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的金字塔》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学习写好半包围结构字的方法。
能根据过渡句提取课文主要内容。
2、学习列数字、作比较、语言描述等说明方法,能结合具体的句子来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3、通过学习金字塔的宏伟精巧和建造金字塔的方法,感受古埃及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教学重难点: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学习写好半包围结构字的方法。
能根据过渡句提取课文主要内容。
2、了解列数字、作比较、语言描述等说明方法,能结合具体的句子来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教学过程:一、播放视频,感受神秘1、通过预习,你对金字塔有哪些了解?2、在人类历史上,曾有世界七大奇观之称,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中大部分早已湮没,而埃及金字塔成了仅存的遗迹。
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教师播放金字塔视频后学生谈感受。
)3、读准下面两组词语的字音:(注意:多音字“厦”)巍然屹立、傲对碧空、举世闻名矗立、曝晒、角锥形、砌合、轮廓、摩天大厦1、指导书写半包围结构的字:“廓”和“厦”【设计意图】把准学生的现实起点,通过播放金字塔视频,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建立直观印象。
然后抓住词语从读准读懂到读出情感,品词有滋有味,使得枯燥的说明文教学变得有声有色。
二、整体感知,理清说明要点1、课文主要从哪几个方面来写金字塔?2、在学习前一篇《秦兵马俑》时,抓住一个过渡句就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
那么这篇课文,有没有这样的过渡句?找到画下来。
教师板书:外形宏伟结构精巧建造方法3、总结方法:阅读说明性文章,可以抓住过渡句这样的关键性语句,用最短的时间来理清文章的结构顺序。
【设计意图】理清说明要点和表达顺序是教学这类体裁课文非常重要的环节。
本环节重在帮助学生从结构上明确文章的思路,从而培养学生谋篇布局的能力。
三、品读比较,体会说明方法的好处1、埃及的金字塔共有70多座,作者重点写了哪一座?师讲述:作者以胡夫金字塔为例来介绍金字塔的宏伟精巧,这种说明方法叫举例子。
(板书:举例子)2、课文是怎样来描写胡夫金字塔的呢?出示自学提示引导学生自学。
默读课文第三自然段,思考下列问题:(1)在这一自然段中,作者运用了很多数字,从这些数字中你感受到了什么?请写在书上相应的地方。
(2)下面两个句子,如果去掉带点的句子会怎样?体会这种表达的好处。
这座金字塔高146米多,相当于40层高的摩天大厦。
‚这些石块磨得很平整,石块与石块之间砌合得很紧密,几千年过去了,这些石块的接缝处连锋利的刀片都插不进去。
3、交流:(1)大家来交流一下刚才的学习收获。
课文第三自然段采用了很多数字,从这些数字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2)作者运用了一连串的数字很详实而又巧妙的写出了金字塔的特点。
(板书:列数字)其实,无论是高大重,还是用料多,工程之大,用文中一个词来概括就是——宏伟。
4、在第三自然段中,为了写金字塔的特点,作者不仅仅用了数字来描述,还用了什么方法?教师讲述:“40层摩天大厦”就给了我们想象的依据。
看来,用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做比较是说明的好方法。
(板书:做比较)5、作者用形象的描述告诉我们,金字塔的石块之间紧密到何种程度。
这叫做语言描述。
(板书:语言描述)2、小结:这些句子都运用了我们一些熟悉的事物,将抽象的数字形象化,将陌生的事物变熟悉,介绍特点形象了,给人的感受也更直观了。
(板书:形象)【设计意图】精读第三自然段,学习说明方法。
在此环节中,抓住数字引导学生与文本深层次对话,并将说明文读得声情并茂。
通过对比阅读体会两种不同表达的好处,在思考中促使学生思维品质的提升。
四、想象探究,了解金字塔建造方法1、这么多这么重的石块,在没有任何现代化设备,甚至连马匹都没有的情况下,,3000年前的古埃及人民是如何建造的呢?默读课文四五自然段,谈谈自己的感受。
2、金字塔到底是怎么砌的呢?我们再来回顾一下。
指导学生用上“先、、、、、、然后、、、、、、接着、、、、、、最后、、、、、、”这些表示先后顺序的词来说一说砌塔过程。
3、古埃及人民就只用这一种方法建造金字塔的吗?谈谈对“据说”的理解。
4、总结:作者举了胡夫金字塔的例子,用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让我们真切的感受到它的宏伟。
用语言描述的说明方法又让我们形象的感受到它的精巧。
可见,说明方法的作用可真大。
【设计意图】借助动画演示让学生直观感受古埃及人民的智慧。
让学生复述砌塔的过程就是创生语言、提升言语表达能力的过程。
五、拓展阅读,能力提升(1)出示阅读题,学生独立完成。
我国的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22%,而淡水占有量仅为8%,人均占有水资源为世界人均的四分之一,被列为世界上13个贫水国之一。
我国人民的生产和生活由此受到影响。
由于缺水,大量耕地草场废置,土地沙漠化以平均每年2460平方公里的惊人速度扩展,总面积已达1.7万平方公里。
由于缺水,地下水严重开采,一些地区的地面沉降,河湖干枯。
按照国家建设部规定地面水水源必须在三类以上才能作为水厂的取水水源标准,但目前我国有78%的城市水源不符合标准,缺水已成为威胁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一个紧迫问题。
目前我国城市水资源量满足不了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与城市水资源普遍受到不同程度污染的现状,决定了我们必须树立珍惜水、节约水、保护水的社会风气。
1、这一自然段中“我国的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22%,而淡水占有量仅为8%。
”这一句运用了______和________说明方法,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段中“由于缺水,大量耕地草场废置,土地沙漠化以平均每年2460平方公里的惊人速度扩展,总面积已达160.7万平方公里。
”这一句主要运用了____________说明方法,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学生完成,交流订正。
【设计意图】以一篇带多篇,拓展阅读使得说明方法在实践中得到练习巩固,注重学法指导,能力训练扎实有效。
六、课堂小结,布置作业1、这篇说明文通过列数字、作比较、语言描述等说明方法,感受到金字塔的宏伟精巧,还抓住运石和砌塔的建造方法,让我们感受到古埃及人民的智慧。
2、课下继续走进书籍,去探寻金字塔更多的奥秘。
向同学们推荐两本书《神秘的金字塔》和《金字塔未解之谜》。
提醒同学们写作文时可以用上说明方法来介绍事物的特点。
【设计意图】课文只是学生认识世界,接触人类文化精髓的凭借。
学生在纪录片和补充材料的激发下,定能带着问题从课内走向课外,探寻金字塔的奥秘,养成积极探究的学习习惯。
《埃及的金字塔》学情分析五年级是提高语文能力的关键期。
学习上,他们也具有一些学习能力,掌握了一些学习方法,但是这就更需要教师的进一步引导,循循善诱,关注每名学生的个性体验。
用文本为学生架起通向生活的一道桥梁,让学生在学习中生活,生活中学习,会学习,会生活。
学情分析:从五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来看,他们正处于形象思维阶段,好动、爱模仿、注意力不集中。
从学生基础能力来看,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字词积累,能够阅读基本的文章内容,读懂文章大意。
《埃及的金字塔》效果分析《课标》中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
”在引导学生感悟金字塔的精巧时,我抓住重点词语“磨得很平整、砌合得很紧密”,让学生们体会作者运用的另一说明方法“形象描述”,并通过课件让学生感受“几千年”的时间之长,抓住“薄薄的纸片”和“锋利的刀片”进行互换,感受形象的表达效果。
在有了如此强烈感悟的基础上,学生们理解了金字塔的石块间为什么会契合得如此紧密,体现了金字塔是古埃及劳动人民勤劳和智慧的结晶。
从语言文字入手,学生们的感悟真切、深刻,使语文学习水到渠成。
《埃及的金字塔》教材分析此篇说明文课文条理清楚,语言平实,小学生读懂容易,可是课文是说明文、趣味性较弱、又所涉及的历史知识等学生相对比较缺乏,可能会影响学生与文本的共鸣。
尤其是学生对金字塔比较陌生,这需要教师组织学生课前搜集埃及金字塔的资料,课堂上播放图片、补充资料帮助学生理解。
第15课《埃及的金字塔》当谈达标一、读准下列词语的字音巍然屹立傲对碧空举世闻名曝晒矗立角锥形砌合轮廓摩天大厦二、易错字的书写三、下面两个句子,如果去掉带点的字会怎样?把带点的部分再加上去好好读一读,想想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①这座金字塔高146米多。
②这座金字塔高146米多,相当于40层高的摩天大厦。
①这些石块磨得很平整,石块与石块之间砌合得很紧密。
②这些石块磨得很平整,石块与石块之间砌合得很紧密,几千年过去了,这些石块的接缝处连锋利的刀片都插不进去。
三、阅读短文,体会说明方法的作用水资源(节选)我国的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22%,而淡水占有量仅为8%,人均占有水资源为世界人均的四分之一,被列为世界上13个贫水国之一。
我国人民的生产和生活由此受到影响。
由于缺水,大量耕地草场废置,土地沙漠化以平均每年2460平方公里的惊人速度扩展,总面积已达1.7万平方公里。
由于缺水,地下水严重开采,一些地区的地面沉降,河湖干枯。
按照国家建设部规定地面水水源必须在三类以上才能作为水厂的取水水源标准,但目前我国有78%的城市水源不符合标准,缺水已成为威胁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一个紧迫问题。
目前我国城市水资源量满足不了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与城市水资源普遍受到不同程度污染的现状,决定了我们必须树立珍惜水、节约水、保护水的社会风气。
1、“我国的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22%,而淡水占有量仅为8%。
”这一句运用了______和________说明方法,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于缺水,大量耕地草场废置,土地沙漠化以平均每年2460平方公里的惊人速度扩展,总面积已达160.7万平方公里。
”这一句主要运用了_______说明方法,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埃及的金字塔》课后反思执教《埃及的金字塔》一课,我紧扣“说明”二字,发挥文本的教学价值,有效提升学生阅读说明类文本的能力,引导学生从学习“一篇”到读懂“一类”。
把准学生的现实起点,通过播放金字塔视频,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建立直观印象。
然后抓住词语从读准读懂到读出情感,品词有滋有味,使得枯燥的说明文教学变得有声有色。
教学第三自然段时,巧妙地抓住数字引导学生与文本深层次对话,并将说明文读得声情并茂。
通过对比阅读体会两种不同表达的好处,在思考中促使学生思维品质的提升。
最后拓展阅读,以一篇带多篇,使得说明方法在实践中得到练习巩固。
总之,以课文教语文,关注文本内容背后的表达形式、表达方法,注重学法指导,能力训练扎实有效,整节课理趣交融,达到了言意共生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