污染物,其测试方法按以下次序选择:①、国家现行的标准测试方法;②、行业现行的标准测试方法;③、国际现行的标准测试方法和国外现行的标准测试方法;④、对目前尚未建立标准方法的污染物的测试,可参考国内外已成熟但未上升为标准的测试技术,但应附加必要说明。

3、环境监测全过程的一般程序是什么?答案:现场调查,监测计划设计,优化布点,样品采集,运送保存,分析测试,数据处理,综合评价。

4.验收监测时,水质监测分析过程中的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答:采样过程中应采集不少于10%的平行样;实验室分析过程一般应加不少于10%的平行样;对可以得到标准样品或质量控制样品的项目,应在分析的同时做10%质控样品分析;对无标准样品或质量控制样品的项目,且可进行加标回收测试的,应在分析的同时做10%加标回收样品分析。

地表水水质分级气象条件不仅影响空气中污染物的迁移和扩散,还影响污染物的化学变化及二次污染物的形成。

主要的污染物有气溶胶硫酸盐(SO 42-)、气溶胶硝酸盐(NO 3-),而硫酸盐、硝酸盐的浓度与空气中的SO 2、NO 2(或NO X )的浓度有密切的关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