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练习题习题1.
答
习题2
习题3.
习题4.
答:
习题5
答:
习题6
习题7:
答
习题8(北科大)
习题9
习题10
答:
习题11
答:
习题12
答
答,
习题15
习题16
根据下图所示二元共晶相图
(1)分析合金Ⅰ,Ⅱ的结晶过程,并画出冷却曲线;
(2)说明室温下合金Ⅰ,Ⅱ的相和组织是什么?并计算出相和组织组成物的相对量;
(3)如果希望得到共晶组织加上5%的β初的合金,求该合金的成分。
(4)合金Ⅰ,Ⅱ在快冷不平衡状态下结晶,组织有何不同?
答:
41以上,合金处于液相;1~2时, L→α,L和α的成分分别沿液相线和固相线变
化,到达2时,全部凝固完毕。
2时,为单相α;2~3时, α→βII 。
室温下, Ι合金由两个相组成,即α和β相,其相对量
9Ⅰ合金的组织为α+βII,其相对量与相组成物相同。
Ⅱ合金的冷却曲线如上图右所示,其结晶过程:
1以上,处于均匀的液相L;
101以上,处于均匀的液相L; 1~2时,进行匀晶转变; 2时,两相平衡共存,; 2~2'时,剩余液相发生共晶反应:
11; 2~3时,发生脱熔转变,。
室温下,Ⅱ合金由两个相组成,即α和β相,其相对量
为:
7(4)在快冷不平衡状态下结晶,Ⅰ合金的组织中将不出现βII,而会出现少量非平衡共晶(即离异共晶);Ⅱ合金的组织中β初将减少,且呈树枝状,而(α+β)共晶组织变细,相对量将增加。
8讨论:在实际生产中,往往冷却速度较快,凝固时的原子扩散过程不能充
分进行,致使其凝固过程和显微组织与平衡状态发生某些偏离。
不了解这些情况,对于指导生产是很不利的,因为在金相分析时,往往容易将枝晶间的共晶体误认为次生相,或将端部固熔体合金误认为亚共晶合金等。
习题18
试比较45,T8,T12钢的硬度,强度和塑性有何不同?
5答:由含碳质量分数对碳钢性能的影响可知,随着钢中碳含量的增加,钢中的渗碳体增多,硬度也随之升高,基本上呈直线上升。
6在w c=0.77% 以前,强度也是呈直线上升的。
在w c=0.77%时,组织全为珠光体,强度最高;但在w c>0.77%以后,随碳量的继续增加,组织中将会出现网状渗碳体,致使强度很快下降;
7在w c≥2.1%后,组织中出现共晶莱氏体,强度将很低。
而塑性是随碳量增加而单调下降的,在出现莱氏体后,塑性将几乎降为零。
所以,综上所述,T12的硬度最高,45钢的硬度最低;T12的塑性最差,45钢塑性最好;T8钢均居中,而T8钢的强度最高。
8讨论:铁碳合金应用广,对铁碳合金“成分-组织-性能”之间的关系应熟练掌握。
在铁碳合金中,重点是钢,对钢的组织和性能及变化规律应十分清楚。
习题19
3同样形状和大小的两块铁碳合金,其中一块是低碳钢,一块是白口铸铁。
试问用什么简便方法可迅速将它们区分开来?
4答:由于它们含碳质量分数不同,使它们具有不同的特性。
最显著的是硬度不同,前者硬度低、韧性好,后者硬度高、脆性大。
若从这方面考虑,可以有多种方法:
5①用钢锉试锉,硬者为铸铁,易锉者应为低碳钢;
6②用榔头敲砸,易破断者为铸铁,砸不断者为低碳钢,等等。
讨论:这是属于“实验鉴别”类型题。
回答这类问题时除要求对相关知识点了解外,还应对相应的机械性能实验、金相技术等有了解。
在“鉴别”时采用的方法应考虑尽量简单、可行
习题20
习题20
习题21
习题22
习题23
铸造时获得细晶,提高形核率的方式?
习题24
习题25
习题26
习题27
习题28
习题29
习题30
习题31
习题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