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递宏村生态旅游调查报告
学号:*** 姓名:***
一、调查目的:
二、调查方式:
三、调查目标
西递和宏村是安徽南部民居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两座古村落,它们以世外桃源般
的田园风光、保存完好的村落形态、工艺精湛的徽派民居和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内
涵而闻名天下。
西递村坐落于黄山南麓,距黄山风景区仅40公里,素有“桃花源里人家”之称,
她始建于北宋皇佑年间,发展于明朝景泰中叶,鼎盛于清朝初期,至今已近960余年
历史。据史料记载,西递始祖为唐昭宗李晔(yè)之子,因遭变乱,逃匿民间,改为胡姓,
繁衍生息,形成聚居村落。故自古文风昌盛,到明清年间,一部分读书人弃儒从贾,他
们经商成功,大兴土木,建房、修祠、铺路、架桥,将故里建设得非常舒适、气派、
堂皇。历经数百年社会的动荡,风雨的侵袭,虽半数以上的古民居、祠堂、书院、牌
坊已毁,但仍保留下数百幢古民居,从整体上保留下明清村落
的基本面貌和特征。
宏村位于黟县城西北角,距屯溪65公里,距黟县县城11公里。该村始建于北
宋,距今已近千年历史,原为汪姓聚居之地。古宏村人独出机抒开"仿生学"之先河,
规划并建造了堪称"中华一绝"的牛形村落和人工水系,统看全村,就象一只昂首奋蹄
的大水牛,成为当今"建筑史上一大奇观"。全村现保存完好的明清古民居有140余
幢。民间故宫"承志堂"富丽堂皇,可谓皖南古民居之最。村内鳞次栉比的层楼叠院
与旖旎的湖光山色交相辉映,动静相宜,空灵蕴藉,处处是景,步步入画。从村外自然
环境到村内的水系、街道、建筑,甚至室内布置都完整地保存着古村落的原始状态,
没有丝毫现代文明的迹象。造型独特并拥有绝妙田园风光的宏村被誉为"中国画里
乡村"。
四、调查结果
(一)自然生态环境影响
1、固体废弃物污染。
目前在宏村共有饭店、旅社22 家,西递为17家( 均不包括零散
的家庭旅社) 。随着两村旅游接待能力的增加,其生活垃圾排放量也随之增
加。据统计,西递现在垃圾年排放量达515 吨,宏村达577 吨。目前,两村的垃圾处
理方式仍以堆放、填埋方式为主,不利于村落环境的保护。水体污染。目前西递、
宏村的污水年排放量均在30 万吨以上,而两村的污水处理仍保持历史时期的雨污
混排方式,自净后流入河道。由于两村均没有独立完善的排水系统,大量的生活污水
洗涤污水未经处理就直接排入水体或渗入地下。随着村民生活方式的改变,特别是
当地旅游业的发展,游客接待量和饭店旅社数量的不断增加,污水处理这样的现代城
市问题也在困扰着古村落。
据调查,由于西递景区九成以上的服务设施( 饭店、旅馆) 集中在核心景区内,
生活污水严重污染了地下水,致使旅游景区内的水井( 40 余眼)已不能使用。在宏
村的调查也显示,大多数游客均认为目前宏村的水污染状况严重; 有85. 1%的游客
都赞同“如果宏村月沼、南湖的水质恶化严重,将会很大程度地影响他们的宏村之
旅”。
此外,由于西递、宏村修学旅游已具规模,全国每年约有120 多所建筑与艺术
类院校学生来此实习。学生写生时倾倒的含有大量化学物质的颜料废水也严重污染
了水体,使水质有逐步恶化的趋势。有67. 1%的居民认为“学生画画,颜料污染溪
水”,这是西
递、宏村水体污染的另一重要原因。
2、噪声污染。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游憩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景区的声环境是影
响游客旅游体验的重要因素,安静、充满自然之音的环境会给游客带来美好的享
受。皖南乡村旅游素以宁静、古朴的氛围著称,但随着旅游业的迅速发展,乡村的原
本宁静早已被机动车的马达轰鸣声、游客们的嘈杂喧闹声以及娱乐场所、居住场所
各种设备运作发出的噪声打破。噪声污染不仅给游客的旅游体验带来不愉快的感受,
而且也影响了当地村民的日常生活。
(二)、生活环境影响
西递、宏村素有“山水画里的乡村”、“桃花源里的人家”之美誉。如今,景
区内游人如织、写生者相簇相拥; 古民居内摩肩接踵、饭店里人声鼎沸。随着旅游
业的发展,“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田园生活已被游客的频繁出入彻底打破。“采
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桃源胜境已然改变。旅游业的发展提升了乡村生活质量
和便利程度,但61%的居民认为旅游发展“明显改变了本地人生活方式、生活习
惯”。传统村落中的古民居大多为砖石结构、木架支撑、木板隔间、楼板阁楼、房
间狭窄,采光较差。随着村
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现代生活方式的冲击和现代家庭用具及家用电器的普及,
村民传统的生活方式不可避免地受到了挑战,70%的古村落常住村民改善现有居住条
件的愿望强烈。部分村民开始外迁,一些古民居遭到废弃,原有的乡村生活气息减
弱。
(三) 社会文化环境影响
商业化是旅游开发过程中难以遏制的恶疾。西递、宏村处于徽文化底蕴深厚
的古徽州地区,民风淳朴,社会文化环境颇具特色。然而,随着旅游开发的深入,商业
气息淡化了乡村原有的传统风貌。如部分村民在门前屋下钉上木牌,上书“内有厕
所,收费五角”、“家常小炒,内设雅座”; 村内的一些私有住宅,参观拍照均要索
取费用; 旅游旺季,村落到处塞满了各色商业摊点。这种商住混杂的情境破坏了自
然和谐的乡村人文环境,不利于游客体验真实独特的古徽文化。
(四) 经济环境影响
由于乡村旅游者大都来自经济较发达的城市,消费水平较高,他们在乡村的消
费可能会导致当地消费品和服务价格上涨,从而带动当地居民的生活消费水平也随
之提高。根据在宏村景区的调查显示,68. 6% 的居民同意“旅游业的发展带来物价
的上涨”。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