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周立波访谈

周立波访谈

周立波访谈 记者:张建魁 李鹭芸

人间杭州四月天。春日的杭州,不仅风景美,新鲜事也多。 4月13日下午,杭州国际会议中心涌进一群群记者。浙江卫视为当晚开播的新一季《中国梦想秀》节目,在这里举办新闻发布会,周立波出席并在会上回答了很多提问。会后,在16层的一个会客厅里他接受了环球人物杂志记者的独家专访。 周立波依旧是“西装革履光可鉴人小背头”形象。一见面,他就和记者调侃,“国家应该好好保护我这样的公众人物,我经常受到你们媒体的各种伤害,好在我内心足够强大”。一边说,一边脱掉外衣。虽然天不热,周立波还是夸张地打开一把大折扇,放在胸前摇了摇。 周立波嗓子有些嘶哑,说话声音有时很低。这些客观原因拉近了记者和他的距离。 “我是一个伟大的人” 环球人物杂志:很多人喜欢你,但讨厌你的人也不少。作为一个争议人物,你如何给自己下个定义? 周立波:我这个人是没有可比性的。我并不是一个艺人,但我曾经是一个很伟大的上海滑稽演员,上世纪80年代的时候我就是了。无论别人愿不愿意承认,都不影响这个事实。 环球人物杂志:曾经是?那现在你是个什么样的人? 周立波:哦,当然了,我现在也是个伟大的人。因为这么多年从来没出过像我这样的人。我很会给自己定位,我现在把自己定位为海派清口创始人、独立艺术家周立波。海派清口创始人应该比较好理解。什么叫独立艺术家?就是不受任何机构或个人牵绊,我有自己独立的主张、独立的观点、独立的人格、独立的追求,有自成体系的理论,包括我独立支付养老金、失业保险金、公积金、医疗保险金,等等。 当今中国艺术家很多,但是很多不够权威,我是蛮另类的。我觉得艺术家在台上会把每次演出作为一次艺术的展示,但别人是把它视为工作,而我则把每一场演出视为一次享受。我再苦再累也不认为这是在工作,因为一谈到工作就会谈到利益,就会谈到投入和产出。我的投入和产出不能这样去衡量,早在两年前我就是全中国出场费最高的人了。

环球人物杂志:出场费方便透露吗? 周立波:这个我觉得意义不大,但是有一点是方便透露的:我这次回到浙江(卫视),媒体不会对艺术本身有太大兴趣,而是有人一上来就追问给我的加盟费是不是8位数。我当场就反击他,后来大家说“波波,算了”。我说“你们看吧,好不容易抓条活鱼(指攻击对象),又让你们放跑了。” 还有上次在北京的新闻发布会上,一个女孩质问我道德的问题。我就问她:“你这是提问呢,还是质问?”她说:“我这是提问,随便你认为是什么。”我说:“每个人道德标准不一样,比如你在这个场合问这种问题,是你的道德观。像我这样,到现在还没骂你,那是我的道德观。”她说公众人物不可以骂人。我说公众人物为什么就不可以骂人?这就是中国社会的虚伪性。如果作为一个公众人物,连自己最起码的人格和尊严都无法保护的话,他就不配做公众人物。所以,我的原则是,谁骂我,我只要有空,一定骂他;谁想打我,你还没动手,我先把你干掉。我真是这样,我是不吃眼前亏的嘛!我的名言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一刀一个。”这就是我作为公众人物的个人信念。

环球人物杂志:你认为公众人物应该有怎样的行为标准? 周立波:现在社会对公众人物要求的所谓标准,完全违背了孔老夫子所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个原则本身。我们中国人整体文化和价值观就有非常严重的问题。严重在哪里?就表现在虚伪上,导致现在人心不古。大家常说的“严以律己,宽以待人”,本身就是一种不公平、不平等,为什么对自己要严格,对别人要宽容呢?而且,事实上你是不是这样做的呢?没有人这样做。所以你去看,中国社会的口号都是拧着来的:凡是歌颂的,一定是大家不愿意做的,凡是在做的一定是不能歌颂的。所有人都知道这个虚伪状态,又不肯去改变它,但这就是我的事业和追求。

环球人物杂志:很多人认为你就是一个大愤青。 周立波:我不是大愤青。愤青是我最看不起的,愤青是只有意见、没有建议的懦夫。我们社会上很多价值观现在都是被颠覆的,我在以我的方式进行梳理,然后努力去改变它。比如,韩寒我也认识,我先不说韩寒真或者假,反正他的眼睛从来不敢看我。我想说,一个人崇拜什么样的偶像,我就知道你的价值观。你崇拜雷锋,不管真假,至少你想做个好人;你崇拜乔布斯,我说至少你有改变世界的雄心…… 我还要强调一点:我不是个演员,演员们是在表演,而我是在表达。每一场演出,我都是在表达自己的价值观,都是在提建设性意见。我的建议对整个社会已经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可以举两个例子。前年和去年,国家两个法律法规的颁布,我想应该和《壹周立波秀》是有关系的。第一个是我在节目中建议有关部门出台相关规定,“凡矿工下井,必须由领导带队”,以遏制矿难频发。三个半月以后,这个规定颁布了。但有人说,那是巧合。好,去年“五一”期间,我又说“鉴于目前酒驾屡禁不止的现状,建议把酒驾纳入治安的刑法里面去”。结果一个半月以后就施行了。你说还是巧,那你们以后不要叫我周立波,叫我“周巧巧”好了。 举这两个例子,说明我周立波的前瞻性与国家的主流价值观是吻合的。

“我没有说错过一个字” 环球人物杂志:你是因为敢说真话,所以才特立独行? 周立波:我发现有这么一个现象,许多人自己在做坏事,却还在说这个社会怎么怎么坏。所以,说假话成了一种大家达成共识的潜规则。我作为公众人物,说了许多大家不愿意听的真话,其实大家心里是叫好的。 我很清楚我在说什么话,也不怕会带来什么后果。我不怕不是因为我有多拽,是因为我说的都是大家想说而又不敢说的真话。大家认为很多“尺度大的话”甚至已经到了风口浪尖上了,但没事。我敢说,海派清口从2006年来到这个世界上,《壹周立波秀》到现在也已经有两年多了,我没有说错过一个字。

环球人物杂志:真没有人找过你麻烦? 周立波:从来没有。所以,许多人相当诧异:你的底线是什么?有关部门是否来关照过你?我可以很负责任地说,我是没有底线的。其实我说的每句话,很多人都在说。只不过是,第一你们没有这个平台说,第二你们没有这个智慧说,第三你们没有这个水平说。 我记得在2010年,一年内我两次受到中央有关领导点名表扬。我说反腐倡廉,新中国成立60周年时我说党史,这些你们在电视上看到的所有东西,每一个字都是我自己的,这是我很自豪的地方,这也是大家所忽略和不知道的。

环球人物杂志:大家都惊诧你是个天才? 周立波:哦,我是很有天赋,但不是天才。我认为这个世界上是没有天才的。你们认为的天才只是他的表达方式得到了你们的承认,比方说像我这样的人。我呢,就喜欢背对着这个世界,咬牙切齿地努力。在“月黑风高”之时,就是我咬牙切齿的时候,然后面对这个世界,选择的是风轻云淡地表达。 比如说,很多人不知道什么是幽默,什么是骂人。我就告诉你,你如果说李嘉诚你想钱想疯了,那叫幽默;你对一个下岗工人说你想钱想疯了,那叫骂人。你说周立波没文化、没有知识,那叫幽默;你不能说郭德纲没文化、没知识,那叫骂人。呵呵,就是这样。

环球人物杂志:你到底会多少东西? 周立波:我不知道,仅受你想象力的限制。我掌握了非常好的学习方法,我敢挑战任何一个人,不管是学术专家,还是知名教授,我想他们都不会轻视我的,他们也都不希望和我在敌对的前提下遭遇,因为他们赢的面很小。我不会用绕口令来弄倒谁,我经常会和某一个教授在第三种学术空间里,用学术对话把他从教授的态度对成小学生的态度。

环球人物杂志:你的知识从哪里来? 周立波:我有很好的学习方面的心得可以和你们分享。我认为人有四个学习境界,就是读书、看书、听书、说书。读书最费时间,看书每个人都会看,关键是看什么书,怎么看。第三境界是听书,这是精髓,问题是跟谁一起听很重要。我现在已经到了说书的阶段。

环球人物杂志:你有时一天工作15个小时,有时间学习吗? 周立波:这是你看到的最极端的状态。我是所有艺人中最有空闲的。你要知道我都和谁一起听书,我身边是崔永元,是钱文忠(复旦教授),是格林斯潘(美联储前主席)的学生……怎么获得知识?比如说我对出版业不熟,我跟你们认识了,我说办杂志怎么回事?然后你们就跟我说了。只要我不怀疑你的表达能力,只要我对自己的理解能力自信,两三个回合你就说不过我了,因为我还有其他的知识来支撑,来把你干掉。 所以,我每一次的交谈都是在吸收知识,我经常会和朋友辩论,但是我记忆当中几乎没有输过,因为不可能。你们是专家,我是杂家,我可以用航空领域的东西来颠覆你,可以用水稻杂交来说明现在的教育体制是有问题的,我也可以用欧美法系来证明大陆法系的问题。融会贯通就是这个意思。

“我做慈善就是为了赎罪” 环球人物杂志:你的知识除了用在创作上,是不是还有很多用在了经营上? 周立波:我不用创作,我都是即兴发挥。我也不搞经营,我没有公司,只有一个工作室,加上我和我老婆只有6个人。我今生不会再做那种产业化的东西,不感兴趣,我做过十几年的生意,腻了。

环球人物杂志:那你如何发展你的事业?比如像赵本山就有一个本山传媒集团。 周立波:我如果要做的话,可以瞬间比他大好几倍。但是有意义吗?没有意义,被固定的人生是不精彩的,也是不幸福的。举一个例子,比方说你一生只能吃10袋米,现在已经有30袋了,却还在为赚到50袋而烦恼,何苦呢?我不要这样,人家认为我狂妄,其实我是潇洒。我在三五年前就对财富说“够了”,但也怪了,你越说够,它越来。那我只好用它来做公益慈善,这也许就是我后半生的追求。

环球人物杂志:你如何表述自己的成功和现在的状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