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上教学质量监测试卷
语文(时间:90分钟)
出卷人:水南小学朱伟敏
温馨提醒:同学们,答题时如需要更正请使用修改符号,不能用改正液与贴纸。
小小书法家(10分)
一、认真书写,做到卷面整洁、清楚,无涂改。
(5分)
二、瞧拼音写词语。
(5分)
Chóu hèn 这学期我们结识了许多令我们敬佩的人物,有对敌人满怀( )、英
è qiè勇跳崖的狼牙山五壮士;有为了学习知识,像( )狼一样贪婪的( )
fèi xū chàn dǒu
读的林海音;有在( )中,用( )的双手救出儿子
huá qiáo
的伟大父亲;有漂泊她乡、眷恋祖国的( )老人……
积累运用(30分)
三、选择正确的答案,打“√”。
(4分)
①歧(qí jí)途瑰 (guī kuī)宝分(fèn fēn)外夹(jiā jiá)丝玻璃
②虽然很(坚艰)哭,但父亲没有放弃,她仍旧(坚艰)定地向前走着。
③漫步圆明园,(留恋流连)其间,仿佛置身于幻想的境界里,让人无比(留恋
流连)。
四、选字填空。
(4分)
[练炼] 锻( ) 老( ) 提( ) 磨( )
[历厉] 再接再( ) ( )在目严( ) ( )史
五、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
(5分)
如饥似渴别出心裁与众不同牵肠挂肚悲欢离合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喜欢上了阅读。
读者读着,故事中人物的命运深深地吸引着我,她们的( )常常使我( )。
我开始( )地阅读,不知不觉中,得到了丰厚的回报,我写的作文构思( ),语言( )。
六、句子训练营。
(4分)
1.填关联词。
(1)( )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 )在困难面前,我们不能放弃。
(2)圆明园的毁灭( )就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就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2.缩句: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
3.照样子,写句子。
一本您喜爱的书就就是一位朋友,也就是一处您随时想去就去的故地。
一本您喜爱的书就就是 ,也就
1.这的宣告,这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 ,
传到 ,使全国人民的心一齐起来。
(2分)
2.①金沙水拍云崖暖, 。
《长征》
② ,她在丛中笑。
《卜算子·咏梅》
③非淡泊无以明志, 。
(诸葛亮)
3.通过综合性学习《遨游汉字王国》,我们知道了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文字就是 ,知道了刻在龟甲与兽骨上的文字叫。
我们还积累了很多有趣的歇后语,比如“孔夫子搬家——”“
——开动了”。
4.本学期学过的课文,写人的有《》等,怀念家乡的有
《》,告诉我们道理的有《》等,描写抗日战争的有《》。
(5分)
课外书屋(5分)
1.《会跳舞的向日葵》共个小故事,我最喜欢的故事就是 ,因为。
2.“她个头长得高,并不胖,脸色红润,很健康,就是一个女孩子的脸色。
到了严冬,她总戴一个白口罩,就是油麻地小学男孩子中唯一的一个。
”这两句描写就是《草房子》中的哪个人物?( )
A、桑桑
B、杜小康
C、秃鹤
D、细马
3.“嘴里叼根屎楔子,拿根麻花都不换。
”就是形容( )。
A、乔桑
B、柳三下
C、白三
D、秦大奶奶
阅读理解(30分)
(一)课内阅读(15分)
她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她。
她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就是血迹。
挖到第38小时,她突然听见瓦砾堆底下传出孩子的声音:“爸爸,就是您不?”
就是儿子的声音!父亲大喊:“阿曼达!我的儿子!”
“爸爸,真的就是您不?”
“就是我,就是爸爸!我的儿子。
”
“我告诉同学们不要害怕,说只要我爸爸活着就一定会来救我,也能救大家。
因为您说过,不论发生什么事,您总会与我在一起!”
“您现在怎么样?有几个孩子活着?”
“我们这里有14个同学,都活着,我们都在教室的墙角,房顶塌下来架成个大三角形,我们没被砸着。
”
父亲大声向四周呼喊:“这里有14个小孩,都活着!快来人!”
过路的人赶紧跑过来帮忙。
50分钟后,一个安全的出口开辟出来了。
父亲声音颤抖地说:“出来吧!阿曼达。
”
不爸爸先让我的同学出去吧我知道您会跟我在一起我不怕不论发生什么事我知道您总会跟我在一起
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无比幸福地紧紧拥抱在一起。
1.查字典:“堪”用音序查字法应查音序 ,用部首查字法应查部,在“破烂不堪”中“堪”应选( ):(1)能,可以,足以;(2) 忍受,能支持。
(3分)
2.给画横线的句子加上标点符号。
(4分)
3.“她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就是血迹。
”这句话就是对父亲的描写,由此让我们感受。
(2分)
4.在地震灾难中,父子俩都想起了“不论发生什么事,您总会与我在一起!”这句话,它反映的就是父亲对儿子的 ,儿子对父亲的。
(2分)
5、“我告诉同学们不要害怕……”,那么当时情况怎样?阿曼达与同学们会进行怎样的对话?想一想,写下来。
(4分)
(二)课外阅读(15分)
20年前,我被派驻新泽西州。
我的工作对象就是一些波多黎各移民。
她们跑到美国来打工,为制作蔬菜罐头摘番茄、收青菜。
她们携家带口,梦想着有朝一日挣足了钱,回波多黎各老家盖上一所房子。
那一年就是我来这个教区的头一年,可沃尔特·詹森却就是最后一年了。
她在罐头公司干了40年,即将退休。
过去的25年,她一直在工厂做领班。
她热爱与她一道工作的人们,大家也同样爱戴她。
沃尔特告诉我,当地有一项热闹的传统活动──“回乡之旅”。
每年12月,本教区的2000个波多黎各家庭总要聚会一次,每家拿出5美元,放到一个罐子里,再用一张纸条写上自家的姓名。
然后,大家选出一个人蒙上眼睛,从那些纸条里抽出一张。
被抽中的家庭就可以用这笔钱回波多黎各探亲,快快活活地过上两个星期。
“您来参加我们的活动吧,”沃尔特向我提议,“我会把您介绍给大家。
”
时至今日,我还记得白铁皮屋顶上飘舞的彩带,仿佛还能闻到意大利面食的香气,仿佛还能听到那动听的乐曲。
墙上贴着波多黎各的旅游招贴画,人们围着我与
沃尔特,兴奋
..地指给我瞧她们的故乡。
我不由得惊叹,那真就是世界上最美的地方。
下午3点,钱都凑齐了。
在抽出幸运家庭之前,主持人叫着沃尔特的名字,当众送给她一块匾,表彰她在这里的辛勤工作,感谢她多年来给予大家的关怀与友爱。
热烈鼓掌后,大家请我来抽出那个幸运的家庭。
我被蒙上双眼,被人领到一只大鼓旁。
我把手伸进去,抓到一大把纸条,最后只留一张在手里。
我取下眼罩,大声念道:“沃尔特·詹森!”
欢呼声震耳欲聋
....。
人们簇拥着沃尔特,向她道喜,同她热烈拥抱。
喧闹还在继续。
我漫不经心地又把手伸进那只鼓里,抓出一把纸条。
只见每张纸条上都以不同的笔迹写着同一个名字──沃尔特·詹森。
1.第5段中的“兴奋”说明波多黎各人们 ;
第9段中“震耳欲聋”表达了人们(4分) 2.仔细读短问最后一段,回答问题。
(2分)
(1)用心体会“我”当时的心情,用一个4字词语来形容:
(2)朗读这段话时,语气可以稍微(激动舒缓)一些。
(正确的打“√”)
3.根据抓住短问重点内容的方法写出本文的主要内容。
(4分)
4.以下就是短文的三个题目,选择您认为最好的的在括号里打“√”,并在横线上说明理由。
(5分)
(1) 波多黎各移民 ( )
(2)同一个名字 ( )
(3)热闹的“回乡之旅” ( )
习作天地(30分)
题目: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