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计校准方法
1、目的:确保温度计精度
2、范围:适用数显温度计、玻璃温度计、双金属温度计精度校准。
3、校准方法
3.1校准周期:数显和玻璃温度计6个月、双金属温度计1年
3.2校准条件:20±5℃
3.3校准用标准器:恒温炉、F200数显温度计
3.4外观检查:
3.4.1开机时显示屏幕应清晰,电池电量应充足。
3.4.2探头应无损伤、凹痕、氧化锈蚀及其它附着物。
3.4.3玻璃温度计的玻璃棒及毛细管粗细应均匀笔直,感温泡和玻璃棒无裂痕,液柱无断节和气泡。
3.5精度检查:
3.5.1可根据现场适用范围选择50℃、100℃、150℃、200℃等测量点(至少3个点)。
3.5.2让恒温炉开机半小时以上,达到设定温度直至温度变化小于0.1℃/min
3.5.3将被检探头及F200数显温度计探头分别插入相匹配的恒温炉孔内,要使探头全部插入孔内,待显示稳定分别读取温度计和F200数显温度计的显示值。
3.5.4玻璃温度计浸没深度不小于75mm,双金属温度计感温泡应全浸。
3.5.5校准时观察玻璃温度计液柱不得中断、倒流,上升时不得有显
见停滞或跳跃现象,下降时不得在壁管上有液滴或挂色,双金属温度计升温时指针平稳,无跳动、卡住等现象。
3.5.6待温度稳定后分别读取标准值与被测值,读数视线应与刻度线垂直。
3.5.7若示值超差,应对显示器和探头单独校准。
3.6允许误差:
3.6.1热电偶热电阻允许误差:±(设定值×0.5%+0.5)℃,必要时可根据说明书或实际要求。
下表是热电偶及热电阻允许误差,必要时可作依据。
(t为设定值)
3.6.2玻璃温度计允许误差:
3.6.3双金属温度计允许误差=精度等级%×F.S,必要时参照其说明书上之要求。
3.7注意事项:
3.7.1感温头要防止冲、撞。
3.7.2保管时应注意通风干燥和无腐蚀环境中。
3.7.3不用时,尽量取出电池,以防电池漏液腐蚀仪表。
3.7.4温度高时应防止烫伤,表头勿近水。
4、表单记录
4.1校正记录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