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腥草药用研究
鱼腥草又名蕺菜、臭猪菜、侧耳根、猪鼻孔等,为三百草科蕺菜属多年生草本植物。
因其茎叶搓碎后有鱼腥味,故名鱼腥草。
鱼腥草原产我国,以长江流域以南分布最广。
由于它富含生物活性成分和营养成分,两千多年前,人们就利用鱼腥草防病。
中医药学对鱼腥草的认识源于汉代。
《吴越春秋》称岑草,南北朝的《别录》、唐朝《唐草本》、明朝《本草纲目》等均有记载,指出鱼腥草具有“清热解毒,利尿消肿”等功能。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鱼腥草还具有很多全新的用途。
在当今返本求真,回归自然的国际食品潮流中,野蔬鱼腥草更加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1.药用价值
鱼腥草性寒、味辛、微温、苦,为清热解毒药,具有清热解毒、利尿消肿、止血等功效。
可治肺炎、急性气管炎、痢疾、疟疾、淋病、白带、水肿、湿疹、痛肿等病症。
对流感杆菌、卡他球菌、肺炎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明显抵制作用;对痢疾杆菌、大肠杆菌、伤寒杆菌等亦有抑制作用;还可作为服毒急救的催化剂。
是国家卫生部公布的抗非典及禽流感主要药物之一。
2.医疗保健作用
鱼腥草的药用价值在历代药书和文献中都有记载, 《本草纲目》认为鱼腥草具有“散热毒痈肿, 断疾解毒”的作用。
在我国民间也流行许多利用鱼腥草治疗和预防疾病的单方。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 鱼腥草具有如下的药理作用。
3.抗菌作用
鱼腥草中的癸酰乙醛是抗菌的有效成分, 对卡他球菌、溶血性链球菌、流感杆菌、肺炎双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对大肠杆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及孢子丝菌等也有抑制作用。
4.抗病毒作用
鱼腥草对多种病毒都有抑制作用。
研究发现, 鱼腥草对亚洲型病毒、流感病毒和出血热病毒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5.增强机体免疫能力
鱼腥草能明显促进白细胞和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
体外试验表明, 鱼腥草煎剂能促进正常人和慢性支气管病人白细胞吞噬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能力, 提高血清备解素水平, 提高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力。
6.抗炎镇痛作用
鱼腥草素对多种炎症渗出和组织水肿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能显著降低小鼠耳肿胀和大鼠足肿胀程度, 降低小鼠腹腔毛细血管的通透性; 对于呼吸道感染( 如慢性支气管炎、肺炎) 和盆腔炎、附件炎、慢性宫颈炎等妇科各类炎症均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7.镇痛、止血和利尿作用
有学者认为, 鱼腥草利尿的机理是由于其提取物中含有的槲皮甙水溶液, 因此具有强力的利尿和防止毛细血管脆性的作用。
鱼腥草中的黄酮类化合物 ( 槲皮素) 有较好的祛痰、止咳, 以及一定的平喘作用。
2003 年我国发生“非典”期间, 鱼腥草作为很重要的一种防治药材被使用。
在医药领域, 以鱼腥草为主要原料, 已经陆续开发出了大量的鱼腥草药品, 比如鱼腥草注射液、鱼腥草口服液、鱼腥草素钠片和鱼腥草泡腾片等药物。
8.抗肿瘤作用
近年来我国科研人员发现, 鱼腥草素和新鱼腥草素对小鼠艾氏腹水癌也有明
显抑制作用, 对癌细胞有丝分裂最高抑制率为 45.7%。
临床实验表明, 鱼腥草提高体内巨噬细胞吞噬能力, 增加机体抗感染和特异性体液免疫力。
具有较强的抗病毒、抗衰老、抗癌的功效。
9.日常食用
鱼腥草营养丰富。
在食品, 特别是绿色食品、保健饮料、保健茶等方面有良好的开发价值。
全株可食用,由于荒年可以充饥, 又称“饥菜”“、蕺菜”, 常食可预防流感、肺炎、湿疹等多种疾病。
目前的利用形式主要是直接食用、加工成饮料、鱼腥草茶和酿酒。
鱼腥草在四川、贵州等地是一种地道美味野菜, 通常是凉拌菜, 春季全株加盐稍腌渍, 挤去水分凉拌吃; 也用于炖肉、下面、煮粥、热烫作汤或作馅食用等。
在福建民间常将鱼腥草地上部分晒干储存, 用于炖猪肉或小肠汤, 大部分是煎熬成凉茶消暑解渴。
广东、广西、福建的大都市, 许多商家把鱼腥草鲜榨调味制成野菜汁, 现榨现食, 已成为一种时尚。
在夏季, 鱼腥草经榨汁或浸提处理后制成的鱼腥草饮料、鱼腥草可溶性纤维饮料或鱼腥草汽水, 具有清热解暑、减肥等功能, 福建省已经有两大公司生产鱼腥草饮料, 其口感佳、又解渴、饮用方便, 受到广大消费者的欢迎。
鱼腥草的根茎经切分、炒青、整形等制茶工艺, 可制成香喷喷的粉末状的散装或袋泡鱼腥茶原料, 进一步调配、精制成商品茶, 具有减肥保健作用。
在日本, 鱼腥草和蜂蜜等经发酵后制成一种集多种保健功效的鱼腥草酒, 该保健酒对便秘、低血压、高血压、机体疲劳、鼻窦炎、湿疹等几十种疾病有广泛的疗效, 广受日本人民的青睐。
鱼腥草酒对癌症患者在接受放射性治疗中所引起的不良反应有缓解和治疗作用。
鱼腥草食品的开发,正从传统的半成品(凉拌、干品)及饮料、酒、茶等轻工食品向航空食品、减肥食品和戒烟食品等方向发展。
10.畜牧、水产养殖
《猪经大全》中记载“治猪喉风气闭症法, 以鱼腥草焙干研末、又合牙皂面以吹鼻, 其效如神”, 因此, 鱼腥草又称猪鼻孔。
鱼腥草既可作为饲料, 也可作为兽药。
鱼腥草作为猪饲料可用鲜品单喂, 也可煮熟后和其它饲料合喂, 具有健脾理肺、促进生长的作用。
在兽医临床上, 各种处方与习惯用法很多, 鱼腥草用于牛肺炎发热、牛肺痈、猪肺炎咳嗽、猪风热感冒、猪喘气病的治疗, 效果非常理想。
当前, 食品安全问题已成为世界人民共同关心的大事, 为了人体的健康和避免餐桌污染, 养殖业中许多疾病的治疗都采用了中药。
多种鱼类的急、慢性肠炎及鳖的腮腺炎、红脖子病、白底板病和虾的多种细菌性和病毒性疾病等都选用含有鱼腥草的中药配方, 以鱼腥草为主的方剂已成为这些常见病和多发病的常规治疗。
11.水土保持
鱼腥草适应性广, 在荒山、河滩地、林荫地、果园都可种植, 其根系发达, 是良好的防止水土流失植物,起到固土、防止山体滑坡作用, 因此, 鱼腥草可用于公
路、铁路两边的水土保持。
综上所述, 通过对鱼腥草的化学成分、医疗保健作用、临床应用、开发利用等方面的研究表明其生物活性较高, 用途广, 疗效确切, 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我国鱼腥草资源丰富。
鱼腥草及其制剂的毒副作用虽然很小, 但临床上使用较广的鱼腥草注射液有不少过敏反应的报道, 应引起重视。
我们要加强鱼腥草种质资源、采收加工等方面的研究, 并制定出鱼腥草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为生产出优质、高产、无公害的原料, 确保鱼腥草及其制剂挤身国际市场奠定良好的物质基础。
我们还应进一步深入开展鱼腥草药理及化学成分研究, 探讨其有效成分及其作用机制; 研究鱼腥草不同给药途径的可行性, 研制现代中药新剂型。
参考文献:
[1] 陈远学,吴卫,陈光辉,等.雅安严桥鱼腥草种植基地的土宜与肥宜研究[J].四川农业大学学报,2002,20(3):235. [2] 吴卫,郑有良,杨瑞武,等.鱼腥草氮、磷、钾营养吸收和累积特性初探[J].中国中药杂志,2001,26(10):676.
[3] 吴卫,郑有良,杨瑞武,等.不同播期和用种量对鱼腥草新品系产量质量的影响[J].中草药,2003,34(9):859.
[4] 吴卫,郑有良,马勇,等.鱼腥草不同居群产量和质量分析[J].中国中药杂志,2003,28(8):718.
[5] 吴卫,郑有良,陈梨,等.鱼腥草种质资源的RAPD分析[J].药学学报,2002,37(12):986.
[6] 唐莉,徐攀辉,吴卫,等.鱼腥草生产标准操作规程(草案)[J].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2003,17(3):29.
[7] 曾虹艳,蒋丽娟,张英超.鱼腥草挥发油的化学成分[J].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2003,12(3):50.
[8] 李爽,于庆海,张劲松.合成鱼腥草素的抗炎镇痛作用[J].沈阳药科大学学报,1998,15(4):274.
[9] 朱宇同,栖汝才,苏章,等.鱼腥草非挥发油提取物抗病毒作用的初步研究[J].中草药,1983,14(7):25—26.
[10] 苏金祥,石磊.鱼腥草注射液的药理及临床应用[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4,13(17):2 360.
[11] 赵雯,王凤霞.鱼腥草注射液静滴治疗急性发热性呼吸道感染[J].宁夏医学杂志,2000,22(1):37.
[12] 房梅兰.鱼腥草注射液治疗耐药性阴道炎37例[J].福建中医药,2001,32(6):50.
[13] 陆敏康,孟庆叶.鱼腥草注射液与湿润烧伤膏治疗烧伤28例[J].湖南中医杂志,1999,15(60):49.
[14] 谢荣贵.野菜鱼腥草的开发利用价值及其栽培技术[J].湖北农业科学,1995,(1):48~50.
[15] 吴卫.鱼腥草的研究进展[J].中草药,2001,(4):367~368.
[16] 王伯初.鱼腥草的开发利用[J].食品与机械,199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