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经济生活主观题知识归纳及高考例题角度内容例题商品货币价格1.使用价值和价值是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
商品生产者要实现价值,必须生产消费者需要的质量上乘的剩余价值。
2.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商品生产者增加收入的主要途径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缩短个别劳动时间。
3.纸币的发行量以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
否则可能导致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都不利于经济发展。
4.影响价格的因素:供求影响价格,价值决定价格。
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5.价格变动的影响:①对生活消费的影响:需求定律;需求弹性;互为替代品与互补商品。
②价格的变动能够调节产量和生产要素的投入,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
(海南2013-26)在当前的经济生活中,我们已经很少看见人们排队购物的情景了。
有人将其归功于市场经济,认为:“市场经济是通过价格上涨消除排队购物现象的。
”试运用经济学常识分析这一看法的合理性。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排队购物现象反映商品供不应求,而商品供不应求将导致商品价格上涨;商品价格上涨将刺激供给,抑制需求,使商品供求趋向平衡,从而消除排队购物现象;价格上涨消除排队购物现象是价值规律发挥作用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
(重庆2012)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常识,判断“大友邮票的收藏和欣赏等价值是其价格的基础”这一观点正误,并说明现由。
①错误。
②龙票能够满足人们收藏和欣赏等需要,属于商品的使用价值,不是商品价格的基础。
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受供求关系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龙票供给有限、需求较大,导致供不应求,这是影响其价格的重要因素。
消费1.消费的对生产具有反作用。
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
①消费是生产的目的;②消费对生产具有导向作用;③消费是生产的动力。
消费热点带动产业的出现和成长;④消费创造新的劳动力。
(拉动经济发展的三大动力是消费、投资、出口。
)2.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①根本:国家经济发展水平;②主要:居(广东2013-37)当前,油价高涨、交通拥堵、环境污染、能源短缺等问题凸显,汽车消费者日趋理性,提倡环保消费和前瞻消费。
这种新的消费观念催生出低油耗、低排放、一车多能的时尚新车型,并逐步引领汽车消费的新趋势。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中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的知识,分析消费新趋势对汽车行业的影响。
①促进生产的发展,抖动经济增长,带来新的供给,推动产业扩张。
(2分)②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导向作用,推动技术创新,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2分)③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带动与新型汽车相关的产业发展。
(2分)④创造新的劳动力。
产能扩张和相关产业的发展,创造更多民收入;③物价。
(提高消费水平的途径:发展生产,提高经济发展水平;完善分配制度,增加居民收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稳定物价)3.正确的消费观:①适度消费;②理性消费;③绿色消费;④艰苦奋斗。
的就业机会。
(2分)(天津2013-14)当越来越多的人争先恐后地实现了“有车一族”的梦想之后,车也带来了诸多问题。
相关资料显示,机动车尾气排放是造成空气污染的重要原因。
汽车带来的道路拥堵也成为了城市交通的最大问题,然而仍有超过60%的城市居民愿意选择私家车作为日常出行方式。
根据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说明,应该如何看待我国汽车消费增长。
①汽车消费增长体现了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②我国汽车消费增长的直接原因是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根本原因是经济的发展,也受到攀比、从众等消费心理的影响。
③汽车消费对经济增长有推动作用,不应盲目排斥。
④汽车消费也带来了诸多问题,要求我们理性消费、绿色消费。
生产经营1.企业是国民经济的细胞,市场经济活动的主要参加者。
企业从事经营活动要遵守法律,社会公德和商业道德,诚实守信,接受政府和社会公众的监督,承担社会责任。
2.企业经营的直接目的是利润。
企业经营成功,①要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②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③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
④实施“走出去”战略。
3.企业兼并和破产,可以强化风险意识,迫使企业改善经营管理,提高企业竞争力,扩大优势企业的规模,增强优势企业的实力,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促进国家经济发展。
(广东2015)企业生命周期理论认为,企业的发展一般包括四个阶段:孕育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如图7),在一定的外部环境下,当企业处于前两个阶段时,通常会根据自身情况选择专业化经营战略(见A点),进入第三阶段,则趋向于选择多元化经营战略(见B点)。
广东某知名企业在创业之初,投资地产,走专业化经营发展道路。
随着实力不断提升,改企业步入成熟期,仍以地产为核心主业,逐步向文化旅游、日用消费品、体育产业、农业、乳业、畜牧业等领域扩展,走上了多元化经营发展道路。
至2014年6月,改企业已发展成为一个以地产为核心竞争力的综合性企业集团,总资产达4217亿元。
企业经营的直接目的是什么?假设企业在A点选择专业化经营战略,在B点选择多元化经营战略,请任选其一,结合材料和《经济生活》中有关企业经营的知识,分析企业选择该经营战略的理由。
企业经营的直接目的是追求利润。
选择A点(专业化):①企业通常规模较小,资源和经营能力也相对有限。
②有利于规避竞争风险,集中资源提高管理水平或自主创新能力,形成竞争优势。
③有利于通过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形象和信誉,创建自主品牌,确立市场地位。
选择B点(多元化):①企业通常具备一定的营利能力,有进一步追求新的利润增长点的客观条件和动力。
②有利于分散市场风险,利用管理优势或品牌效应,充分利用资源扩大规模,增强市场竞争能力。
③有利于在保持良好信誉和形象的基础上,通过新产品在新领域扩大竞争优势。
(北京2015)借助“众”的力量,互联网时代的商业模式不断创新。
北京某校高中生发明了一种可以快速查找物品、有效利用空间的新型智能储物柜,在国际“创客”大赛中获得了大奖,同学们就如何利用互联网将这一科技成果转变成产品,推向市场,提出了如下建议:在社交网络平台上发布这一科技成果信息,寻找1000位联合投资者,为智能储物柜的生产筹集资金。
建立论坛,收集来自热心网友和专业人士关于智能储物柜外观设计的个性化方案,并由论坛用户“评头论足”,将点“赞”最多的5个设计方案作为备选方案。
接受网络预订,根据网络预订单的数量决定哪种设计方案投入批量生产。
运用《经济生活》相关知识,分析同学们建议的合理性,并提出一条补充建议。
合理性分析:拓宽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缩短设计周期,降低设计成本;洞察消费者需求,提高消费者的参与度和满意度;根据消费者需求科学规划产量,降低市场风险。
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经济效益。
建议示例:邀请用户通过微信、微博等方式分享自己的消费体验,将用户的反馈作为产品改进的重要依据。
(全国Ⅰ2013-38)H剧团是一家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
在加快文化体制改革方针的指引下,H剧团结合自身发展于2007年改制为演艺有限责任公司。
经过六年的努力,该演艺公司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其改制前后的对比如下表。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该演艺公司取得成功的经济原因。
改制后,公司经营战略目标明确,市场定位准确;权责明确的现代企业制度和合理的组织机构保证了公司高效运转;科学的管理、高质量的演出节目和市场化的营销形成了公司的竞争优势;合理的分配制度激发了员工的积极性;演出场次增加、多个节目获奖,树立了良好的企业形象。
(四川2013)L公司是中国一著名空调企业,注重自主品牌建设提升国际竞争力是其多年来坚持追求的目标。
该企业每年的研发经费达20亿元,其空调的变频控制器、DSP芯片等核心技术不断实现突破;企业已开发出400个系列、7000多个品种规格的产品。
其品质超越了发达国家在节能环保、售后服务等方面严苛的技术要求;企业“对用户负责,才能对品牌负责”的营销理念,赢得了巨大的市场回报,自主品牌出口占其整体出口的30%,覆盖100多个国家;企业连续5年在美国纽约时代广场展示企业形象,宣示与全球顶尖品牌一起,服务全球消费者。
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L公司的做法对中国自主品牌的建设的启示。
①制定发展战略,明确品牌建设任务;②依靠科技创新,提高品牌竞争力;③追求卓越质量,突出品牌优势;④秉承诚信,赢得品牌的市场信赖;⑤主动“走出去”,提升品牌的国际影响力。
(江苏2013)有人认为,中国劳动力成本优势已不复存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又掌握着制造业核心技术,“高不成,低不就”所导致的中国制造业发展困境难以摆脱。
请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反驳这一观点。
我国当前东部发达地区劳动力成本在提高,但中西部地区仍具有一定的优势,传统制造业可以向中西部地区转移。
所以“低不就”的说法具有片面性。
中国制造业已具备了较好的基础和一定的竞争实力,我国通过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可以实现制造业转型升级。
因此,认为制造业“高不成”的理由不充分。
(福建2012)有人认为:“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应追求利益最大化。
”结合材料二,运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关知识,对上述观点加以评析。
①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追求利益最大化,是竞争的需要,是企业自身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在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同时,还必须遵守法律和道德,诚实守信,支持环境保护和公益事业,承担社会责任,推动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
(浙江2012)在我国钢铁行业进入微利时代的背景下,某国有大型钢铁企业投资数百亿发展“非钢”产业,包括养猪、种菜等。
对此,小林同学认为,企业应以追求利润为目的,只要合法经营、能挣钱、养猪、种菜完全可以,其他的都不重要。
但是也有同学持不同观点。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公司经营和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有关知识评析材料中小林同学的观点。
公司的经营的直接目的是利润。
钢铁企业要生存和发展,必须保持一定的盈利能力。
从这个角度看,小林的说法有一定道理。
但公司的经营应着眼于长远发展,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
唯有如此,钢铁企业才能真正走出产能过剩、利润下降的困境。
同时,国有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对经济发展起主要作用。
国有经济大型钢铁企业理应通过产品升级和产业转型,不仅做大更要做强,更好地发挥主要作用。
(海南2011)1973年,某企业生产的玩具产品“芭比娃娃”由于式样陈旧、价格昂贵等原因而严重滞销,企业濒临破产。
很多员工建议放弃生产“芭比娃娃”而转产,但一位年轻人极力反对并建议为“失败产品”创办博物馆。
“这绝对不行,这不是自曝家丑吗?”企业总裁立即明确表示反对。
但这个年轻人据理力争并最终设法说服了总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