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心整理1?目的本规范规定了零部件电镀层的选择和各镀种及化学处理的标注方法。
?本规范适用于产品零部件设计时电镀层种类的选择。
?
2?引用标准?GB1238-76?JB/288-75?
3?电镀层的主要目的?
3.1?保护金属零件表面,防止腐蚀。
?
3.2?装饰零件外表,使外表美观。
?
3.3?提高零件的工作性能。
如提高表面硬度、耐磨性、导电性、导磁性、耐热性、钎焊性、反光能力;节约及代替有色金属或贵金属;提高轴承使用寿命;修复磨损零件;热处理时的局部保护以及其它特殊性能。
?
4?决定电镀层种类和厚度的因素
4.1零件的工作环境;
4.2被镀零件的种类、材料和性质;?
4.3电镀层的性质和用途;?
4.4零件的结构、形状和尺寸的公差;?
4.5镀层与其互相接触金属的材料、性质;?
4.6零件的要求使用期限。
?
5?镀层使用条件的分类?
5.1腐蚀性比较严重的工作环境:大气中含有较多的工业气体、燃料废气、灰尘和盐分以及相对湿度较大的地区。
例如工业城市、离海较近的地区和湿热带地区等。
或具有大量燃料废气和二氧化硫的室内,以及经常接触手汗的工作条件。
?
5.2腐蚀性中等的工作环境:大气中含有少量的工业气体、燃料废气、灰尘和盐分以及相对湿度中等的地区。
例如离海较远的一般城市和一般室内环境。
?
5.3?腐蚀性轻微的工作环境:大气中工业气体、燃料废气、灰尘和盐分的含量很少,而且气候比较干燥。
例如干热带地区、密封良好的设备的内部。
?
从防腐蚀的要求来看,有些金属在腐蚀性轻微的条件下可以不加保护层而应用。
在比较严重的工作环境下,大部分金属要求有一定形式的防护,而有些金属则不能使用。
?
从保护基体金属免受腐蚀的要求来看,一般可考虑:?
a.贵金属(金、铂)、含铬18%以上的不锈钢、轧制的磁性合金材料、以及镍铜合金等,一般不需再加防护层。
?
b.碳钢、低合金钢和铸铁制造的零件,在大气中容易腐蚀,应加保护层。
由于工作条件的限制不能采用保护层时,应采用油封防锈。
在油中工作的零件,可以不加防护层。
?
c.铜和铜合金制造的零件,根据不同的使用条件,采用光亮酸洗、钝化、电镀或涂漆保护等。
用磷青铜或铍青铜制造的精密零件可以不进行表面处理。
?
d.铝和铝合金制造的零件,可以采用阳极氧化和封闭处理。
不适于阳极氧化的小零件,可采用化学氧化处理。
铸造铝合金可采用涂漆防护。
用作通信机箱的铝合金须进行导电氧化。
?
e.锌合金制造的零件,可以采用磷化、钝化、电镀或涂漆防护。
?
6?电镀层的选择?
6.1?各类电镀层的特性及用途?镀层按其用途可分下列三类:?
a.防护性镀层:主要作用是保护基体金属免受外界腐蚀,不规定对产品的装饰要求。
?
b.防护-装饰性镀层:除保护基体金属外,还使零件表面美观。
?
c.工作保护镀层: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外,主要用于特殊的工作目的,如:提高零件表面硬度和耐磨性,提高导电性和钎焊性,稳定接触电阻,防止表面渗碳以及其它特殊要求。
常用镀层的特性及应用
镀层类型特性与用途备注
防护-装饰性镀层:镀铜、镍、铬及铜-镍-铬复合镀层镀铜层结构细密,结合力好,性质柔软,容
易抛光,在大气中易受腐蚀介质的侵蚀。
?
镀镍层外观好,机械性能和耐蚀性能均优
良。
但镀层多孔,容易产生针孔腐蚀。
不同
含硫量的双层镍、三层镍能有效地提高防护
性能。
?在铜-镍底层上镀一层0.5μm(超
过此厚度易产生裂纹)的铬,可提高整个镀
层的防护性能。
镀铜:a.用作铜-镍-铬组合镀层的底层?
b.镀铜防止钢铁局部渗碳和渗氮?
c.镀覆电器灭弧栅片,印刷电路和电
铸模等。
镀镍:常用作铜-镍-铬组合镀层中的中间
层;也可单独用作防护-装饰性镀层,其厚
度要足以防止有针孔。
?
铜-镍-铬复合镀层:常用作机械、电器、
医疗器械和日用五金的防护-装饰获得美
丽的装饰外观。
采用微裂纹镀铬或微孔镀铬
室外大气腐蚀试
验表明:铜-镍
-铬组合镀层达
45μm以上,即钢
/铜20μm/镍
25μm/铬?0.5μ
m,或钢/铜30
μm/镍?15μm
/铬?0.5μm,可
保持三年而基体
金属不产生锈蚀
工艺,可提高整个组合镀层的防护性。
?
防护性镀层:镀锌
镀锌层外观呈青白色,标准电极电位为
-0.76易溶于酸,也溶于碱,是典型的两性
金属。
锌在干燥空气中能与二氧化碳和氧气
作用生成一层主要由碱式碳酸锌组成的薄
膜,这层膜有一定的缓蚀作用;锌易受氯离
子浸蚀,故在海水或盐水中不稳定。
锌的标准电位比铁负,以钢铁而言是阳
极性镀层,可提供可靠的电化学保护。
在工
业大气、农村大气和海洋大气中使用的钢铁
制品均可选择镀锌作保护。
锌层经铬酸盐钝化后,其耐蚀性可提高
6~8倍,并赋于锌以美丽的装饰外观和抗污
染能力,可广泛应用于一般结构件、紧固件
等。
钝化膜从外观可分白钝化、淡兰色、彩
虹色钝化、金黄色钝化、黑色钝化、军绿色
钝化。
这些钝化膜耐蚀性的顺序是军绿色>
黑色>彩虹色>金黄色>淡蓝色>白色。
钝化膜从铬酸盐铬离子存在形式可分
为六价和三价钝化膜。
传统六价铬的钝化膜
是通过锌的溶解、铬酸根的还原以及三价铬
凝胶的析出而形成,膜层中含有六价铬,因
一般钢铁件的防
腐中,镀锌层约
占50%以上。
锌
镀层的厚度在
3~10um,可满足
不同程度的耐蚀
要求。
此,钝化膜有自我的修复能力,亦被称为自愈能力。
而三价铬膜层是通过锌的溶解形成锌离子,同时锌离子的溶解造成锌表面溶液的pH值上升,三价铬直接与锌离子、氢氧根等反应,形成不溶性化合物沉淀在锌表面上,而形成钝化膜。
三价铬钝化膜中没有可渗出的六价铬,所以钝化膜没有自修复能力,当钝化膜破损时很容易发生腐蚀。
为了弥补此缺陷,需要对钝化膜进行封闭处理。
此外,封闭处理还可以起到降低摩擦系数、改善产品外观的作用。
高防护性镀层:锌镍合金
锌镍合金是80年代以来引起广泛重视
的抗腐蚀镀层。
锌镍合金中在一定的镍含量
下其电位和锌镀层一样比铁负,起到保护基
体的作用,但锌镍合金有更可贵的物理性
质:(1)优良的耐蚀性。
含镍10%以下的
锌镍合金层经同厚度的锌层耐蚀性高3~5
倍;含镍10%~16%的合金层比锌高6~10倍。
(2)优良的机械性能。
镀后不改变钢材的
屈服强度、抗张强度和延伸率,可塑性好。
(3)优良的钎焊性。
在各种条件下都容易
焊接,同时没有长晶须疵病。
(4)镀层内
应力小。
(5)镀液分散能力、覆盖能力好,
厚度5~8微米的
锌镍合金镀层出
现白锈的时间在
500小时以上,红
锈的时间在1300
小时以上,而同
等镀层厚度的金
属锌出现红锈的
时间只有140小
时左右,此外锌
镍合金镀层在出
现红锈后,红锈
电流效率高、镀层光亮平滑。
(6)耐热性。
经铬酸盐钝化后可耐200~250℃度,耐热性较金属锌层高50~100倍以上。
(7)硬度高,具有耐磨性。
合金镀层可根据用户使用要求对镀层进行铬酸盐彩色处理,色质有如下几种:白色、彩色、黑色等。
其表面远远超过喷塑色质质量,并可提高镀层的抗蚀性能。
的扩展较金属锌镀层要慢得多。
中性盐雾试验表明。
经钝化处理后的锌镍合金镀层经200℃2小时老化烘烤后,连续喷盐雾,其红锈出现时间能在1400小时以上。
防护性涂层:达克罗外观呈银灰色或黑色,主要成份为非常细小
的锌片、铝片,属无机涂层,防腐性能优良,
无氢脆,耐高温,但硬度较低,不耐磕碰,
适用于户外产品防腐底层、紧固件等。
8μm的涂层耐中
性盐雾试验可达
1000小时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