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xx大学桌面云项目建设方案编制依据

xx大学桌面云项目建设方案编制依据

xx大学桌面云项目建设方案编制依据目录目录 (2)项目概述 (6)第一章项目建设单位概况 (7)第二章项目建设的意义 (7)2.1 传统IT在高校校园环境面临的困境 (7)2.1.1 高风险的系统安全 (7)2.1.2 高昂的总体拥有成本 (9)2.1.3 复杂的运维管理 (10)2.1.4 高能耗的IT系统 (11)2.2 桌面云概述 (12)2.2.1 云计算概述 (12)2.2.2 什么是桌面云 (15)2.3 桌面云应用在高校的价值 (16)第三章需求分析 (19)3.1 需求分析 (19)3.2 建设目标 (20)3.3 建设要求 (21)第四章总体建设方案 (22)第五章本期项目建设方案 (23)5.1 系统总体架构 (23)5.2 弹性计算资源池 (27)5.2.1 资源池设计 (27)5.2.2 服务器集群设计 (28)5.2.3 虚拟机生命周期管理 (29)5.2.4 虚拟机备份 (31)5.2.5 完善的性能状态监控 (32)5.3 存储资源池 (33)5.3.1 存储资源池构架 (33)5.3.2 存储资源池管理 (36)5.4 网络资源池 (37)5.4.1 网络设计要点 (37)5.4.2 网络资源池设计 (37)5.5 管理中心 (38)5.6 接入系统部署 (39)第六章云巢MiWorkSpace桌面云解决方案 (40)6.1 MiWorkSpace桌面云解决方案描述 (40)6.1.1 虚拟桌面发布及访问 (41)6.1.2 用户管理 (42)6.1.3 访问安全控制 (43)6.1.4 虚拟PC管理 (44)6.1.5 系统部署方式 (44)6.2 MiWorkSpace桌面云解决方案特色 (46)6.2.1 接入系统 (46)6.2.2 基于UDT的网络软总线 (47)6.2.3 VueEnterprise桌面云计算平台 (47)6.2.4 VueStor桌面云存储平台 (50)6.2.5 VueOP桌面云管理平台 (50)第七章项目设备配置清单和报价 (52)第八章用户价值和收益分析 (52)8.1 传统模式和桌面云方案对比 (52)8.2 传统模式和桌面云方案扩展性对比 (54)8.3 桌面云各厂家分析对比 (55)附录VCN云巢简介 (59)附录1 北京云巢动脉科技有限公司介绍 (59)附1.1 北京云巢动脉科技有限公司简介 (59)附1.2 北京云巢动脉科技管理层介绍 (60)附1.2.1 董事长周涛先生 (60)附1.2.2 首席执行官杨耀敏先生 (61)附1.3 北京云巢动脉科技的战略体系与策略 (61)附1.3.1 北京云巢动脉科技战略体系 (61)附1.3.2 北京云巢动脉科技策略 (62)附1.4 北京云巢动脉科技所获资质 (63)附1.4.1 所获奖项 (63)附1.4.2 专利申请情况 (63)附1.4.3 著作权登记证书 (64)项目概述1、项目名称:xxxx大学桌面云项目2、项目建设单位和负责人项目建设单位:RESELLER-X3、项目建设方案编制依据项目建设需要在国家法律法规的指导下进行建设,建设应遵循的相关标准和规范如下:XXX标准;XXX规范;4、项目概况xx大学桌面云项目实施共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在不改变原有xxx大学校园网基础架构的前提下,对部分信息化网络基础设施设备进行调整,主要是综合网络布线和核心机房的建设,以满足桌面云部署要求;第二阶段是搭建桌面云平台并和现有信息化系统做对接;第三阶段是在第二阶段的基础上对整套信息化系统做优化。

5、主要结论和建议第一阶段对xxx大学信息化网络基础设施设备进行进行调研,要满足主干千兆、终端百兆接入方式,视频应用较多的应用环境应改为主干万兆、终端千兆接入方式。

第二阶段的具体实施将采用VCN云巢动脉的桌面云解决方案,搭建共享的办公及其它平台为xxxx大学提供桌面云及其它信息化服务。

通过二期项目建设,将能实现信息化的真正应用,并为后期的信息化深化应用提供基础。

经过多方调研,本期项目建设环境、基础和技术均已成熟,可以建设。

第一章项目建设单位概况Xxxx大学简介第二章项目建设的意义2.1传统IT在高校校园环境面临的困境自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IT行业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迅猛的发展,IT平台的规模和复杂程度出现了大幅度的提升,与此同时,很多院校的IT机构却因为这种提升而面临着一种新的困境:高风险的系统安全、高昂的总体拥有成本、复杂耗时的运维管理和高能耗的IT 系统。

图3.1.1 传统IT面临的四大困境2.1.1高风险的系统安全高校是“科学家的摇篮”,更是新技术的摇篮。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高校日益成为科研领域的主要战场,不仅肩负着大量的基础性的研究工作,创新性及前沿性研究的所占比重迅速增加。

大量研究成果及数据关系到民生、国本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

在21世纪这样一个信息化的时代,的很多关键信息都存储在用户的PC上。

由于PC 的分散,加之没有很好的管理手段,企业的数据安全隐患日益增加,究其原因,主要归结于三个方面。

➢安全边界难以防护:终端数量众多分散在各处,并且由终端用户自行维护,用户的使用习惯、IT水平参差不齐,往往让终端成为安全风险集中爆发的场所,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进而直接影响企业现有网络环境的安全;没有统一的网络存储,重要数据都存储在本地计算机,一旦出现磁盘故障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随着IT技术的发展,移动存储应用越来越广泛,U盘病毒发展有愈来愈广的趋势,高校无法对移动存储设备进行管理,移动存储设备可以在任意终端使用,极易造成病毒泛滥,对高校网络安全造成较大影响;由于无法管理桌面终端,高校内部管理制度无法得到准确的落实,如代理上网、无线上网、安装加密软件、安装防病毒软件等。

➢数据泄漏难以防范:由于终端分散在各处,加之没有很好的管理手段,终端数据安全隐患日益增加,近年来由于数据泄密导致的安全事件比例日益上升,如何有效的解决数据防泄漏的问题日益困扰着高校的管理层。

根据美国CSI/FBI的调查显示,80%的安全威胁来自系统内部。

内部泄密已经成为数据外泄的头号原因,而黑客入侵仅位列第五。

➢安全漏洞层出不穷:由于PC机的安全漏洞较多,无法即时获得系统补丁和软件补丁;随意安装软件,增加了病毒感染的几率;如果系统不能得到及时的修复,一旦被蠕虫和木马等恶意软件加以利用,会给高校网络环境的安全带来巨大威胁,并且工作环境也有受攻击和被破坏的危险,严重影响正常科研教学秩序。

2.1.2高昂的总体拥有成本随着IT规模的不断膨胀,数据中心内的服务器数量、网络复杂程度以及存储容量急剧增长,随之带来的是高昂的硬件成本支出以及运营成本支出(电力、制冷、占地空间、管理人员等)。

➢基础结构成本:托管、冷却、连接服务器以及为服务器提供电源都会随着服务器、PC机数量的增长而导致成本大量增加。

仅服务器、PC机电力需求一项就占总成本一大块,平均数据中心和PC机每1000台的电力成本每年都在45,000 美元以上。

➢硬件成本:每年服务器、PC机在容量和计算能力上都呈增长趋势。

随着服务器、PC机变得越来越强大,最大化的利用这些超强资源也变得愈加困难。

IT 组织和应用服务用户习惯为每个应用服务部署一台独立服务器以确保完全控制该应用服务。

几乎在所有情况下,部署这些功能强大的服务器将会使服务器过剩50-500%。

➢软件成本:通常服务器、PC机需要从操作系统或应用软件厂商那里获取许可证与支持。

并且在每次的电脑升级换代和维护过程中,都需要投入较大的资金,应用的成本较高。

➢管理成本:迄今为止,管理成本是服务器成本中最大的一个部分,分析专家估计管理成本占服务器总拥有成本的50-70%。

IT技术人员不得不对软硬件进行升级、打补丁、备份以及修复,部署新的服务器、PC机及应用,维护用户账户并执行许多其他任务。

随着服务器、PC机数量的增长,IT 部门发现他们面临着管理需求的挑战。

2.1.3复杂的运维管理传统PC模式下,被动的、孤立的、半自动式的IT运维管理模式经常让IT部门疲惫不堪,IT运维管理效率极其低下。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IT运维人员被动低效率手工救火:在IT运维过程中,IT员工被动低效率手工救火,只有当事件已经发生并已造成业务影响时才能发现和着手处理。

这种被动“救火”不但使IT运维人员终日忙碌,也使IT运维本身质量很难提高,导致IT部门和业务部门对IT运维的服务满意度都不高。

➢缺乏高效的IT运维机制支撑:目前许多高校现有的IT运维机制存在如下问题:IT运维管理过程中缺少自动化的运维管理模式,也没有明确的角色定义和责任划分,使到问题出现后很难快速、准确地找到根本原因,并及时地找到相应的人员进行修复和处理;或者是在问题找到后缺乏流程化的故障处理机制,而在处理问题时不但欠缺规范化的解决方案,也缺乏全面的跟踪记录。

➢缺乏高效的IT运维技术工具:随着信息化建设的深入,高校IT 系统日趋复杂,林林总总的网络设备、服务器、中间件、业务系统等让IT运维人员难以从容应对,即使加班加点地维护、部署、管理也经常会因设备出现故障而导致业务的中断,严重影响高校的正常运转。

部分原因是高校缺乏事件监控和诊断工具等IT运维技术工具,因为在没有高效的技术工具的支持下故障事件很难得到主动、快速处理。

2.1.4高能耗的IT系统传统台式机的组件能耗分别为:CPU(80W~100W)、主板(3W)、硬盘(25W/块)、光驱(25W)、单显卡(70W~100W)和内存(15W/条),加上键盘鼠标风扇等组件,平均每台台式机功耗为230W左右,平均每台PC使用一年耗费的电量在500度以上,高校需要为每台机器支付的电费高达500到600元。

2.2桌面云概述2.2.1云计算概述云计算是一种基于网络的计算服务供给方式,它以跨越异构、动态流转的资源池为基础提供给客户可自治的服务,实现资源的按需分配、按量计费。

云计算使得资源得以规模化、集中化,从而促进IT 产业的进一步分工,让IT系统的建设和运维统一集中到云计算运营商处,普通用户都更加关注于自己的业务,从而提高了信息化建设的效率和弹性,促进社会和国家生产生活的集约化水平。

云计算主要包含两个层次的含义:一是从获取服务的客户端看:在云计算环境下,用户无需自建基础系统,可以更加专注于自己的业务。

用户可按需获取网络上的资源,并按使用量付费。

如同打开电灯用电,打开水龙头用水一样,无需考虑是电从哪里来,水是哪家水厂的。

二是从云计算后台看:云计算实现资源的集中化、规模化。

能够实现对各类异构软硬件基础资源的兼容,如电网支持水电厂、火电厂、风电厂、核电厂等异构电厂并网;还能够实现资源的动态流转,如西电东送,西气东输、南水北调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