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期末考试试卷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期末考试试卷

期末考试试卷( A 卷)2008~2009学年第二学期考试科目: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问卷部分一、单项选择题(选出1个正确答案并填涂答题卡相应题号里的选项。

每小题1分,本大题共30分)1、中国封建社会政治的基本特征是高度中央集权的A、封建君主专制制度B、封建宗法等级制度C、君主立宪制D、宗族家长制2、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逐渐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其对中国的影响不包括A、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B、西方的先进生产技术逐步传入中国C、英国对华输出商品激增D、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瓦解3、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首先和主要的是进行A、文化渗透B、经济掠夺C、军事侵略D、政治控制4、在近代,帝国主义列强不能灭亡和瓜分中国的最根本原因是A、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和妥协B、洋务派开展的“自强”、“求富”运动C.、民族资产阶级发动的民主革命 D、中华民族进行的不屈不挠的反侵略斗争5、从1840年至1919年的80年间,中国在历次反侵略战争中失败的根本原因是A、社会制度的腐败B、军事技术的落后C、西方列强的强大D、经济力量的薄弱6、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是A、魏源B、孙中山C、林则徐D、郑观应7、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是8、A、师夷长技以制夷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C、自强、求富D、西学为体,中学为用8、李大钊说:“太平天国禁止了鸦片,却采用了宗教;不建设民国,而建设天国,这是他们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

”这段话主要是指太平天国A、没有现实的革命目标B、对西方列强侵略缺乏警觉C、缺乏科学理论指导D、没有彻底的革命精神9、关于洋务运动,错误的说法有A、客观上对中国早期工业的发展起了某些促进作用B、要使中国朝着独立的资本主义方向发展C、是中国近代教育的开始D、给当时的中国带来了新的知识10、戊戌变法的历史作用主要表现在A、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B、促进了思想解放,有利于民主思想在中国的传播C、创建了近代第一批机器工业D、挽救了民族危亡11、下列哪一项不是南京临时政府的局限性表现A、承认清政府与列强所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和一切外债有效B、没有提出任何可以满足农民土地要求的政策和措施C、维护封建土地制度以及官僚、地主所占有的土地财产D、主体是资产阶级革命派12、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是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B、《钦定宪法大纲》C、《中华民国约法》D、《中华民国宪法》13、开辟人类历史新纪元的事件是A、第一次世界大战B、俄国十月革命C、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D、新中国的成立14、民主革命者吴玉章说:“从辛亥革命起,我们为了推翻清朝而迁就袁世凯,后来为了反对北洋军阀而利用西南军阀,再后来为了抵制西南军阀,而培植陈炯明,最后陈炯明叛变了。

这样看来,从前的一套革命老方法非改变不可,我们要从头做起”。

这表明资产阶级革命党人要改变()A、革命纲领B、革命依靠力量C、革命对象D、革命方式15、和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阶段的纲领基本一致、因而成为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的政纲是A、耕者有其田B、三民主义C、新三民主义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6、八七会议前后,我党发动的几次大规模武装起义均以夺取大城市为目标,这种情况表明A、我党在城市拥有相对强大的革命力量B、敌人在某些大城市力量不足C、我党开始把工作重点由乡村转移到城市D、我党尚未充分认识到农民是民主革命的主力军17、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在()成立。

A、瑞金B、兴国C、遵义D、延安18、1930年6月,中共中央政治局通过的一次决议中说:“中国政治经济的根本危机,在全国任何一处是同样继续尖锐化,没有丝毫根本的区别,因此在中心城市爆发了伟大的工人斗争,必然形成全国革命高潮……争取一省和几省首先胜利……没有工人阶级的罢工高潮,没有中心城市的武装暴力,绝不能有一省与几省的胜利。

”上述材料A、正确分析了中国革命高潮即将到来的必然趋势B、正确分析了中国社会矛盾激化的状况C、制定了中国无产阶级斗争的正确策略方针D、反映了脱离当时中国革命实际的思想方法19、抗日民主政权的“三三制”原则是A、进步势力、中间势力、顽固势力各占三分之一B、共产党、国民党、民主党派各占三分之一C、共产党员、党外进步分子、中间分子各占三分之一D、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各占三分之一20、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纪念日是( )A、D.8月12日B、9月3日C、7月7日D、8月15日21、揭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序幕的是A、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国内和平基本实现B、卢沟桥事变爆发,中国守军奋起抵抗C、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开赴抗战前线D、九一八事变后中国人民开展的局部抗日战争22、战后美国的对华基本政策是A.控制中国B、扶蒋反共C、直接侵略D、扶植傀儡政权23、蒋介石发动内战要达到的根本目的是A、抢夺抗战胜利果实B、消灭中共领导的人民武装力量C、维护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统治D、建立统一稳定的亲美政府24、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统治区人民民主运动高涨的根本原因是A、中国共产党的领导B、美国的对华政策C、国民党蒋介石集团的经济崩溃和政治危机D、民主党派的斗争25、在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经济上处于领导地位的是A、私人资本主义经济B、国家资本主义经济C、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D、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26、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实行的是A、无偿没收的政策B、有偿征用的政策C、和平赎买的政策D、利用限制的政策27、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开端是A、《论十大关系》的发表B、中共八大路线的制定C、《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发表D、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28、1966年5月至1976年10月的发生的“文化大革命”在本质上是一场A、一个阶级推翻一个阶级的政治革命B、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的继续革命C、给党、国家和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D、社会主义道路同资本主义道路的斗争29、中共十六大提出了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B、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C、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经验D、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30、把邓小平理论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一道确立为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并写入《中国共产党章程》是在A、中共十三大B、中共十四大C、中共十五大D、中共十六大二、不定项选择题(选出1至5个正确答案并填涂答题卡相应题号里的选项。

每小题2分,本大题共20分)1、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结构对中国社会造成的影响有A、巩固和维系了中国封建社会的稳定和延续B、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中国封建社会的生机和活力C、使中国社会发展缓慢甚至迟滞D、造成了不可克服的周期性的政治经济危机E、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2、在近代中国社会阶级关系变动中产生了新的阶级,新产生的阶级有A、地主阶级B、农民阶级C、工人阶级D、资产阶级E、小资产阶级3、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受到的阻碍包括A、外国资本的压迫B、官僚资本的排挤C、人民大众的反对D、封建生产关系的束缚E、军阀官僚政府的压榨4、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革命展现了新的面貌,主要体现在A、第一次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B、第一次确定采取暴力革命的方式C、开始采取群众路线的革命方法D、开始了各革命阶级的联合E、国民革命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5、“自竞争人权之说兴,机械资本之作广,其害逐演而日深:政治之不平等,一变而为社会之不平等;君主贵族之压制,一变而为资本家之压制。

此近世文明之缺点,无容讳言者也。

”这句话表明了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陈独秀对待资本主义的态度是A、某种程度的保留B、对西方文化盲目崇拜C、某种程度的怀疑D、对资本主义完全失去信心E、资本主义只适用于西方国家6、中国共产党探索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新道路的背景是A、袁世凯窃国,建立了北洋军阀统治B、中国共产党建立了在党领导下的强大武装C、国民党政府实行一党专政的军事独裁统治D、大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转入低潮E、党发动以夺取大城市为目标的武装起义的失败7、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坚持的策略总方针是A、发展进步势力B、争取中间势力C、消灭顽固势力D、孤立顽固势力E、反对中间势力8、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对资产阶级的“和平赎买”政策主要包括A、委托加工、计划订货的加工费和货价B、“四马分肥”中的资方红利C、公私全营后资本家拿取的定息D、国家支付给资本家的财政补偿E、给资本家以必要的工作安排和恰当的政治安排9、我国在对个体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A、要求过急B、工作过粗C、改变过快D、侵犯了中农的利益E、形式过于简单划一10、1978年开始的关于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的意义,在于它A、是继延安整风之后又一场马克思主义思想解放运动B、成为拨乱反正的思想先导C.、成为改革开放的思想先导D、结束了粉碎“四人帮”后两年在徘徊中前进的局面E、为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实现历史性的转折做了思想理论准备三、判断题(正确则涂A,错误涂B;每小题1分,共10分。

)1、近代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近代中国的所有地区,在所有时期都是半殖民地。

2、鸦片战争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近代文明。

如果不发生革命,中国早就实现现代化了。

3、《资政新篇》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个比较系统的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4.、辛亥革命胜利了又失败了。

5、“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俄国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即在中国广泛传播。

6、国民党政府的统治同北洋军阀的统治没有本质的区别。

7、抗日战争胜利后,某些民主党派的领导人曾经鼓吹“中间路线”。

“中间路线”所主张的道路,实质上是旧民主主义的道路。

8、1958年开始的“大跃进”运动,从主观愿望到客观效果都是严重错误的。

9、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内容是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

10、1956年至到1978年间,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尽管经历过严重的曲折,还是取得了重大成就,其中包括基本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实现了我国工业化的目标。

四、材料分析题(15分):1、中外教育史表明,教育内容变革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7分)。

材料一:《论语》曰:“学而优则仕”。

宋真宗在《劝学诗》中说:“男儿欲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六经:《易》《诗》《书》《礼》《乐》《春秋》)。

材料二:19世纪60年代起,我国出现一批新式学堂,开设了外语翻译、轮船驾驶、天文、测算、军械、行军面阵等课程。

材料三: 1904年清政府学部颁行《奏定学堂章程》,规定中学堂课程,课时如下:(1)依据材料一指出中国封建社会教育的核心内容及特点。

(3分)(2)材料二中新式学堂由何者创办?从课程内容说明新式学堂在当时所起的作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