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劳动法复习题参考答案资料

最新劳动法复习题参考答案资料

一、单选题1.【答案】A【考点】劳动争议仲裁【解析】《劳动法》第77条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可以依法申请调解、仲裁、提起诉讼,也可以协商解决。

调解原则适用于仲裁和诉讼程序。

第79条规定: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可以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调解不成,当事人一方要求仲裁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促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当事人一方也可以直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第84条规定:因签订集体合同发生争议,当事人协商解决不成的,当地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可以组织有关各方协调处理。

因履行集体合同发生争议,当事人协商解决不成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2.【答案】B【考点】工伤保险【解析】见《企业职工工伤保险试行办法》的有关规定。

3.【答案】D【考点】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的工资可以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的情形【解析】劳动部《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59条规定: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治疗期间,在规定的医疗期间内由企业按有关规定支付其病假工资或疾病救济费,病假工资或疾病救济费可以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但不能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的80%。

4.【答案】A【考点】劳动合同的解除【解析】《劳动法》第32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随时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一)在试用期内;(二)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的;(三)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支付劳动报酬或者提供劳动条件的。

”5.【答案】C【考点】劳动仲裁【解析】《劳动法》第79条规定: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可以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调解不成,当事人一方要求仲裁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促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当事人一方也可以直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第83条规定:劳动争议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一方当事人在法定期限内不起诉又不履行仲裁裁决的,另一方当事人可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6.【答案】B【考点】劳动法调整对象【解析】劳动法调整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密切相关的其他社会关系,劳动关系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在实现劳动过程中发生的社会关系。

本题中选项A、C、D涉及的关系显然与劳动关系无关,为错误的选项;选项B涉及的关系为与劳动关系密切相关的其他社会关系,应由劳动法调整,为正确的选项。

7.【答案】C【考点】本题是关于劳动合同的命题。

命题的目的是考查考生对用人单位招用尚未解除劳动合同的劳动者应承担什么责任的掌握情况。

【解析】现实中,用人单位招用尚未解除劳动关系的劳动者给原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情况时有发生,劳动法出于维护正常劳动合同关系的考虑,即规定了劳动者的赔偿责任,又规定了用人单位的赔偿责任,而且用人单位要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据此选项C是正确的。

选项A、B、D是错误的。

解答本题的依据是《劳动法》第93条。

8.【答案】D【考点】本题是关于工资的命题,命题的目的是考生对于工资支付规定的掌握程度。

【解析】工资是劳动者提供劳动获得的报酬,依据《劳动法》,工资要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用人单位支付给劳动者的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即使是在劳动者未完成劳动定额或是承包任务的情况下,用人单位也不得低于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的工资,但是在劳动者患病或非因工负伤治疗期间,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用人单位可以低于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

据此选项D的表述是错误的。

解答本题的依据是《劳动法》第50条和劳动部《关于贯彻执行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56条和第59条。

9.【答案】A【考点】本题是关于劳动合同解除的命题,命题的目的是考查考生在双方协商解除劳动合同时对劳动者一方应进行经济补偿的掌握情况。

【解析】合同的解除是提前终止合同的效力,不同于合同的违约,不存在违约金的支付问题,故选项D是错误的。

合同的解除不是违法行为,也不存在赔偿金的问题,故选项B是错误的。

考虑到合同的解除,劳动者处在相对弱势的地位,《劳动法》规定了经济补偿金,即只要是双方经协商解除劳动合同,不管是劳动者提出的,还是用人单位一方提出的,用人单位都要支付补偿金。

解答本题的依据是《劳动法》第28条。

10.【答案】B【考点】本题是关于工资的命题,命题的目的是考查考生对最低工资支付保障的掌握情况。

【解析】工资是劳动者提供劳动所获得的报酬,为了维护劳动者的利益,《劳动法》确立了最低工资支付保障制度,劳动者在法定工作时间内提供了正常劳动的前提下,其所在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的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这里的劳动者包括试用期间、熟练期间、见习期间的劳动者,也包括未完成劳动定额和承包任务的劳动者,但对于下岗待工人员的生活费,以及职工患病、非因工负伤治疗期间的病假工资或者疾病救济费则可以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支付标准。

这里的正常劳动,根据《最低工资规定》第3条,是指,劳动者按依法签订的劳动合同约定,在法定工作时间或劳动合同约定的工作时间内从事的劳动。

劳动者依法享受带薪年休假、探亲假、婚丧假、生育(产)假、节育手术假等国家规定的假期间,以及法定工作时间内依法参加社会活动期间,视为提供了正常劳动。

【应注意的问题】解答本题应注意劳动者只要提供了正常劳动,不管是否完成劳动定额、承包任务,也不管是试用期、见习期、熟练期内的职工,用人单位就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

11.【答案】D【考点】禁止招用童工的相关规定【解析】依据《劳动法》第15条的规定,禁止用人单位招用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

文艺、体育和特种工艺单位招用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必须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履行审批手续,并保障其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12.【答案】C【考点】本题是关于劳动合同解除的命题,命题的目的是考查考生对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方式及其适用情形的掌握情况。

【解析】依据《劳动法》,当劳动者在试用期内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时,用人单位可以即时解除劳动合同,据此选项C是正确的,选项A、B、D是错误的。

解答本题的依据是《劳动法》第25条。

解答本题应注意劳动者在试用期内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时,可以即时解除劳动合同,但如果仅仅是在试用期内,用人单位无法证明劳动者不符合录用条件,就不能即时解除劳动合同。

13.【答案】D【考点】劳动法的适用范围【解析】《劳动部关于执行劳动法的意见》第4条:“公务员和比照实行公务员制度的事业组织和社会团体的工作人员,以及农村劳动者(乡镇企业职工和进城务工、经商的农民除外)、现役军人和家庭保姆等不适用劳动法。

”14.【答案】D【考点】劳动合同的无效【解析】《劳动部关于执行劳动法的意见》第27条:“无效劳动合同是指所订立的劳动合同不符合法定条件,不能发生当事人预期的法律后果的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的无效由人民法院或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确认,不能由合同双方当事人决定。

”15.【答案】C【考点】集体合同【解析】《劳动法》第33条:“企业职工一方与企业可以就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等事项,签订集体合同。

集体合同草案应当提交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通过。

集体合同由工会代表职工与企业签订;没有建立工会的企业,由职工推举的代表与企业签订。

”第34条:“集体合同签订后应当报送劳动行政部门;劳动行政部门自收到集体合同文本之日起十五日内未提出异议的,集体合同即行生效。

”第35条:“依法签订的集体合同对企业和企业全体职工具有约束力。

职工个人与企业订立的劳动合同中劳动条件和劳动报酬等标准不得低于集体合同的规定。

”16.【答案】D【考点】劳动合同的解除【解析】《劳动法》第25条:“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二)严重违反劳动纪律或者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对用人单位利益造成重大损害的;(四)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第26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但是应当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一)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二)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三)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原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当事人协商不能就变更劳动合同达成协议的。

”《劳动部关于执行劳动法的意见》第29条:“劳动者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用人单位可依据劳动法第二十五条解除劳动合同。

“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是指:被人民检察院免予起诉的、被人民法院判处刑罚的、被人民法院依据刑法第三十二条免予刑事处分的。

劳动者被人民法院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缓刑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第39条:“用人单位依据劳动法第二十五条解除劳动合同,可以不支付劳动者经济补偿金。

”【应注意的问题】考生应注意用人单位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不是所有情形都需要提前30日书面通知劳动者本人的。

二、多选题1.【答案】CD【考点】本题是关于工资的命题,命题的目的是考查考生对最低工资支付保障的掌握情况。

【解析】工资是劳动者提供劳动所获得的报酬,为了维护劳动者的利益,《劳动法》确立了最低工资支付保障制度。

在劳动者参加劳动的前提下,其所在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的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这里的劳动者包括试用期间、熟练期间、见习期间的劳动者,也包括未完成劳动定额和承包任务的劳动者,但对于下岗待工人员的生活费,以及职工患病、非因工负伤治疗期间的病假工资或者疾病救济费则可以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支付标准。

据此,选项C、D正确的,选项A、B是错误的。

解答本题的依据是劳动部《关于贯彻执行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56条、第58条、第59条。

解答本题应注意劳动者只要提供了正常劳动,不管是否完成劳动定额、承包任务,也不管是试用期、见习期、熟练期内的职工,用人单位就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

2.【答案】BD【考点】劳动合同的解除【解析】《劳动法》第25条规定: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二)严重违反劳动纪律或者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对用人单位利益造成重大损害的;(四)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劳动部《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31条规定:劳动者被劳动教养的,用人单位可以依据被劳教的事实解除与该劳动者的劳动合同。

3.【答案】AC【考点】集体合同【解析】《劳动法》第33条规定:企业职工一方与企业可以就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等事项,签订集体合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