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十三章 公文的处理

第十三章 公文的处理


印制需要注意的事项有:

p305
三、整理归档

两个以上机关联合办理的公文,原件由主 力机关归档,相关机关保存复制件。机关 负责人兼任其他机关职务的,在履行所兼 职务过程中形成的公文,由其兼职机关归 档。
应归档的公文材料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p306
(二)归档的步骤与方法

p308
第四节 公文的管理

(四)公文审核的步骤与方法

1.虚心求教,弄懂文稿内容。 2.认真研读,活用四把“标尺”。 3.直接修改与间接修改相结合。
三、公文的签发


(一)公文签发的含义 签发是指机关领导人对送审欲发的文稿, 审阅后认为应该发出时,在发文处理单的 “签发”栏中写上印发意见并签署姓名。 (二)公文签发的原则 《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
二、公文处理的内容



1.公文的拟制 ↓ 2.公文的办理 ↓ 3.公文的管理
三、公文处理工作的特点

1.服务性:宏观上;微观上。 2.程序性:是指公文在形成、运转、管理的 过程中,每一道工序都具有一定的标准和 流程,其中的各个环节互为条件、互相制 约、紧密衔接,构成了严密的文书工作系 统。



(三)公文签发的格式要求: 包括签发意见、签发人姓名、签发时间, 三项缺一不可。 (四)公文签发的注意事项: 负责、认真、履行职责、符合签发。
第三节 公文的办理
包括收文办理、发文办理和整理归档。 一、收文办理 (一)收文的含义和范围 指收进外部送达本机关、单位的公务文书和 材料,包括文件、电报、信函、内部刊物、 资料,其他文字资料。 收文的范围包括上级来文、下级来文及不相 隶属机关的来文。


3.把好语言关


准确 庄重 简明 规范
二、公文的审核


(一)公文审核的含义 审核,即审查、核对的意思。如果通过审 核发现了问题,也包括修改。 注:一般的修改是指修改自己写的文稿, 而审核时的修改大多是修改别人起草的文 稿,二者在修改方法、修改范围上都有所 不同。
(二)公文审核的作用




精简高效的原则应该体现在公文处理工作的方方 面面之中: 首先,要明确公文处理的时限; 其次,要把握公文办理的时机; 最后,要合理设计公文处理流程。 安全保密是公文处理工作必须坚持的重要原则: 文秘人员要培养保密观念; 健全公文管理和监控制度; 文秘部门要制定严格的保密措 施。
第二节 公文的拟制

包括公文的起草、审核、签发等程序。 一、公文的起草 (一)公文起草的含义:是指执笔人(个 人或集体)遵照领导人或者领导机关的指 示精神,从领命、准备、构思到写就公文 初稿的行为过程。
(二)公文起草的原则




法规性 可行性 简明性 规范性 广泛性 统一性
(三)公文起草应注意的问题


3.管理性: 从单位工作全局看; 从具体工作内容上看; 管理性决定公文处理必须根据本单位的职 能及公文形成规律进行工作,符合行政管 理工作的特点和要求。

4.时效性 公文的制发与接收,标志着具体工作的开始, 每一步公文处理程序的实施总是制约着下一 步的工作进程。 公文处理的时效性要求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1)迅速; (2)适时。



1.理清发文意图: (1)知晓公文的阅读或传阅对象。 (2)明确使用什么文种: 一看公文事由; 二看公文的出台环节; 三看受文对象; 四看反映事务的时间。 (3)确定公文的中心内容。
2.准确把握领导人的真实意图


领导人的真实意图是公文起草工作的指 挥棒和核心:
(1)注意研究领导人的正式讲话。 (2)注意研究领导人的零星谈话。 (3)注意研究领导人对收文的批注和 对欲发文稿的改动。
(1)是否应当由本机关办理; (2)是否符合行文规则; (3)文种、格式是否符合要求; (4)涉及其他地区或者部门职权范围内的事 项是否已经协商、会签; (5)是否符合公文起草的其他要求。
4.承办及注意事项

见300页
5.传阅

p301
6.催办

p303
二、发文办理

(一)发文办理的含义发文的办理是指对 本单位对外发文拟制后所要履行的一系列 处理环节,包括公文的复核、登记、印制 和核发。

(二)收文的程序


为签收、登记、初审、承办、传阅、催办、 答复等。 1.签收:一是为明确交接双方的责任提供 一种凭证;二是为了保证文件运行安全。
签收工作在基层单位一般由文秘人员直接 承担。

注意事项:

(1)认真清点。 (2)慎重签字。
2.登记




登记是对公文的主要信息和办理情况进行 详细记载。 (1)登记的作用: 首先,管理和保护作用; 其次,查找利用作用; 再次,统计和催办作用; 最后,责任和证据作用。


1.可以更好地发挥公文的作用。 2.可以保证文稿不偏离领导机关或领导人 的发文意图。 3.可以减轻领导的审阅负担。
(三)公文审核的重点



1.行文理由是否充分,行文依据是否准确: 一是该不该发文; 二是该以谁的名义发文。 2.内容是否合法、合意、合适: 3.涉及有关地区或者部门职权范围内的事项是否 经过充分协商并达成一致意见; 4.文种是否正确,格式是否规范等; 5.其他内容是否符合公文起草的有关要求。
第十三章 公文的处理
第一节


公文处理概述
一、概述 1、概念 根据2012 年发布的《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 作条例》规定,公文处理工作是指公文拟 制、办理、管理等一系列相互关联、衔接 有序的工作。

2、公文处理的作用 是各级党政机关实现管理职能的前提和基 本方式,也是机关之间进行联系和沟通的 纽带。

四、公文处理工作的基本原则
《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中
第五条规定:“公文处理工作应当 坚持实事求是、准确规范、精简高 效、安全保密的原则。”


实事求是是公文处理工作必须坚持的基本原 则。 准确规范是指在公文处理过程中要注意精确 性,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统一标准进行行文 和处理,保证公文的文意表达清晰、文种使 用恰当、公文传递及时——撰稿前;起草; 草稿完成后。

(二)发文的程序 复核、登记、印制、核发等。 涉密公文应当通过机要交通、邮政机要通 信、城市机要文件交换站或者收发件机关 机要收发人员进行传递,通过密码电报或 者符合国家保密规定的计算机信息系统进 行传输。
登记项目主要有:

发文年月日、主办单位、发文机关标识、 发文字号、签发人、标题、主送机关、附 件名称、秘密等级、紧急程度、印数、主 题词、抄送机关、发出时间、经办人和归 存等项。
(2)登记的形式

常见的收文登记形式有簿式、卡片式、联 单式三种。
(3)登记的内容

收文登记的内容包括收(来)文编号、收 (来)文日期、来文机关、来文字号、来 文标题、份数、附件、秘密等级、领导人 批阅情况、承办单位或个人、处理结果、 归存卷号等。
注意事项

见P300
3.初审。






一、公文管理的原则 (一)统一管理的原则; (二)保守秘密的原则; (三)便于利用的原则
二、公文办理与管理

(一)收文办理中的公文管理 (二)发文办理中的公文管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