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如何预防冠心病 ppt课件

如何预防冠心病 ppt课件


慢性脑供血不足的诊断标准
1、头晕、头昏重、头痛等自觉症状波动性消长 2、有支持脑动脉硬化的所见
(1)伴有高血压、眼底动脉硬化改变等或 (2)有时可闻及脑灌注动脉的血管杂音
3、无脑部局灶性神经体征 4、CT/MRI无血管性器质性脑改变 5、脑循环测定显示脑血流减低 6、DSA或TCD提示脑灌流动脉有闭塞或狭窄改变 7、年龄原则上大于60岁,可拓宽至 45岁以上 8、排除其他疾病导致的上述自觉症状
心肌梗死后的 二级预防
口服,一次15丸,一日3次,可 长期服用
什么是脑梗死?
给大脑供血的血管被堵塞,脑组织发生缺血、缺氧引 起坏死,从而产生偏瘫等严重后果
什么是慢性脑供血不足
急性脑供血不足是中老年人常见病,临床已较重视, 而慢性脑供血不足(CCCI)重视程度不足。
CCCI是一种常见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是大脑整体水平 供血减少状态,非局灶性大脑缺血。
❖ 年龄:40岁以后
❖ 性别:男性多于女性
❖ 职业:脑力劳动者多于体力劳动者
❖ 环境:城市多于农村
❖ 疾病:高血压(冠心病60%~70%有高血压,高 血压病人患本病者是血压正常者的4倍)、高血 脂、糖尿病——太常见;
❖ 生活方式:饮食(进食高热量、多动物脂肪及高 胆固醇食物)、吸烟(吸烟者比不吸烟者发病率 和死亡率增高2~6倍,且与每日吸烟的支数成正 比)——太普遍。
临床适应症
❖ 慢性脑供血不足 ❖ 偏头痛和紧张型头痛 ❖ 颈椎病、高血压、脑外伤等引起的头晕、头痛等症状 ❖ 缺血性卒中的预防和恢复治疗
养血清脑被临床医生评价为治疗慢 性脑供血不足的首选现代中药,长 期服用预防痴呆和中风。
养血治疗CCCI所发挥的作用
中医理论分析:
CCCI的中医学病机是“阴血不足,肝阳化 风”,养血清脑其功能主治“养血平肝,活血通 络”,符合其治疗原则。

14
动态心 电图
诊断冠心病常需要做哪些检查?
心电图运动试验
冠心病诊断金标准——冠状动脉造影
冠心病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
手术治疗
介入治疗
冠心病的药物治疗
硝酸酯类 能量代谢类药物
β受体阻滞剂
钙离子拮抗药
血管紧张素 转换酶抑制剂
血脂调节药 抗凝药物
溶血栓药物 血小板抑制药
介入治疗
手术治疗
冠心病防治中的四个误区
慢性脑供血不足(chronic cerebral circulate insufficiency,简称CCCI),最早于1990年由日本学 者提出,由于全脑循环障碍导致供血不足引起的头重、 头昏、头痛等自觉症状波动性消长,而客观体征较少, 头颅CT/MRI少见异常。
CCCI最终结局为脑卒中和老年痴呆。
阿司匹林与复方丹参滴 丸比单用阿司匹林能带来更多
益处
24
25Βιβλιοθήκη 25冠心病的中药治疗
保护血管
扩张冠脉
稳定斑块
复方 丹参滴丸
保护心肌
抑制血栓
调节血脂
复方丹参滴用法用量
冠心病 心绞痛 糖尿病血管病变
口服,一次10丸,一日3次,28 天为一疗程;急救:舌下含服,一 次15丸 口服,一次15丸,一日3次,可 长期服用
如何预防冠心病
创造健康 人人共享
冠心病的流行病学
❖ 心脏病越来越普遍,在过去二十年间,因心脏病 致死的人数跃升两倍有多。在各类心脏病中,冠 心病的死亡人数远超其他心脏病
❖ 3个3分之1: ❖ 3分之1:未送抵医院已死亡 ❖ 3分之1:入院后死亡 ❖ 3分之1:出院
什么是 冠心病
心脏是一个强而有力的泵 ,通过复杂的动脉及静脉 网将血液输送到所有重要 的器官。
治疗角度
有效改善脑循环障碍,增加脑血流量,降低血 粘度,提高红细胞的功能。
预防角度
抗血小板活化,抑制血栓形成;保护血管内皮 功能,抑制动脉硬化进程;抗氧化、抗炎、抗 细胞凋亡,保护脑组织。
近年来国际权威杂志发表文献 对大脑微循环障碍及脑组织损伤的影响总结:
•微循环障碍
❖ 具有突出的抗氧化作用 ❖ 增加血流量 ❖ 抑制白细胞粘附 ❖ 抑制白蛋白外漏渗出 ❖ 减少毛细血管的闭塞 ❖ 保护血管内皮及周围组织
脑动脉硬化是 CCCI的病理 基础。
慢性脑供血不足常见症状
✓ 头晕 ✓ 头昏重 主诉 ✓ 头痛 ✓ 失眠多梦 ✓ 逆行性遗忘
✓记忆力减退 ✓心烦易怒 ✓注意力不集中 ✓耳鸣 ✓肢麻
以上部分症状经常或交替出现,可考 虑是否是慢性脑供血不足。
养血清脑功能主治
养血平肝,活血通络。治疗血虚肝旺所致的头痛 ,眩晕眼花,心烦易怒,失眠多梦
误区 1
误区 2
误区 3
误区 4
冠心病是老 年病,认为 只有中老年 人才需要防 治该病
忽视心梗的 紧急信号— —胸痛
冠心病放上 支架后就万 事大吉
高血压、高 血脂病人, 只要指数降 到正常值, 就不用服药 了
冠心病 离我们有多远
古月
冠心病就在 我们身边!
高秀敏
22
谢晋 侯耀文
冠心病一、二级预防的经典药物
9
9
冠心病的危险因素
高血压 高血脂
糖尿病
❖ 可以改变/控制
缺乏运动
饮食 口味重
冠心病的危险因素
遗传
性别
年龄
❖ 不能改变
巨大的预防潜力 80%的心脑血管疾病可以预防
冠心病主要临床表现
心绞痛 心前区或胸骨后有闷痛、压榨或窒 息感,疼痛可放射到左肩或左上肢 小指端,含硝酸甘油或复方丹参滴 丸3~5分钟后迅速缓解
心肌梗塞 心前区疼痛症状更严重,持续时间 更长,硝酸甘油或复方丹参滴丸不 能缓解。 全身症状:发热,心动过速,白细 胞增高 胃肠道症状:常伴恶心、呕吐、上 腹胀痛 体征:心律失常、低血压、休克、 心力衰竭
13
诊断冠心病常需要做哪些检查?
心电图
❖ 超声心动图 ❖ 放射性核素 ❖ 心脏CT ❖ 冠状动脉造
输送血液去心脏的动脉称作 “冠状动脉”
冠状动脉发生病变,即称为 “冠心病”
3
冠状动脉阻塞导致冠心病
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
正常血管解剖图
6
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进程
泡沫 细胞
脂纹
轻度 病变
动脉 瘤
纤维 复合病变 斑块 / 破裂
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
血管老化和粥样硬化
正常动脉
8
粥样硬化
纤维化
钙化
谁容易患 冠心病
阿司匹林:应用最广泛的药物之一 阿司匹林 全世界每年消耗50,000吨阿司匹林
仅美国就有4000万人常规服用小剂量阿 司匹林 如果以500mg/片排列,总长度 将超过1百万公里,超过从地球 到月球的来回距离
23
联合用药预防效果好
➢ 对于心脑血管事件高危患者( 一级预防)和心血管疾病患者 (二级预防),长期合并使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