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论赛
K.O. 2.9 2.11正方:中国社会更需要德治
一辩:李心悦二辩:任瑞霖三辩:李依月四辩:鞠文萱【四辩总结稿:】
谢谢主席。
对方发言的确精彩,但在今天的辩题上,我们必须风物长宜放眼量,绝不是像反方那样一味地夸大法治的作用,严重脱离中国社会的真是背景。
然而今天我方基于对中国国情比较全面的考虑。
深刻的认识到,并坚定不移的相信:中国社会更需要德治。
首先,我们必须承认“法制”是已然之后的惩恶之治;“德治”是将然之前的扬善之治。
法治能以其固有的权威性来约束人们的外在行为,但德治更能以其特有的道德说服力和感召力提高社会成员的思想认识和道德觉悟,从而从根本上规范人们的社会行为。
可见,法治、德治,前者治外,后者治内,治内之治才是治本之治。
同时,我们应明确:法,能使人知错,但,德能使人知道什么是错,为什么会错,怎么去改错。
试问对方,岂不知“法令滋彰,盗贼多有”的道理吗?一个国家,法律条文的再三细化,表象是法制体系的完善,实质上可以说是一个民族的悲哀的体现。
从某种意义上讲,法律条文的增多,是法律本身不可避免存在漏洞性质的体现,更是缺德人钻法律漏洞投机取巧技术进步的表现。
可见,没有道德的约束,法律将是多么的可怕。
子曾经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
之以礼,有耻且格。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今天,特别是在胡锦涛总书记提出“八荣八耻”为核心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以来,我们更应该积极响应党中央的号召,高度重视和切实落实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全面树立以德治国的重大科学思想。
而且,只有坚持德治,才能启迪人们的道德觉悟,才能激励人们的道德情感,才能强化人们的道德意志。
只有巩固德治,才能更好的为立法工作提供基础,才能更好的为执法工作提供保障,才能更好地为守法工作提供动力。
“一时之强弱在于力,千古之胜负在于理。
”总之人类所向往的共产主义社会,绝对不是一个法律多如牛毛,监狱遍布各地,警察无处不在的法治社会。
这个多元化的社会,我们需要的是德。
我们需要德,来引导人们的思想;我们需要德,来引领社会的风尚;我们需要德,来推动社会社会的全面发展。
“德者,法之大分,类之纲纪也。
”
中国社会的进步离不开思想道德的进步;中华民族的进步离不开道德素养的进步。
综上所述:中国、中国人民、中国社会——更需要德治!谢谢。
【四辩提问:】
1.诸位,我们必须承认道德是法律的基础。
法治的推行首先要依靠社会成员的普遍认同和自觉遵守。
那么试想,如果立法者道德水平
低下,执法者道德观念缺失,守法者道德信仰沦丧,那么,那么在完备的法律,在道德面前也只不过是一纸空文。
2.相对于法制手段,对于当前中国社会的现状,德治既能触法治知所不能及,又能促进国家稳定全面健康发展,还能推动社会文明的可持续进步。
所以当前中国更急迫切需要德治。
3.“德治”、“法治”都有一个“治”字。
那么请问:治的含义何在?治的根本目的又何在?难道说当今社会通过法治把中国仅仅建设成一个的犯罪率的国家就可以了么?请回答。
大连市第八中中学
高二(11)班鞠文萱
QQ:295650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