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俄国和日本的改革
背景和原因。日本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及其作用。通过笔记哦啊明治维新前后日本社会
教学目标 的变化,探讨明治维新的作用。
(知识和能力、 过程与方法:运用辩证的观点分析改革的积极作用和局限性。运用比较的方法,列出中
过程和方法、情 国戊戌变与日本明治维新的异同。 感态度和价值
观)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俄国、日本改革的学习,确立改革也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手段的
阅读 112 页的课后阅读部分,体会彼得一世的改革决心和勇气。归纳改革的内容
和作用。 过渡:彼得一世的改革开起了俄国的现代化进程,但强化了沙皇专制制度和农奴
制度,最终对俄国资本主义发展造成制约。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俄国需要新的变革。 (二)1861 年改革 课件展示如下材料
材料一:俄国铁的生产量只有英国的 1/15;铁路里程只有英国的 1/10;而英国
有做工 材
次数
的权利。 1176
料三:最近有些
烦,有些烦,工厂里人手总是不够;
产品销售也不
如意,
农民太穷了,他们买不起……唉,都是那讨厌的
农奴制.
86
126
90
年代
思考:19 世纪中期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情况如何?原因是什么? 观察《俄国农奴》图片,获得什么信息?(残酷的封建剥削使农奴处境十分悲惨) 农奴会怎么样?(反抗,暴动) 课件展示:改革前的农奴暴动情况
的人口和土地都远不及俄国。
材料二:在农奴制度下,一方面,农奴一贫如洗,无力购买工业品,造成国内市 1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 版本可编辑.
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已重新整理排版.word 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场狭小;另一方面,工场也不易雇到更多的自由劳动力,因为农奴被束缚在土地上,没
2、改革内容 学生阅读课文讨论交流,归纳: (1)法令内容规定,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地主再也不许买卖农奴和干涉 他们的生活;农奴在获得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份地,但他们必须出钱赎买这块份地。 (2)农奴获得人身自由为资本主义工业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农奴获得份地 时支付的巨额赎金为资本主义发展积累了大量资金,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教师补充:因此说,1861 年改革客观上为俄国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条件,成为俄 国历史上一个重大转折。 启发学生思考角度:从改革的目的、改革的实施者、及改革结果的不彻底性等方 面探究 1861 年农奴制改革的局限性是什么? 学生讨论交流得出自己的结论:实施改革的沙皇代表统治阶级利益,改革措施也 是为了维护他这个阶级而颁布的,因此改革结果一定对他们有利。 教师补充学生认识上的不足:1861 年改革是由沙皇自上而下推行的资产阶级性质 的改革,其目的是为了摆脱农奴制危机,巩固贵族地主统治。所以,改革后沙皇代表的 贵族地主统治没有动摇,因此,这次改革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
随着工业革命在世界范围的扩展,英法美三国以革命的方式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俄国、日本两国通过改革也先后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一、俄国的改革 (一)彼得一世改革
出示世界地图,归纳俄国的地理位置特点(地处欧亚两大洲结合部,有基础感受
和结束西方文明的先进和优越)。简介彼得一世改革前俄国的概况(农业国家,手工工 场有所发展,确立了沙皇专制制度和农奴制度)。
基本观念。
引导学生认识两次改革的资本主义性质,以及改革对俄日两国社会发展的进步作用,培
养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的创新精神和与时俱进精神。
教学重点
俄国 1861 年改革的内容、作用。日本明治维新的内容、作用。
教学难点
俄国农奴制的危机和幕府统治危机。
教学手段
多媒体 教学过程
环节与任务 导入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1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 版本可编辑.
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已重新整理排版.word 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3、改革影响 课堂练习:[动脑筋]观点一:“俄国废除农奴制的改革,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观点二:那些获得自由的农奴,已经被剥夺的一干二净,对他们而言,这次改革 没有多少好处。 问题:你认为应当怎样认识这个问题? 学生讨论交流举手发言。教师适当讲解:他们的说法都有一定道理但都不全面。 评价一件历史事件要看它对历史发展产生的客观影响,观点一强调农奴制改革的积极作 用,观点二强调农奴制改革的消极作用。分析后我们可以看出,俄国农奴制改革的积极 作用是主要的。 过渡导入:我们该怎样评价这次改革呢?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适当点拨,沙皇自上而下实行的资产阶级性质改革,改变了社会性质.废除了 农奴制,使俄国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这次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也保留 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二、日本明治维新
农奴的暴动反映了国内的矛盾尖锐。而俄国在克里米亚战争的失利激化了社会的各
种矛盾。
阅读课本 109 页读一读,思考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对俄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想一想:俄国为什么要进行改革? 1、背景:农奴制阻碍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根本原因)
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导火索) 教师补充讲解:19 世纪中期在欧洲工业革命的影响下俄国资本主义工业有了一定 的发展,但受到农奴制的严重阻碍。农奴没有人身自由,工厂中缺少大量的自由的劳动 力;同时,农奴收入微薄购买力极低,资本主义发展缺少广阔的国内市场。残酷的封建 剥削导致农奴起义连绵不断,因此沙皇亚历山大二世被迫于 1861 年签署废除农奴制的 法令。 设疑:1861 年改革措施内容是什么?改革内容如何解决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
教学设计者 章节 题目
课型
文档收于互联网,已重新整理排版.word 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历史 学科 初二 年级
2013-2014 学年 一 学期
第五单元 近代社会的发展 第 17 课 俄国和日本的改革
讲授启发式
课时 授课时间
1 课时 40
知识与能力:俄国 1861 年改革的主要内容及其作用。通过材料分析认识农奴制改革的
1、幕府统治危机
引导学生观察日本封建等级示意图,了解日本社会结构。
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进行补充讲解:19 世纪中期日本处在封建社会末期,天皇是名 义上的国家元首,实权掌握在德川幕府手中,幕府首领称将军,将军以下的封建领主称 大名,将军和大名的家臣是武士,天皇、将军、大名、武士构成了日本社会的统治阶级。 占全国人口 80%的农民和城市手工业者、商人都属于封建等级的下层,受到统治阶级 的歧视和压迫,日本农民起义不断发生。同时日本的封建经济开始瓦解,封建经济的衰 败打击了大名和武士,为维持生计,他们开始经商。幕府的统治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 发展,这些大名和武士由原来封建统治的支柱变成推翻幕府统治的主要力量。(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