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共读一本书 读一本好书》综合实践活动实施方案
《共读一本书 读一本好书》综合实践活动实施方案
6月16日至6月23日
第四阶段:精心策划读书交流会
给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舞台,增强学生读书乐趣;确定一月中的一天为“读书交换日”,学生在这天相互交换自己的藏书,共同分享书中的乐趣。
6月24日至6月30日
六、总结与反思
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冰 心
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实质上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而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民族的阅读水平。什么时候我们的社会不把读书、学习看成是负担,不把读书、学习看成是一种为得到某种荣誉的途径和工具,而仅仅作为生活的一部分,生命的一部分,我们才算是进入了学习型社会。 ——朱永新
根据学生的阅读水平和能力,我们提倡在教师指导下读书,那么,教师指导什么?解析读书疑难,点拨读书方法,组织读书分享,引导读书评价。更重要的,是推动和鼓励学生读书,让学生在读中悟,读中思,读中积累并学会学以致用。
三、研究性学习的重难点
如何激发小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
四、活动内容过程
1、开辟“班级读书园地” ;
6月1日至6月7日
第二阶段:营造浓厚的“书香氛围”
让校园里充溢着浓浓的人文气息,打造有特色的校园文化。营造读书氛围。加强班级建立图书角建设(学生推荐好书供全班学生共同阅读),使学生有书可读。
6月8日至6月15日
第三阶段:指导老师阅读
教师提前阅读,精心设计导读卡。
与孩子交流阅读感受。在平时积累一些故事,有时间讲给孩子听。与读书笔记相结合。
2、开展“读一本好书,交一个朋友 ”“换一本好书,交一个朋友”活动 ;
3、开展“读书交流会” ;
4、“笑猫日记”读后感;
五、研究性学习的阶段设计
研究性学习的阶段
活动内容
时间
第一阶段:激发小学生读书兴趣
在学生中倡导“与好书交朋友”的思想,以新颖活泼、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为载体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养成读书好习惯,让读书渐渐成为学生的一种生活方式,为其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书籍是学校中的学校,对一个教师而言,读书就是最好的备课。 ——高万祥
2、师生共同的需要:
新教育实验的核心理念是“为了一切的人,为了人的一切”。新教育实验的“人”,把学生、教师、父母等等放在了同一个教育平台之上,它实现了现时目标与终极目标的融合。新教育实验明确提出“五大理念” :让师生与人类崇高精神对话;无限相信学生与老师的潜力;重视精神状态,倡导成功体验;交给学生一生有用的东西;强调个性发展,注重特色教育。
书籍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是采掘不尽的富矿,是经验教训的结晶,是走向未来的基石;读书是人们重要的学习方式,是人生奋斗的航灯,是文化传承的通道,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如果一个孩子热爱读书,那么他会从书本中得到心灵的慰藉,寻找生活的榜样,净化自己的心灵。如果一个老师热爱读书,那么他会在阅读中形成丰富的思想,建立一个丰满的精神世界,拥有充实而宁静的内心。通过阅读创建“书香校园”、“书香班级”、“书香家庭”,使每个师生都成为爱书人,读书人,让阅读为师生打造亮丽的精神底色。
小学阶段是学生阅读的黄金时期,要努力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广博的阅读内容,尽量少限制,多引导,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形成自己的读书趣味,有选择性地读,体现自己的个性和兴趣,不盲目跟风和追随时尚,形成基本的阅读判断力和鉴赏力,提高阅读品位。
要把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作为指导学生读书的首要任务,逐步培养学生终身读书的文化志趣。可以意识关注学生读书兴趣、喜好。
二、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目的和方法
《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
《共读一本书 读一本好书》综合实践活动实施方案
研究课题名称:
共读一本书 读一本好书
设计者姓名
阮智
所在学校
红安县实验小学
所教班级
五(2)年级
一、课题背景、意义及介绍
1、名家名言: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朱 熹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顾宪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