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中医诊断望闻问切之---闻诊课件ppt

最新中医诊断望闻问切之---闻诊课件ppt


病变声音:各类语言比较表
名称
概念
病因病性
谵语
神识不清,语无伦次,声 高有力
多属热扰心神之实证。可见于温病热入心包,或阳明腑 实证、痰热扰乱心神等
郑声
神识不清,语言重复时断 时续,语声低弱
是心气大伤,精神散乱之虚证。常见于疾病的晚期、危 重的病人
独语
自言自语,喃喃不休见人 语止,首尾不续
多因心气不足,神失所养而引起;或由气郁痰结,阻蔽 心窍所致。可见于癫证、郁证
的部位。 (4)惊呼:突然发出的惊叫声。
多为剧痛或惊恐。
2、语言
主要是了解、分析病人语言表达和应答能力及 吐字的清晰度,“言为心声”,语言的异常,主
要是心神的病变。
(1)语言异常的一般规律
沉默寡言、语声低微、时断时续——虚证、寒证。 烦躁多言,语声高亢有力——实证、热证。
(2)谵语和郑声的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谵语与郑声,均是病人在神志昏迷或朦胧时,
虚喘——病势缓慢,时轻时重,喘声低微,呼吸短促
难续,得一长息为快,动则喘甚——肺肾亏虚。
【哮】指呼吸急促似喘,喉间痰鸣有声的症状。常时发时止,
缠绵难愈,多因外邪引动伏饮而发。
寒哮:又称“冷哮”,多在冬春季节,遇冷而作。因阳
虚痰饮内停,或寒饮阻肺所致。
热哮:则常在夏秋季节,气候燥热时发作。因阴虚火旺
【独语】自言自语,喃喃不休,见人语止,首尾不续。多 因心气不足或气郁痰结所致,见于癫病、郁证。
【错语】语言错乱,语后自知言错,又称为“语言颠倒” ,“语言错乱”。虚证者多因久病体虚,年老体衰所致;实 证者多为痰湿、瘀血、气滞等内生邪气阻遏心窍所致。
(4)狂语、癫语的特点及临床意义
狂言癫语,都是患者神志错乱、意识思维障碍,所出现 的语无伦次。
多因内有痰饮,复感外寒,束于肌表,引动伏饮
哮 症
呼吸急促似喘,声高断续,喉间痰 而发。或久居寒湿地区,或过食酸咸生冷,都可
鸣,往往时发时止,缠绵难愈。
诱发哮喘。
又称“气短”。呼吸气急而短,不
短 气
饮停胸中,则短气而渴,脉沉,属实证。 足以息,数而不能接续,似喘而不
肺气不足,则体虚气短,小便不利,属虚证。
错语

语言错乱,语后自知言错
多因心气不足,神失所养,多见于久病体虚或老年脏气 衰微的人
狂言
精神错乱,语无伦次,狂 躁妄言
多因情志不遂,气郁化火,痰火互结,内扰心神所致。 多属阳证、实证,常见于狂 证、伤寒蓄血证。
3、呼吸
【闻呼吸的要点】
呼吸节律均匀度、气息的强弱粗细、呼吸音的清浊。
【闻呼吸声的意义】
虚证——久病,肺肾阴虚,虚火灼金,津液不能上承 。(金破不鸣)
妊娠(子音)——生理现象。
失音与失语的区别
失音——声音不能发出。 失语——不能言语。
(3)呻吟: 【特征】病痛难忍所发出的痛苦哼哼声。 【临床意义】提示身有疼痛或胀满不舒。 【辩证】声高亢有力——实证、剧痛。
声低微无力——久病、虚证。 理解呻吟、辨别证候,可结合姿态变化以判断病痛
病人呼吸正常——形病气未病。 病人呼吸异常——形气俱病。 呼吸气粗,疾出疾入——热证、实证。 呼吸气微,徐出徐入——寒证、虚证。
(1)喘与哮的特征、区别与联系
【喘】指呼吸困难,短促急迫的症状。甚则张口抬肩,鼻翼
煽动,不能平卧(无痰鸣音)。
实喘——发病急骤,呼吸深长,气粗声高息涌,胸中
胀闷,唯以呼出为快——风寒袭肺,痰热壅肺。
出现的语言异常,为病情垂危,失神状态的表现。 【谵语】神识不清,语无伦次,声高有力
——热扰心神之实证。 【郑声】神识不清,语言重复,时断时续,声
音低弱——心气大伤之虚证。
(3)独语、错语的特点及临床意义
独语和错语,是患者在神志清醒,意识思维迟钝时出现 的语言异常,以老年人或久病之人多见,为心之气血亏虚, 心神失养,思维迟钝所致,多见于虚证患者。
【少气】是以呼吸微弱,语声低微无力为特点。患者多伴 有倦怠懒言,面色不华,于谈话时觉气不足以言,常深吸一 口气后再继续说话,为全身阳气不足之象。
短气有虚实之分,少气纯虚无实。
名 称
概念
病因·病性
喘 呼吸困难,短促急迫的表现,甚者 实喘多属肺有实热,或痰饮内停; 症 张口抬肩,鼻翼煽动,不能平卧。 虚喘是肺、肾虚损,气失摄纳所致。
中医诊断望闻问切之---闻诊
概说
【概念】
——闻诊,即通过听声音和嗅气味来诊断疾病。
【内容】
听声音——语声、语言、呼吸、咳嗽、呕吐、 呃逆、嗳气、太息、肠鸣。
嗅气味——病体气味及分泌物、排泄物、病室的气味。
一、听声音
【原理】:“气动则有声” 肺、喉咙(发声之机) 舌、唇、鼻、会厌等(调节之器)
(1)声重
对于咳嗽,首先应注意分辨咳声和痰的色、质、量的 变 化 ;其次要参考时间、病史及兼症,主能正确辨别病证的 寒热虚实性质。
【狂言】表现为:骂詈(lì)歌笑无常,胡言乱语,喧扰妄 动,烦躁不安等,主要见于狂证,俗称“武痴”、“发疯”。 病人情绪处于极度兴奋状态,属阳证、热证。多因痰火扰心、 肝胆郁火所致。
【癫语】表现为: 语无伦次,自言自语或默默不语,哭笑 无常,精神恍惚,不欲见人。主要见于癫证,俗称“文痴”病 人精神抑郁不振,属阴证。多因痰浊郁闭或心脾两虚所致。
抬肩,喉中无痰鸣声。
又称“气微”。指呼吸微弱,短而
少 气 声低,虚虚怯怯,非如短气之不相 主诸虚不足,身体虚弱
连续,形体状态一般无改变。
4、咳嗽
有声无痰谓之“咳”,有痰无声谓之“嗽”,总称为 “咳嗽”。
为肺失肃降、肺气上逆所表现的一种症状,是肺病的 主要症状之一。但其它脏腑的病变亦可出现咳嗽,故《素 问·咳论》中说:“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
或热痰阻肺所致。
喘与哮的辨证规律一般是,喘分虚实,哮辨寒热。
喘:气息急迫困难 哮:喉间哮鸣音
喘不兼哮,哮必兼喘。
(2)短气与少气的特征及区别
【短气】是以呼吸短促,不相接续为特点。其症似虚喘而 不抬肩,似呻吟而不无痛楚。多因肺气不足所致(虚证)。 若胸中停饮也可见短气,为水饮阻滞胸 中气机,肺气不利 而致(实证)。
【特征】 语声重浊沉闷,不清晰。
【临床意义】 外感风寒或鼻疾。
【辩证】 若为外感风寒——则兼见鼻塞流涕恶寒发热等症; 若为外感风热—— 声重而鼻流黄涕。
(2)音哑、失音
【特征】语声嘶哑,称“音哑”,语而无声为“失音”。 【临床意义】实证、虚证、妊娠。 【辨证】
实证——新病,外感风寒、风热,痰浊壅滞,肺气不 宣。(金实不鸣)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