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限与配合的基本术语和定义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极限与配合的基本术语和定义
• 四、有关偏差、极限偏差、尺寸公差的术语定义 • 1. 偏差 • 某一尺寸减去其公称尺寸所得的代数差. 称为偏差. 偏差可为正值、负
值或零. • 2. 极限偏差 • 极限偏差是极限尺寸减其公称尺寸所得的代数差. • 上极限尺寸减其公称尺寸所得的代数差称为上极限偏差. 下极限尺寸
• 4. 公差带和公差带图 • 图3 -2 反映了公称尺寸、极限尺寸、极限偏差及公差之间的关系. • 由于公差和偏差的数值与尺寸数值相差太远. 不能按同一比例画在同
一图上. 为简化起见. 不画出孔和轴的全部. 而只画出公差带来分析. 如图3 -3 所示. 被称为公差带图.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极限与配合的基本术语和定义
上一页
返回
第四节 极限与配合的选用
• 极限与配合的选用在机械产品设计中是非常重要的. 它对机械产品的 使用精度、性能和加工成本都有很大影响. 主要从配合制、标准公差 等级和配合等三个方面来考虑.
• 一、基准制的选用 • 基准制的选用应从结构、工艺和经济效益等方面综合考虑. 通常依照
下述原则进行.
下一页 返回
要素的近似替代. • 4. 拟合组成要素 • 按规定方法. 由提取组成要素形成的并具有理想形状的组成要素.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极限与配合的基本术语和定义
• 三、有关尺寸的术语定义 • 1. 尺寸 • 以特定单位表示线性尺寸的数值称为尺寸. 尺寸由数字和长度单位组
成. 在技术制图中. 通常以mm 为长度单位. 此时省略单位mm. 只书 写数字. 如长度为40、60 等. • 2.公称尺寸 • 公称尺寸是由图样规范确定的理想形状要素的尺寸. 通过它应用上、 下极限偏差可以计算得出极限尺寸. 孔的基本尺寸常用D 表示. 轴的 基本尺寸常用d 表示. 公称尺寸是根据零件的功能要求. 经过强度、 刚度等设计计算及结构、工艺设计. 并参照GB/ T2822 «标准尺 寸» 中规定的数值选取.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极限与配合的基本术语和定义
• 五、有关配合的术语定义 • 1.配合 • 配合是指公称尺寸相同的、相互结合的孔和轴公差带之间的关系. 配
合指的是一批孔、轴的装配关系. 而不是指单个孔和单个轴的结合关 系. • 2.间隙与过盈 • 间隙或过盈是指孔的尺寸减去相配合的轴的尺寸所得的代数差. 此差 值为正时是间隙.用X 表示. 为负时是过盈. 用Y 表示. • 3. 配合的种类 • 配合分为间隙配合、过盈配合和过渡配合三类.
从生产实践经验和统计分析结果得出一系列公式而计算出来的. • 当轴的基本偏差确定后. 轴的另一个极限偏差可根据下列公式计算:
• 2.孔的基本偏差数值 • 孔的基本偏差是根据相应的轴的基本偏差数值ꎬ 按一定规则换算得到
的ꎬ换算的原则是同名配合的性质不变ꎬ 即基孔制的配合(如ϕ30H 7/ f6) 变成基轴制的配合(如ϕ30F7/ h6) 时ꎬ 其配合性质(极 限间隙或极限过盈) 不变ꎮ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极限与配合的基本术语和定义
• 二、有关尺寸要素的术语定义 • 1. 尺寸要素 • 尺寸要素是指由一定大小的线性尺寸或角度尺寸确定的几何形状. • 2. 实际(组成) 要素 • 由接近实际(组成) 要素所限定的工件实际表面的组成要素部分. • 3. 提取组成要素 • 按规定方法. 由实际(组成) 要素提取有限数目的点所形成的实际(组成)
第四节 极限与配合的选用
• 1. 一般情况下应优先选用基孔制配合 • 在机械制造中. 用钻头、铰刀等定尺寸刀具加工小尺寸孔. 每一把刀具
只能加工一种尺寸的孔. 而用同一把车刀或一个砂轮可以加工大小不 同尺寸的轴. 因此. 改变轴的尺寸在工艺上所产生的困难和增加的生产 费用. 与改变孔的尺寸相比要小得多. 而且. 孔的测量也比轴的测量要 复杂得多. 因此. 采用基孔制配合可降低生产成本. 提高经济效益. • 2.选用基轴制的情况 • (1) 在农业机械和纺织机械中. 有时采用IT8 ~ IT1l 的冷拉钢 材直接做轴(不经切削加工). 此时采用基轴制配合可避免冷拉钢材的 尺寸规格过多. 而且节省加工费用.
15. 下极限偏差为+0. 002. 如果上极限偏差或下极限偏差为零.
也要标注. 如
• 3. 尺寸公差
• 尺寸公差是上极限尺寸减下极限尺寸之差. 或上极限偏差减下极限偏 差之差. 它是允许尺寸的变动量. 孔的公差Th. 轴的公差为Ts.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极限与配合的基本术语和定义
• 公差与偏差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公差值是允许尺寸的变化量. 不能为零. 而偏差可为正、为负或零. 公差表示制造精度的要求. 在公称尺寸相同 的情况下. 公差值越大. 工件精度要求越低. 越容易加工. 公差值越小. 工件精度要求高. 越难加工. 偏差表示与公称尺寸偏离的程度. 一般不 反映加工难易程度.
带形成各种配合的一种制度. • 基轴制配合中的轴称为基准轴. 用h 表示. 它的上极限偏差为基本偏
差. 即es =0. 轴的公差带在零线之下.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三节 基本偏差系列
• 三、基本偏差的数值 • 1. 轴的基本偏差数值 • 轴的基本偏差的数值是以基孔制配合为基础的. 根据各种配合的要求.
第三节 基本偏差系列
• 1.基孔制 • 基孔制是指基本偏差为一定的孔的公差带与不同基本偏差的轴的公差
带形成各种配合的一种制度. • 基孔制配合中的孔称为基准孔. 用H 表示. 它的下极限偏差为基本偏
差. 即EI =0. 孔的公差带在零线之上. • 2. 基轴制 • 基轴制是指基本偏差为一定的轴的公差带与不同基本偏差的孔的公差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极限与配合的基本术语和定义
• 4. 配合公差 • 组成配合的孔、轴公差之和称为配合公差. 它是设计人员根据配合部
位的使用要求对配合松紧变动程度给定的允许值. 即允许间隙或过盈 的变动量. 用Tf 表示. 配合公差越大.配合精度要求越低. 反之. 配合 公差越小. 配合精度要求越高.对于间配合. 配合公差等于最大间隙 与最小间隙之代数差的绝对值.
下一页 返回
第二节 标准公差系列
• 二、标准公差数值 • 公差值的大小与公差等级和公称尺寸有关. 公差等级降低. 公差值按几
何级数增大. 同时. 标准公差值还随公称尺寸的增大而增大.考虑到便 于应用. 国家标准对公称尺寸进行了分段. 尺寸分段后. 对同一尺寸段 内的所有公称尺寸. 在相同公差等级的情况下. 规定相同的标准公差值.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三节 基本偏差系列
• 四、极限与配合的表示 • (1) 在零件图上. 用公称尺寸后面所要求的公差带代号或对应的偏差
值表示. 如图3 -12 所示. 有三种表示方法. • (2) 在装配图上. 在公称尺寸后面标注配合代号. 国标规定. 配合代号
由相互配合的孔、轴写成分数形式组成. 分子为孔的公差带. 分母为轴 的公差带. 如图3 - 13所示.
第三章 极限与配合
• 第一节 极限与配合的基本术语和定义 • 第二节 标准公差系列 • 第三节 基本偏差系列 • 第四节 极限与配合的选用 • 第五节 光滑工件尺寸检测
返回
第一节 极限与配合的基本术语和定义
• 一、有关孔、轴的术语定义 • 1. 孔 • 通常指工件的圆柱形内表面. 也包括非圆柱形内表面(两平行平面或切
面形成的包容面). • 2. 轴 • 通常指工件的圆柱形外表面. 也包括非圆柱形外表面(两平行平面或切
面形成的被包容面).孔、轴的定义在标准中是指广义的概念. • 从装配上来讲. 孔是包容面. 轴是被包容面.从加工过程看. 随着材料余
量的去除. 孔的尺寸由小变大. 轴的尺寸由大变小. 如图3 - 1所示. 圆柱的直径是轴. 圆柱孔的直径、键槽的宽度都是孔.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极限与配合的基本术语和定义
• 对于过盈配合.配合公差等于最小过盈与最大过盈之代数差的绝对值. 对于过渡配合. 配合公差等于最大间隙与最大过盈之代数差的绝对值. 计算公式如下:
上一页
返回
第二节 标准公差系列
• 孔和轴的公差是由公差带的大小和位置确定的. 国家标准«产品几何技 术规范(GPS)极限与配合»对公差带的大小和位置进行了标准化. 公 差带的大小由标准公差加以确定.位置由基本偏差来确定.
下一页 返回
第三节 基本偏差系列
• 2. 基本偏差的主要特征 • (1) 孔和轴的同字母的基本偏差相对零线基本呈对称分布. 轴的基本
偏差: 从a ~ h 为上极限偏差es (负值或零). 从j ~ zc 为下极限 偏差ei (多为正值). 孔的基本偏差: 从A ~H 为下极限偏差EI (正 值或零). 从J ~ ZC 为上极限偏差ES (多为负值). 孔与轴基本偏差 的正负号相反. 即EI = es. ES = ei. • (2) H 和h 的基本偏差为零. 即H 的下极限偏差EI =0. h 的上 极限偏差es =0. • (3) JS 和js 在各个公差等级中. 公差带完全对称于零线. 因此. 它 们的基本偏差可以是上极限偏差( + IT/2). 也可以是下极限偏差 ( - IT/2).
减其公称尺寸所得的代数差称为下极限偏差. 孔的上、下极限偏差分 别用ES 和EI 表示. 轴的上、下极限偏差分别用es 和ei 表示.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极限与配合的基本术语和定义
• 在图样上. 如标注为
. 则公称尺寸为ϕ25. 上极限尺寸
为ϕ25.015. 下极限尺寸为ϕ25. 002. 上极限偏差为+0. 0
• 二、基准制 • 在机械产品中. 需要各种不同的孔、轴公差带来实现各种不同的配合.
为了设计和制造上的方便. 把其中一种零件(孔或轴) 的公差带的位置 固定. 而通过改变另一种零件(轴或孔) 的公差带位置来形成各种不同 的配合. 这种制度就是基准制. 国标规定了两种基准制. 即基孔制和基 轴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