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多媒体存储技术

多媒体存储技术

在可擦写光盘系统中,用户自己可以进行数
据的写、读,擦除后并再次写入。 有多种不同方式的可擦写光盘,包括磁光系 统、相变系统和染料化合物系统。
磁光记录
将磁介质的可擦写性与光的高记录密度结合在一起。 磁光记录使磁介质在垂直于光盘表面的方向上磁化, 磁微粒被放置于预先刻槽的光盘表面上。垂直记录使 记录波长短,所以记录密度比磁带高得多。
9 制作:计算机教研室
现在120mm可擦写光盘可存储4.7GB,它的
容量还会增加10倍,数据读取速率可达到 10Mb/s。使用更高的旋转速度和置于平行 轨道的多光头,可使速度达到500Mb/s甚 至更高
10 制作:计算机教研室
(2)光存储系统的技术指标
光存储系统的技术指标包括尺寸、容量、平
制作:计算机教研室
4.数据传输速率
数据传输速率一般是指单位时间内光盘驱动器送
出的数据比特数。 该数值与光盘转速和存储密度有关。现在主要是 针对提高数据传输速率和缩短平均存取时间开展 技术研究工作。对于CD—ROM,其数据传输速 率已从初期的150KB/s(单倍速)提高到6MB/ s(40倍速)
11 制作:计算机教研室
2.容量
光盘的容量包括格式化容量和用户容量。
格式化容量是指按某种光盘标准进行格式化后的容量。
采用不同的光盘标准就有不同的存储格式,容量也不一 样。如果改变每个扇区的字节数,或采用不同的驱动程 序,都会影响格式化容量。 用户容量是指盘片格式化后允许对盘片执行读写操作的 容量。由于格式、校正、检索等比特需要占用一定的容 量空间,因此用户容量小于格式化容量。 光盘正朝着高密度、大容量和小体积的方向发展。 提高光盘存储容量的方法有多种,通常以提高位密度和 道密度来实现。其主要途径是缩短所用激光的波长,利 用光斑边界记录取代光斑位记录或采用区位记录等方式。 12 74分钟(650M)、80分钟(700M ) 制作:计算机教研室
CD—ROM是最常用的光盘,直径约12cm,容量
约650M(74min)。其工作特点是,采用激光调制 方式记录信息,将信息以凹坑(pits)和凸区 (lands)的形式记录在螺旋形光道上。光盘是由母 盘压模制成的,一旦复制成形,永久不变,用户 只能读出信息。
2 制作:计算机教研室
3 制作:计算机教研室
均存取时间、数据传输速率、误码率和平均 无故障时间等 1.尺寸
光盘的尺寸多种多样。LV(Laser
Vision)的直 径为12英寸(300mm),CD激光唱盘和CD— ROM为4.72英寸(120mm),WORM一次写光盘 为14.12英寸和4.7英寸,可擦写光盘向小尺寸方 向发展,主要尺寸为4.7英寸和3.14英寸。
3.平均存取时间
平均存取时间是指从计算机向光盘驱动器发出命
令开始,到光盘驱动器在光盘上找到读/写的信 息的位置并接收读/写命令为止的一段时间。 平均存取时间等于平均寻道时间和平均等待时间 的和。 光学头沿半径移动全程1/3长度所需的时间为 平均寻道时间。 盘片旋转半周的时间为平均等待时间。 目前大多数光盘驱动器的平均存取时间在 200ms到400ms之间 13
5.1光存储技术概述
多媒体存储技术主要是指光存储技术
光存储系统由光盘驱动器和光盘(片)组成。
光盘驱动器产生一束激光照射到光盘上,反 射光由一个光检波来接收,并且被解码成数 据
1 制作:计算机教研室
1.光存储的类型
光盘包括只读光盘、只写一次光盘和可擦写
光盘3种,前两种都是属于不可擦除的. (1)CD—ROM只读光盘
相变技术用在CD—RW、DVD—RW和DVD—
RAM中
8 制作:计算机教研室
染料化合物记录
记录层是由两层含有不同吸垫材料的塑料基片构成。 把对着入射光的一层称为上层,另一层则称为下层。 上层对波长为840nm的光敏感,受热后则扩张;下层 对此波长不敏感,是透明的,其物理性能不受这种波 长的激光影响。这样在激光照射点上,上层受热扩张、 下层不变,于是上层则变形起皱。激光扫过以后,该 点冷却,起皱面则保留下来。轨道上未被光照射的部 分仍保持为平面,这就形成反射系数不同的两种状态, 即皱面和平面,将数据记录下来。 下层对波长为780nm的光敏感,用这种波长的激光照 射时,该层受热变软,使上层的皱起面得以展平,原 来记录的数据则被抹掉。
4 制作:计算机教研室
也有的系统使用一层薄的金属记录层,当该金属
被写激光加热到170℃时,它的物理特性由晶态 (高反射性)转换到非晶态(低反射性),从而在光 盘轨道上产生了光反射系数高(未被加热过)与 低(加热过)两种不同的状态,使激光可读出数据。
5 制作:计算机教研室
(3)Rewritable可重写光盘
14 制作:计算机教研室
5.平均无故障时间
CD-ROM的平均无故障时间(MTBP,Mean
Time Between Failures)要求达到25000h
15 制作:计算机教研室
5.2 CD
1 CD技术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发展
光存储技术最早可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初期。 1972年9月5日.Philips公司向国际新闻界展示了长时间
6 制作:计算机教研室
磁光记录原理
7 制作:计算机教研室
相变光记录
采用的是一种具有晶体/非晶体状态可逆转换特性的材 料,记录时使用一种温度,而擦除时采用另一种温度。 对可擦写媒质,从晶体到非晶体的变化一般用于记录 数据,其逆变过程用于擦除记录信息。 用激光加热记录层,使聚焦点的温度略高于它的熔点 而冷却凝固时,就变成非晶体。由于非晶体状态不稳 定,材料易于反变,因此,当该点加热到稍低于熔点 的温度再冷却时,就返回晶态,数据则被擦除。
(2)W0RM一次写多次读光盘
W0RM(Write Once Read Many)光盘使用户能
够自己将数据、程序或节目记录到光盘上 实现方式:
采用有机染料作为记录层,该层被激光加热时则
熔化,并形成了一个凹坑,未被加热的点仍然是 平面,这就形成了代表0和1的两种状态。读取激 光照射在凹坑上时,反射光的光强降低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