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公所爱马暴死》
【景公所爱马死,欲诛圉人,晏子谏第二十五】
【原文】
景公使圉人养所爱马,暴死,公怒,令人操刀解养马者。
是时晏子侍前,左右执刀而进晏子止而问于公曰:“尧舜支解人,从何躯始?”公矍然曰:“从寡人始。
”遂不支解。
公曰:“以属狱。
”晏子曰:“此不知其罪而死,臣为君数之使其知罪,然后致之狱。
”公曰:“可。
”晏子数之曰:“尔罪有三:公使汝养马而杀之,当死罪一也;又杀公之所最爱马,当死罪二也;使公以一马之故而杀人,百姓闻之必怨吾君,诸侯闻之必轻吾国,汝杀公马,使怨积于百姓,兵弱于邻国,汝当死罪三也。
今以属狱。
”公喟然叹曰:“夫子释之!夫子释之!勿伤吾仁也。
”【译文】
齐景公派一个养马的人饲养所爱的马,马得急病死了,景公很生气,命令人拿刀肢解养马的人。
这时,晏子在景公面前陪着,身边的人拿着刀进来了,晏子制止他们,然后问景公说:“古时候尧、舜肢解人,从躯体的什么地方开始?”景公惊恐地说:“尧、舜不肢解人,肢解人从我开始。
”于是不肢解养马的人了。
景公说:“把他关进监狱。
”晏子说:“这样做使得他不知道自己的罪行就死了,我请求替您历数他的罪行,使他知道自己的罪行,然后把他送进监狱。
”景公说:“可以。
”晏子一件一件地列举说:“你的罪行有三条:景公要你喂马而你让马死了,是判处死罪的第一条;你所饲养死的马又是景公认为最好的马,这是判处死罪的第二条;使得景公由于一匹马的缘故而杀人,百姓听了后,必定怨恨我们的国君,诸侯听了后,必定轻视我们齐国。
你饲养死景公一匹马,使百姓对景公积聚怨恨,使军队被邻国削弱,这是判处死罪的第三条。
现在把你关进监狱。
”景公感慨地说:“您把他放了吧,您把他放了吧,不要损伤我的仁爱之心了!”
《景公出猎》
【原文】
齐景公出猎,上山见虎,下泽见蛇。
归,召晏子而问之曰:“今日寡人出猎,上山见虎,下泽见蛇,殆所谓之不祥也?”
晏子对曰:“国有三不祥,是不与焉。
夫有贤而不知,一不祥;知而不用,二不祥;用而不任,三不祥也。
所谓不祥,乃若此者也。
今上山见虎,虎之室也;下泽见蛇,蛇之穴也。
如虎之室,如蛇之穴,而见之,曷为不祥也?”
【译文】
齐国的景公出去打猎,上山时看见老虎,到沼泽地看见蛇。
回去后,叫来晏子问他道:“今天我出猎,上山看见老虎,到沼泽看见蛇,大概是所说的不祥吧?”
晏子说:“国家有三种不祥(的情况),这个不在其中。
就是有贤能(的人)却不知道,一不祥;知道(贤能)但是不用,二不祥;用但是不委以重任,三不祥。
所谓不祥,就是象这种情况。
今天上山看见老虎,(那山)是老虎的家;到沼泽看见蛇,(那沼泽)是蛇的巢穴。
去老虎的家,去蛇的巢穴,看见它们,何来什么不祥呢?”
《景公使晏子为东阿宰》
【原文】
景公使晏子为东阿宰,三年,毁闻于国。
景公不说,召而免之。
晏子谢曰:“婴知婴之过矣,请复治阿,三年而誉必闻于国。
”景公不忍,复使治阿,三年而誉闻于国。
景公说,召而赏之。
景公问其故,对曰:“昔者婴之治阿也,筑蹊径,急门闾之政,而淫民恶之;举俭力孝弟,罚偷窳,而惰民恶之;决狱不避,贵强恶之;左右所求,法则予,非法则否,而左右恶之;事贵人体不过礼,而贵人恶之。
是以三邪毁乎外,二谗毁于内,三年而毁闻乎君也。
今臣谨更之,不筑蹊径,而缓门闾之政,而淫民说;不举俭力孝弟,不罚偷窳,而惰民说;决狱阿贵强,而贵强说;左右所求言诺,而左右说;事贵人体过礼,而贵人说。
是以三邪誉乎
外,二谗誉乎内,三年而誉闻于君也。
昔者婴之所以当诛者宜赏,今所以当赏者宜诛,是故不敢受。
”景公知晏子贤,乃任以国政,三年而齐大兴。
【译文】
景公即位,派晏子到东阿(今山东东阿县西)主持政事。
三年后,从东阿传出许多诽谤晏子的话;景公想罢免晏子。
晏子请求景公再给他一次机会,他一定会让东阿的百姓称赞他。
三年未到,晏子在当地的声誉已备受赞扬,景公非常欣慰,就要赏赐他,晏子却推辞不受。
景公很讶异,询问原因,晏子说:「我第一次治理东阿的时候,推行政令非常严格,绝不接受权贵的请托,一切依法办理,结果得罪了很多人。
这次我再次治理东阿,就改变了作风,放宽了法令,尽量保护权贵的利益,所以这些人争相夸赞我,自然你也听到我的好名声。
其实三年前,当我遭到诽谤时,是应该受到赏赐的;而今天你要赏赐我,倒是我最该接受处罚的时候。
」景公听了这段话,非常感动,觉得晏子真是一位不可多得的贤臣,於是任命他为宰相。
《晏子为齐相》
【原文】
晏子为齐相,出。
其御之妻从门间而窥,其夫为相御,拥大盖,策驷马,意气扬扬,甚自得也。
既而归,其妻请去。
夫问其故。
妻曰:“晏子长不满六尺,身相齐国,名显诸侯。
今者,妾观其出,志念深矣,常有以自下者。
今子长八尺,乃为人仆御,然子之意,自以为足,妾是以求去也。
”其后夫自抑损。
晏子怪而问之,御以实对。
晏子荐以为大夫。
【译文】
晏子做齐相的时候,有一次出门,他的车夫的妻子从门缝里窥视她的丈夫:她的丈夫抱着大伞盖的柄,扬鞭驱马,意气扬扬,很是自我满足。
回家后,他的妻子请求离开他。
车夫问她是什么原因,晏子的妻子说:“晏子身长不满六尺,却做了齐国的相,名声显赫于诸侯。
今天我看他出门,见他思虑非常深远,总是态度谦和。
现在你身长八尺,却做了人家仆从和车夫,但是你的意气自感满足了。
我因为这才要求离开你。
”后来,车夫便自觉地控制自己。
晏子感到奇怪,便问车夫,车夫如实地回答,晏子就推荐他做了大夫。
《景公欲更晏子之宅》
【原文】
景公欲更晏子之宅,曰:“子之宅近市,湫隘嚣尘,不可以居,请更诸爽垲者。
”晏子辞曰:“君之先臣容焉,臣不足以嗣之,于臣侈矣。
且小人近市,朝夕得所求,小人之利也,敢烦里旅?”公笑曰:“子近市,识贵贱乎?”对曰:“既窃利之,敢不识乎?”公曰:“何贵何贱?”是时也,公繁于刑,有鬻踊者,故对曰:“踊贵而屡贱。
”公愀然改容。
公为是省于刑。
君子曰:“仁人之言,其利博哉!晏子一言,而齐侯省刑。
《诗》曰:‘君子如祉,乱庶遄已。
’其是之谓乎!”
【译文】
起初,齐景公要为晏子更换住房,说:“您的住房靠近集市,低湿窄小,喧闹多尘土,不能居住,请更换到高爽的房子里去。
”晏子辞谢说:“君王的先臣在这里客身,下臣不足以继承先人,住在这样的房子对下臣已经是过分了。
而且小人靠近市场,早晚能得到所需要的东西,这是小人的利益,哪里敢给里旅(旅是众的意思)添麻烦?”景公笑着说:“您靠近市场,知道物品的贵贱吗?”回答说:“既然以它为利,岂敢不知道呢?”景公说:“什么贵?什么贱?”当时景公滥用刑罚,有出卖假腿的,所以晏子回答说:“假腿贵,鞋子贱。
”……景公为此减省刑罚。
君子说:“仁人的话,它的利益多么广大啊!晏子一句话,齐侯就减省刑罚。
《诗》说:‘君子如果喜悦,祸乱差不多就会停歇。
’说的就是这个吧!”
等到晏子去晋国,景公更换他的住宅,回来,就已经完成了。
晏子拜谢以后,就拆毁了它而建造邻居的房屋,都像它原来的一样,让原来的住户回来,说:“俗话说:‘不是住宅需要占
卜,惟有邻居需要占卜。
’这几位已经先占卜邻居了。
违背占卜不祥。
君子不去碰不合礼的事情,小人不去碰不祥的事情,这是古代的制度。
我敢违背它吗?”最后还是要恢复他的旧房子,景公不同意。
通过陈桓子请求,景公才同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