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武术基础训练

中国武术基础训练

中国武术基础训练
一、基本功
1、腰腿功:
正压、侧压、正踢、侧踢、里合、外摆、后撩,弓步压腿、仆步压腿、前后劈叉、左右劈叉、仆步抡拍、正搬朋、侧搬腿、后后搬腿、前俯腰、涮腰、下腰、腾空二起腿、腾空里合腿、腾空外摆腿、后压。

2、滚翻:
前滚翻、后滚翻、侧手翻、侧空翻、前空翻、后空翻、前手翻、后手翻。

3、倒功:
前倒、后倒、侧倒
4、辅助练习:
高抬腿,两腿轮流蹬地,弓步交换跳,扭胯,单、以腿深蹲起,俯卧撑,仰卧起坐,仰卧打挺起,单脚跳、跳绳、倒立、排扛功,用指拳各种体能训练。

5、站桩
马步桩、虚步桩、独立步桩、并步直立桩。

二、东基本动作:
步型:双弓步(三角马),马步虚步、交叉步、歇步。

(一)身步法:
1、跟步:前脚先向前移动,后脚跟进,保持原来步型。

2、撤步:后脚先向后移动,前脚跟退,保持原来步型。

3、进步:后脚向前上一步成前脚,原来的后脚成前脚,保持原来步型。

4、退步:前脚后退一步,成后脚,原来的后脚成前脚,保持原来步型。

5、垫步进:后脚先向前脚靠拢仍为后脚,前脚随即向后上步,仍为前脚。

6、垫步退:前脚先向后脚靠拢,仍为前脚,后脚随即向后退步仍为后脚。

7、外侧移:前脚先向外侧横向移动一步,前脚随即同向移动一步,保持原来步型。

8、内侧移:后脚先向内侧横向移动一步,前脚随即同向移动一步,保持原来步型。

9、盖步:一脚经另一脚前方横向移动。

10、插步:一脚经另一脚后方横向阳花移动。

11、外侧闪:前脚向外侧横向移动并同时向内侧拧身,后脚随之自然转动。

12、内侧闪:后脚向内侧横向移动并同时向外侧拧身,前脚随之自然转动。

13、外俯闪:前脚向外侧横向移动并同时向外侧拧身前俯,后脚随之自然转动。

14、内俯闪:后脚向内侧横各移动并同时向内侧拧身前俯,前脚随之自然转动。

15、后侧倾前冲:侧身站立,上身向后侧倾闪,随即向前侧跨步前冲。

16、下潜:前脚向前上步同时重心下降。

17、收腹:向后侧身收腹。

(二)拳法:拳面、拳背、拳心、拳轮、拳眼
1、直拳(冲拳):拳心朝下,手臂向前直伸,以拳面为击触点的拳法。

2、小直拳:动作似直拳,只是在手臂几乎伸直的状态下出拳。

(有如拳击中的刺拳)
3、抛拳:动作似直拳,只是出拳路线呈起伏波动状。

4、振拳:在始终屈臂的状态下发拳,发拳如同直拳。

5、推拳:发拳如同直拳,但在出拳的过程中肘关节外展,一般是向下或向上发拳。

6、鞭拳(弹拳):在屈臂的状态下发出出打状的拳,以拳指关节为击触点,常用的有三种。

(一)正鞭拳:肘关节朝下,拳心朝后,由肩前向前内打。

(二)横鞭拳:屈臂磺抬,拳眼朝上,由胸前横向发拳。

(三)摔鞭拳:屈臂磺抬,拳眼朝前后,由胸前提肘带动经上
方弧开摔出。

7、平勾拳:屈臂向内勾击,小臂水平。

8、下勾拳(抄拳):屈臂向上勾击,肘关朝下。

9、摆拳(掼拳):直臂内旋,向内摆击,拳眼朝下。

(三)、掌法:掌心、掌背、掌刀、掌根、掌尖。

1、劈掌:手腕背屈,以掌刀侧砍劈。

掌心下的劈掌又称“削掌”。

2、甩掌:以掌背甩击。

3、拍掌:以掌心侧向各种不同方向,角度拍击。

如果作为防守动作称“封掌”。

4、撩掌:掌心朝上,从下向上撩摆击。

5、推掌:以掌根向前推按。

6、插掌:以掌指尖插击。

7、啄掌:屈腕以掌指尖啄击。

8、削掌:掌心朝下,以小指侧掌沿前击。

9、摔掌:以掌背面摔击。

10、扑掌:以掌心面拍击。

(四)扣指:
屈指,以指关节扣击。

单指关节扣击称“凤眼”。

(五)腿法:
1、弹踢:腿屈伸向各种不同方向、角度踢击,击触点在脚尖、脚背、脚前掌。

2、蹬:腿屈伸蹬击,击触点在脚跟或整个脚底。

3、铲:以脚掌外侧沿掌刀推铲。

4、挫:以脚掌内侧沿挫击,脚尖外撇。

5、踹:屈腿侧举,脚掌平放,以脚底面侧向蹬击。

6、勾扫:脚掌背屈成勾状,半侧身横向扫踢,发劲后腿要伸直,扫踢上摆时脚掌的高度不可超过膝关节。

7、扫拨:以脚掌内侧横向扫击,脚掌尖微微擦地成虚步状。

8、后撩:以脚底部向后上方撩击。

9、踩:以脚底向下踩跺,有脚掌外撇和里扣两种。

10、里合:以内踝部向里侧摆扫。

11、外摆:以外踝部向外侧摆扫。

12、后摆扫:以脚后跟部或脚底前掌部向后横摆扫。

13、俯扫:单腿下蹲,以前脚掌为轴,转动另一脚侧向直伸,脚底贴地里扣,上身前俯,两手扶地,以小腿前侧或后侧向前或向后作圆周摆扫。

14、卧前:倒卧,两腿一高一低相向剪扫,身体随之翻转或相向下勾上蹬。

(六)肘法
1、挑肘::屈臂上抬,小臂在上,拳轮朝上,以肘关节向上挑击。

2、前横肘:屈臂平抬,以肘关节向前里侧横击。

3、后撞肘:屈臂,以肘关节向后撞击。

4、侧撞肘:屈臂,以肘关节向外侧撞击。

5、下压肘:屈臂以肘关节向下压击。

(七)膝法:
1、前上击:屈膝上抬,向前上方撞击。

2、里横击:屈膝,小腿平抬,向里侧横向撞击。

3、外横击:屈膝,小腿平抬,向外侧横向撞击。

4、下压击:屈膝,朝下压击。

(八)防守:
1、上架:握拳,屈臂上穿,拳略高于头顶,小臂内旋,拳眼朝内,肘关节在耳外侧。

2、上外格:屈臂肘关节朝下,拳或掌与肩同高,以小臂向外侧格挡。

3、上内格:屈臂,肘关节朝下,拳或掌与肩同高,以小臂向里侧格挡。

4、下外格:向下外侧伸臂格挡。

5、下内格:向下伸臂微屈,向里侧格挡。

6、擒:屈臂,手掌经民侧上腹前向上、向前、向外弧形穿出擒扣,掌与肩同宽,掌心朝下,肘关节自然下坠。

7、勾拨:肘、腕微屈,以腕关节尺骨侧或掌心侧向下外勾拨。

8、拍封以掌心侧向各种不同方向拍击封拦。

9、拍臂贴挡:屈臂贴身,顶格或阻挡。

10、提膝:屈膝上抬,以膝关节或腿部顶格或阻挡。

(九)散手基础组合:散手组合变化无穷,以下为最基础形式:
1、组合拳:可分为单臂组合、双臂组合,单拳法组合,多拳法组合,用掌法也类同。

(1)跟步直拳。

(2)跟步勾拳。

(3)跟步摆拳。

(4)跟步鞭拳。

(5)俯闪直拳。

(6)俯闪勾拳。

(7)俯闪鞭拳。

(8)侧闪直拳。

(9)侧闪勾拳。

(10)侧交摆拳。

(11)侧交鞭拳。

(12)后转身横鞭拳。

(13)后转身外摆拳。

(14)跟步单臂直拳,甩鞭、勾拳。

(15)跟步左、右直拳。

乙甲
(16)跟步甲直拳{勾拳{摆拳
甲乙
2、组合腿:可分为单腿组合,双腿组合,单腿法组合、多腿法组合。


(1)甲上踢{中蹬。


(2)上横踢下铲腿。


(3)甲前勾扫{后横扫。


甲转体上踹
(4)甲下挫{
乙上踹。


(5)甲踢乙{
蹬。

(6)甲踢、转体乙后蹬。

3、攻防组合
(1)上内格挡侧击肘。


(2)甲下拍封{上横鞭
乙。

甩鞭
(3)里拍封{
横鞭。

(4)上外格挡拍击掌。

(5)早擒、乙拍击。

(6)甲上架乙直拳。

拍击(7)甲封拍侧闪乙{直拳。

勾拳(8)甲下拍封、乙直拳。

直(9)甲上外格、乙{勾拳。

摆(10)甲上外格、乙直拳。

(11)甲下外格,乙直拳。

摆拳
鞭拳
(12)甲擒乙{勾拳
横击肘(13)双擒顶膝。

弹踢
(14)上架{

弹踢
(15)上擒{

弹踢
(16)分臂推挡{

铲腿
(17)勾吊手{
横踢
(18)踩腿直拳。

以上是一些常用击打组合例子,未包括擒拿、摔跤,练习或实战中可根据需要随意组合,灵活运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