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说说关于鳄龟的几个要点食物方面刚入户的新龟停一两天就可以试着开始喂食了。
有些大塘出来的小鳄统货自己能主动吃。
就可以用小泥鳅开食,但开始要严格控制量,不让它吃饱,先吊胃口。
对于不主动吃食物的,新鲜小鱼去头或者活剥虾仁用长镊子送至嘴边,一般是会吃的。
总之要注意控制量,少,要少。
能吃就可以,不要多喂。
不主导钓鱼的大鳄也可以用这个办法。
鳄龟养殖技术要点1.建池分养:龟池以15-20平方米为宜,池深l.5m,水深0.8-lm。
每平方米可放养种龟1组(l 雄2雌)或中龟3组或幼龟5-10组或稚龟10—20组,按大小不同分池饲养,不可混养,以免影响小龟生长。
2.科学投食:初春和初冬每天中午投食1次,春末到深秋是摄食旺季,每天投食2次,上午9时左右投食40%,傍晚再投食60%,投食应固定一处,投下的食料在150分钟内吃完为度,吃不完下次可少投。
食料大的要切小,硬的浸涨,生熟均可,小幼龟喂营养丰富的细碎饲料,变质饲料不可使用。
可适当搭配植物性花果蔬菜饲料。
3.定时换水与消毒:面积大的池子,20—50天部分换水1次,小池子2—3天或6—7天部分换水l 次,透明度保持在10一20cm,冬季根据情况尽量少换水,但用缸盆养的应及时换水。
池水一般20一30天用10ppm漂白粉消毒,可防龟发病。
4.加温与降温:为保证鳄龟常年正常生长,在有条件的地方,当冬季气温在18℃左右时,即要给池水加温保持池水温度不低于25℃,夏季池水必须保持30cm,地上要遮荫l/5以上,池内养些浮萍,周围种上树,必要时注入新水降温,使水温不超过45℃。
鳄龟也可以在室内(如房间、塑料大棚、地下室等)建池饲养或利用缸盆饲养,有利于加温和降温,常年保持适宜温度,促进鳄龟生长。
一般鳄龟的繁育多采用室内饲养。
5.繁殖与孵化:野生鳄龟第3年开始产卵。
而人工饲养的鳄龟18个月或长到1kg以上即开始产卵。
4-5月和9—10月自然交配,5-8月为产卵盛期,雌龟晚上产卵,年产卵30-120枚。
分3-4批产出。
孵化方法:孵化箱高80m,宽50cm,长80cm,箱底钻几个漏水孔,放5cm粗沙,再放5cm细沙,把卵放在沙土上(有白色点的动物极朝上),盖5cm细沙,然后加盖防鼠、蛇。
使用的粗细沙,均先用开水浸烫消毒。
每天检查卵一次,如表层沙面干燥,要淋水保湿,以手握沙成团,松手即散为宜。
在自然气温下65-75天可孵化稚龟,孵化率93%一96%。
如用恒温3O℃,相对湿度80%-90%,经50—60天即可孵出稚龟,孵化率98%。
稚龟出壳后,让其在孵化箱内活动几个小时,待脐带脱落,即移入200ppm的高锰酸钾溶液中消毒5分钟,再放入清水内饲养。
6.疾病防治:只要严格对小龟和池水消毒,一般都很少发病,偶有小病,对症下药,即可治疗。
外伤炎症和感冒可用先锋霉素拌料喂治;肠胃炎喂氟呱酸或注射抗菌素;消化不良症服多酶片溶液或酵母片;水霉病用100ppm孔雀石绿溶液浸洗15分钟或用食盐水浸病龟。
肠胃炎【病因】肠胃炎是陆龟常见的一种消化道疾病,主要因吃入不洁、腐烂或发霉变质的食物所致,温度突变导致消化不良、应激等凡能引起机体抵抗力下降的因素都能促发本病。
这种单纯性肠胃炎最常见于低温潮湿的环境。
病原体多为点状气单胞菌和大肠杆菌。
【症状及危害】病龟腹尾部红肿,肠胃壁发炎充血。
轻度病龟(多为慢性肠炎)的粪便偶尔稀软不成型或有少量黏液,呈黄色、灰褐色或黄褐色、绿色或深绿色,并伴有严重臭味,少量进食。
严重的龟(多为急性肠炎)会经常腹泻、下痢、呕吐和便血,拒食直至死亡。
【防治方法】饲养温度不宜过低或忽冷忽热,一般控制在28-35度之间。
夜晚不宜进食过多并睡眠温度控制在24度左右。
保持水盆清洁并常换洁水;有固定的食盆,不宜将食物直接放在垫材上饲喂,食物中所含水分也不宜过多。
对轻度龟,可使用梯阶法治疗:先提高它所需的温度,避免喂水分多的食物;如还经常拉稀,可灌服40mg/kg乳酸菌素片;再不见效可灌服20mg/kg片土霉素、痢特灵或黄连素(10mg/kg),每天一次,连续一周左右。
对重度龟采取以上方法仍不见效的龟,可采用肌肉注射氨卡西林10mg/kg或卡那霉素15mg/kg,两日一次,三次为一疗程。
对以上病龟治疗的同时都要适当的补充电解质合剂与专用维生素。
灌服的方法:找个很小的容器把药片溶在温水里,再找个口服液用的吸管,吸一些(药量根据龟的大小自己掌握),用舌头顶住吸管一头,将另一头插入龟嘴内的舌头后方(将龟竖立),避免药液流入气管。
送开舌头药液自然就会流进去,或者轻轻的吹进去。
这种方法无论是给龟用药或是补充各种营养品,会比药浴和将药物及营养物质抹在食物上的效果更直接、有效。
但唯一的缺点就是不容易翘开它的嘴,可用塑料掏耳棒或牙签等非金属类的小棒翘嘴。
备注:肠胃不好导致拉稀或下痢多半是由温度过低或食物不当和喂食过多引起的,只要把握好这些尺度,肠胃炎就比较容易避免。
常见龟病的防治健康的龟:1、两眼有神。
既不凸出也不凹陷。
用手轻触,眼睛立即闭上然后又会睁开。
对光线、移动物体等有反应。
2、鼻孔、口腔内无异物、黏液等。
舌头粉红色,湿润。
3、颈部伸缩自如,不水肿,不胀气。
4、四肢有力,伸缩自如,能支撑身体爬行。
5、背甲腹甲较硬,盾片完整,无破损。
6、能自行捕食,进食。
7、粪便呈园柱形,并有透明薄膜包裹。
一旦龟不具备以上条件,一定要仔细观察,注意病情。
有条件的应送到宠物医院检查,治疗。
没有条件的也可自行治疗,处理。
但药注意病情判断正确,治疗处理得当。
病龟应隔离单独饲养,并对原饲养容器用高锰酸钾溶液浸泡30分钟以上进行消毒杀菌。
其他未患病的龟应采取预防措施,投喂一些抗生素类药物。
平时保持龟舍清洁,不要投喂变质食物。
在季节更替时,应在食物中拌入适当的营养药物、抗生素药物,作好预防。
一旦患病应立即进行治疗、处理,否则病症加重将导致龟的死亡。
喂药方法:对于能自行进食的龟,可以把药片砸碎或把药片磨成粉末,拌在食物中喂食。
不能自行进食的龟要人工填喂,方法如下:1、喂药人坐姿,把病龟腹甲向左,用两大腿内侧轻轻夹住。
2、用左手大拇指、中指卡住龟的颈部,使其头部露出甲壳。
注意用力适度。
松了龟会缩头,紧了会伤害到龟。
尤其不要用力掐龟的鼓膜位置,否则龟会失去控制平衡的能力。
3、用作后食指轻轻扒开龟的嘴,不要用指甲抠,要轻轻的顺着劲来。
4、用右手把药片塞进龟嘴。
也可以用捏造夹住药片放入口中,但要小心镊子不要伤害到龟的头部和口腔。
5、药片进入龟嘴的瞬间,龟有可能用舌头把药片顶出来,所以要注意。
不要把药片放进去后就放松警惕,要多注意观察一会,确认龟将药片吞下。
白眼病病因:由于饲养密度过大,没有及时进行换水,导致水质变坏,碱性过重而引起。
发病季节多在春季和秋季,越冬后的春季为流行盛期。
该病多见于巴西彩龟、乌龟、眼斑水龟、锦龟等,且以幼龟发病率较高。
症状:病龟眼部发炎充血,逐渐变成灰白色且逐渐肿大。
眼角膜和鼻黏膜因眼部炎症而糜烂,严重时会双目失明,呼吸受阻。
眼球的外部被白色的分泌物掩盖,眼睛不能睁开。
病龟常用前肢擦眼部,行动迟缓,严重者停食,最后因体弱并发其它疾病而衰竭死亡。
有些病龟在发病初期仅有一眼患病,如不采取措施,很快另一眼也出现症状。
防治:平时应经常换水,保持水质清洁,并按时投喂营养药物,以提高龟自身的抵抗力。
对已经患病的龟,应单独饲养,并对原饲养容器用高锰酸钾溶液浸泡30分钟以上进行消毒杀菌。
对于同缸饲养的龟若发现已经有的患有白眼病,其它的可用呋喃西林(或呋喃唑酮)溶液浸泡。
这既是预防措施,又可用作早期治疗。
稚龟用20毫克/升浓度,幼龟至成龟均用30毫克/升浓度,浸洗时间长短依水温高低而定。
必要时每天浸洗1次(40分钟),连续浸洗3-5天。
对于病情较轻的龟(尚可睁开眼睛并能主动进食的)可将龟浸泡在低浓度食盐水中,或养在15毫克/升的呋喃西林或呋喃唑酮溶液中,一周左右即可痊愈。
或用浓度为30毫克/升的药液每天浸泡40分钟,连续浸泡一周左右可痊愈。
若龟的病情较重(拒绝进食并且眼睛已不能睁开),应每日用抗生素类药物溶液(每毫升含抗生素500-1000单位)浸泡一小时以上,然后用抗菌眼药膏涂抹患处,并放置于阴暗处饲养,以促进白色分泌物尽快脱落。
对病症严重(眼部糜烂)的龟,首先将眼内的白色物、白色坏死表皮清除干净,若出血,应继续清理。
然后将龟浸泡于有维生素B和土霉素的药液中。
药液按每500克水中放1/2片土霉素、2片维生素B的比例配制。
病龟眼睛有可能失明。
若治疗绿毛龟,应用1%的呋喃唑酮溶液涂抹眼部,不能采用全身浸泡的方法。
或者用麦迪素溶于饲养水中,每口玻璃金鱼缸1片,绿毛龟患病宜用此法。
也可用链霉素溶于水中,使每1毫克水中含10万-20万国际单位,适用于治疗绿毛龟和其他小型水体的龟、鳖患病。
轻度白眼病,以幼年巴西最为常见,重度白眼病,可能导致双目失明。
腐皮病病因:由单孢杆菌引起。
因饲养密度较大,龟互相撕咬,病菌侵入后,引起受伤部位皮肤组织坏死。
水质污染也易引起龟患此病。
症状:肉眼可见病龟的患部溃烂,表皮发白。
防治:首先清除患处的病灶,用金霉素眼药膏涂抹,每天一次。
若龟自己吃食,可在饵料中添加土霉素粉;若龟已停食,可按每千克龟1克的用量用土霉素填喂,然后将病龟隔离饲养。
切忌放水饲养,以免加重病情。
龟恢复后再入池饲养。
轻度腐皮病,最容易发生在腋窝、跨窝、颈部等皮肤褶皱较多的部位。
重度腐皮病,病龟头部已经不能正常伸缩。
水霉病病因:龟长期生活在水中或阴暗潮湿处,对水质不适应,真菌侵染龟体表皮肤引起。
症状:感染初期不见任何异常,继而食欲减退、体质衰弱,或在冬眠中死亡。
随着病的发展,出现体表、头、四肢、尾部产生灰白色斑,俗称“生毛”,进而表皮形成肿胀、溃烂、坏死或脱落,很快死亡。
水霉病多发生于龟的头颈、四肢和尾部。
菌丝为白色,柔软,呈棉絮状。
最初时病龟食欲减退、焦躁不安,严重时龟的体质消瘦无力,不动不食,甚至死亡。
中华花龟、巴西彩龟、纳氏彩龟、锦龟易患此病。
防治:在对龟的日常饲养管理中,应经常让龟晒太阳,以抑制水霉菌滋生,达到预防效果。
对已经患病的龟,可配置4%的食盐水浸洗病龟10分钟,并用高锰酸钾溶液对饲养容器浸泡消毒。
同时在投喂的食物中拌入适量的抗生素,提高龟的抵抗力。
也可将龟在1%的奇霉素溶液中饲养一段时间,也有不错的治疗效果。
腐甲病病因:由于甲壳受损或受挤压,使病菌侵入龟甲内,导致甲壳溃烂。
症状:龟的背甲或腹甲最初出现白色斑点,慢慢形成红色斑点,用力挤压有血水渗出,并有腐臭气味。
严重的甲壳表面会溃烂成洞,腋窝和胯窝鼓胀。
病龟停食少动,有缩头现象。
四眼斑水龟、侧颈龟、蛇颈龟极易患此病。
防治:将患处盾片挑破,挤净血水,去除病灶,用食盐或高锰酸钾结晶粉直接涂抹患处,每天一次,一周左右可痊愈,但龟甲上会有永久性疤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