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级文明单位申报材料
篇一:xx村创建文明单位自查材料
xx村创建文明单位自查材料
柘林村现有农户户,口人。
76名党员。
近年来,村党总支部和村委会一班人,认真贯彻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团结带领全村广大群众,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增加农民收入,使两个文明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
20XX年,全村经济总收入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元,连续多年被区、乡两级党委、政府评为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
一、强化思想教育,提高村民素质
抓好思想教育,是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关键。
由于柘林村村民集体主义观念和道德责任感淡化,确定了以“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志”的指导思想,着力从解决广大农民的精神动力入手,利用党员先锋在线为平台,加强对村干部、党员、致富能人和群众进行教育培训。
以政策理论、法律法规、农业科技、实用技术。
指导村民遵纪守法,掌握市场经济。
引导村民处理好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的关系,激励村民爱家、爱集体,为发展集体经济,改变村容村貌做贡献。
通过上述有针对性的教育,提高了村民群众的整体素质,为推进两个文明建设奠定了坚定的思想基础。
二、常抓公民道德建设,树立文明村风
柘林村一直把村民道德建设当作一项大事来抓,建设了道德教育、廉
政文化教育“一条街”,印制了道德建设标语,涂刷了文化墙,进一步推动了创建文明村工作不断向广度和深度发展。
一是抓制度,强化外在约束。
制定了符合村情、民情的《村规民约》和评选文明农户、“五好家庭”标准发放到了各家各户,要求各家各户认真学习,遵照执行,以此来不断规范村民们的言行
举止,引导广大村民争做“四有”新人。
二是抓载体,提高活动质量。
村上积极探索文明建设的有效载体,精心举办开展了“五星文明户”、“五好家庭”、“好婆婆”、“好媳妇”等一些村民喜闻乐见、各具特色的活动,使村民在自我教育、自我评价中享受到精神文明建设的成果,从而大大调动了广大村民参与文明村建设的积极性。
三是抓风气,推进移风易俗。
近年来,柘林村在各种会议上宣布:婚丧嫁娶不得大操大办、不得参与赌博、迷信和非法传教活动、不得涉嫌违法犯罪、发现有违规现象村委会及时调查处理。
我们村两委班子成员也向全村村民承诺,带头遵守《村规民约》,争做移风易俗的带头人,一个崇尚科学、文明、健康、向上的良好社会风气已经形成。
四是抓依法治村,保持社会稳定。
为提高干部群众的法律素质,我们一方面在全村深入开展普法教育活动,引导村民自觉做到学法、用法、遵法、守法;另一方面,利用每月“一事一议”、“美好乡村建设理事会”,向全村村民代表通报村务、财务的内容,并向全村公示公开。
认真听取代表对村情、民情、民意提出各种建议和意见,能解决及时给予答复,不能解决的给予解释安排时间解决。
三、发挥核心作用,建设文明新村
“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
村干部是工作中的核心,一言一行都影响着村民,因此,在文明建设的实践中,村上时刻把两委班子及党员队伍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程来抓,从不松懈。
村上要求班子成员坚持勤政为民,不搞特殊化,时刻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多为群众谋利益。
在工作中要走在前,干在前,不接受吃请,不以权谋私,以自己的模范行为去影响、带动全体党员干部和村民。
围绕经济建设,积极开动脑筋,出谋划策,真正
当好村民的“领头雁”,真正为群众当好家、理好财。
充分利用“党代表活动室”,“司法行政调解室”,“农家书屋”为载体,有效的为群众学习增添了场地。
每年确定一个精神文明示范户,开展“美化、净化、亮化”活动,推动了建设文明新村的步伐。
近年来,村两委一班人,大力开展新农村建设,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体目标,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村容整洁的标准,对照村民文明公约,加大美好乡村建设。
通过文明村建设,我村虽然做了一些工作,也取得了一定成绩,得到广大村民的肯定,村容村貌得到改善,村民的文明程度有了很大提高。
但我们也看到许多不足,工作不够规范、科学,要求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提高。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注重村组织的服务功能,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丰富的群众文化、体育活动,来满足群众对文、体生活的需要。
家庭的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我们将从社会的细胞着手,给村民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自然环境,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新的努力。
篇二:文明村创建典型申报材料
科学发展,与时俱进
——浏阳市龙伏镇相市村文明村创建纪实
相市村位于龙伏镇东南,环境优美,交通便利,总人口5170人,耕地面积5575亩,以农作物种植和生态养殖为主,主要生产烤烟、优质水稻、蔬菜等,20XX年村民年人均纯收入达5138元。
近年来,相市村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村域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目标,以促进乡风文明、村容整洁为着力点,狠抓精神文明建设,切实加大文明创建力度,使四个文明建设互为促进,协调发展。
同时,认真开展政策法规进农家、道德风尚进农家、环境卫生进农家、文化娱乐进农家、致富本领进农家等一系列文明创建活动,全村上下形成了敬业奉献的道德风尚,团结民主的干群关系,文明和谐的家庭新风,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
一、强化创建意识,营造浓厚氛围
村支两委始终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按照围绕经济抓创建,抓好创建促经济的工作思路,依
托资源优势,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深化清洁乡村,开展乡风文明活动,真正使创建工作为群众服务,让群众受益,使群众满意。
明确目标任务。
通过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和党员会议,学习借鉴文明村创建先进单位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分析自身存在的问题,努力形成同心协力、齐抓共管的创建格局。
在分析问题、统一思想的基础上,制定文明村创建工作计划,明确了干群共建“文明相市”的目标和任务,
确保了创建工作的有序开展。
加强组织领导。
把文明村创建工作纳入村级发展总体规划,成立以村党支部书记沈伟任组长,村支两委班子成员任成员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
领导小组坚持每季度召开一次工作会议,总结分析文明创建工作开展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积极探讨新思路、新举措,不断改进工作方法。
深入宣传造势。
积极开辟文明村创建宣传专栏、主题黑板报、远程教育网络等阵地,通过创建工作专栏每月2次定期公布创建工作动态,宣传创建活动的目的、意义和要求等情况,动员群众积极参与创建活动,做到文明创建活动与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
相结合,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相结合,与清洁乡村工程相结合,形成了人人参与、人人争创的良好氛围。
二、推进清洁工程,美化村容村貌
立足村情,突出重点,采取“两推进”措施,加速推进乡村清洁工程和乡风文明建设。
推进乡村清洁工程,美化村容村貌。
为彻底改变乡村脏、乱、差的局面,提升村庄品位,我村先后争取资金240万元,新修水泥村道2公里,对3000多米长的旧村道进行了维修改造。
20XX年底,争取泮春集镇至相市集镇、106至相市西冲连村公路进行立项,这两条路建设对我村的经济发展将起到重要作用。
此外,村支两委还根据村情研究制订了以村道管理条约、环卫组织制度、卫生奖惩制度为内容的环境卫生公约,并配备了专职保洁员,负责全村的日常卫生清理工作。
清除了村内所有露天厕所、灰棚、柴堆,改厕165个;开展了农村生活垃圾的收集与清运工作,全村新建分类垃圾池200个;着力推广清洁能源,新建沼气池30个;完成了农村安全饮水工程,保障了95%以上农民的饮水安全,村容村貌得到极大的改善。
推进文化活动开展,增强文明意识。
我村把文明创
建与农村“四洁”工程相结合,扎实开展“星级文明户评比”、“村民学校”、“全民爱卫日”等系列活动,极大激发了群众互评自评,争评先进,争创文明的热情。
同时,村支两委广泛开展创建“绿色家庭”、“生态庭院”活动,倡导“绿色消费”,提倡农户使用“绿色”生活用品,利用农闲时间每月组织村民开展1次垃圾分拣、回收电池公益活动,号召大家养成健康环保生活习惯,做到一水多用,不使用含磷洗涤剂,不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和一次性筷子等,有效增强了村民的节约意识、环保意识,提高了生产生活质量,改善了生态环境,有较高的生态和社会效益,为实现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目标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三、调整产业结构,壮大村域经济
调整结构强基础。
村支两委通过认真调研和分析,借鉴先进地区经验,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地制定了“立足资源优势、打造农副产品加工基地、发展多元化生态农庄旅游经济”的发展思路,根据本村土地面积相对集中的特点,加大种植结构调整力度,成功流转土地1200亩,进一步壮大了烤烟、水稻二个主导产业,继续鼓励发展油茶种植产业。
近两年来,我村新发展高标准水稻
基地1500余亩,种植冬西瓜600余亩,夯实了农业生产基础,推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