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风险评估报告

风险评估报告

专项风险评估
专项风险评估按照以下评估流程图进行。
图1 专项风险评估流程图
为方便风险评估,先将本桥梁工程施工作业活动分解到分项工程,本桥梁工程施工作业活动分解表(表2)
表2里必沁水河特大桥桥梁工程施工作业活动分解表
序号
施工作业活动
1
基坑施工
2
灌注桩施工
3
钢筋工程施工
4
预应力混凝土工程施工
5
墩柱施工
6
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钢构上部结构施工
(2)《公路桥梁风险评估与管理暂行规定》
(3)《沿江高速公路工程地质勘测报告》
(4)项目公司和总承包部安全管理要求
(5)现已提供的设计文件
(6)高沁高速公路LJ12标段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评估对象目标及范围
1.1.1评估对象
评估的对象是里必沁水河特大桥横跨侯月双线铁路和省道S331及沁水河的桥梁
1.1.2评估范围
8
作业环境
小组讨论
风险分析
评估小组从人、机、料、法、环等方面对可能导致事故的致险因子进行分析,致险因子分析应采用系统安全工程的方法,通过评估小组讨论会的形式实施,并采用鱼刺图法进行分析。
图2鱼刺图法进行事故致因分析
分析致险因子时应找到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不安全状态和人的不安全行为,并结合以往施工中发生的典型事故得出如下事故类型对照表(表4)和风险源风险分析表(表5)
.自然地理特征
1)地形地貌及水文地质条件
桥址区地貌单元属山间河谷区,微地貌为河道、河漫滩、阶地、黄土梁、冲沟及基岩山梁,河岸为缓坡-中缓坡,河谷宽阔平坦,宽约480m,1#、2#、3#、4#、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墩位于山坡缓坡地带,5#、6#、7#墩位于河沟地带,4#墩至5#墩跨越侯月双线铁路和省道S331。
(6)中风化砂质泥岩:黄绿色及灰绿色,节理裂隙较发育,岩体较破碎,岩芯呈短柱状,锤击声哑,有凹痕。
地质构造
高平端桥台位于沁水河北岸斜坡上,坡向约180°,坡角约11°,与沟底相对高差约90m,地层主要由Q2al+pl的黄土(粉质黏土)组成,
针状孔隙及柱状节理发育,受大气降水的冲蚀及潜蚀作用易产生小范围坍塌等现象,边坡稳定性较差;沁水端桥台位于冲沟西岸陡坡上,坡向约30°,坡角约40°,与沟底相对高差约100m,地层主要由Q2al+pl的黄土(粉质黏土)及P2sh泥岩、砂岩组成,Q2al+pl的黄土(粉质黏土)组成,针状孔隙及柱状节理发育,受大气降水的冲蚀及潜蚀作用易产生小范围坍塌及滑塌等现象,岩层产状为65°∠6°,倾向坡脚,属同向斜坡,呈不利组合,且由于节理裂隙发育,岩体破碎,泥岩抗风化能力弱,极易崩解,易产生碎落、崩塌及沿层间软弱结构面产生滑塌等不良地质现象,边坡稳定性较差。桥址区位于山西隆起区与华北新拗陷分界带及汾河地堑两个地震活动带之间,有感地震较频繁,但强震次数较少,属相对稳定区。桥址区内无活动性断裂发育,场地稳定性稍好。
施工
人员
作业人员本身及同一起所其它人员
轻、重伤、死亡


机械伤害
操作
不当
作业人员本身
轻、重伤

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钢筋混凝土钢构上部结构施工
高处坠落
安全
设施
作业人员本身
轻、重伤

机械伤害
操作不当
作业人员本身
轻、重伤

物体打击
物体
打击
同一作业面其它人员
轻、重伤

起重伤害
作业
不当
2、里必沁水河特大桥概况
特大桥概况
里必沁水河特大桥位于高平至沁水高速公路经沁水县龙岗镇里必村东侧约处,横跨侯月双线铁路和省道S331及沁水河。本桥标准按设计行车速度80km/h。里必沁水河特大桥里程为K62+~K63+,全长1347米,中心里程为K62+940。本桥平面分别位于直线(起始桩号:K61+,终止桩号:K62+)、缓和曲线(起始桩号:K62+,终止桩号:K62+,右偏)和圆曲线(起始桩号:K62+,终止桩号:K63+,右偏)上。桥面纵坡%。本桥共23个墩(台),桩基216根,其中5、6、7号墩采用钻孔桩,其余采用挖孔桩。4#、5#墩之间跨既有电气化侯月双线铁路和S331省道,跨铁路采用防护棚架保护施工。预制30m箱梁112片。跨径组合为(3×30米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80+3×150+80米预应力混凝土刚构)+(8×30米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80+150+80米预应力混凝土刚构)+(3×30米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全桥共分六联,桥墩采用钢筋混凝土柱式墩、实体墩、空心墩,灌注桩基础;桥台采用柱式台,灌注桩基础。
地质条件
(A2)
地质条件较好,基本不影响施工安全因素
0-1
1
无特殊地质
气候环境条件(A3)
气候条件良好,基本不影响施工安全
0-1
大风影响高墩、架梁施工
地形地貌条件(A4)
山岭区:一般区域
0-3
2
结合勘察资料判定
桥位特征
(A5)
陆地:跨铁路公路桥
3-6
3
综合考虑交通量
施工工艺成熟度(A6)
施工工艺较成熟,国内有相关应用
0-1
施工经验丰富
根据公式桥梁总体风险值R:
R=A1+A2+A3+A4+A5+A6=9
总体风险等级划分见表1
表1总体风险等级划分标准
风险等级
计算分值R
等级Ⅳ(极高风险)
14分及以上
等级Ⅲ(高度风险)
9~13分
等级Ⅱ(中度风险)
5~8分
等级Ⅰ(低度风险)
0~4分
根据总体风险划分标准,里必沁水河特大桥总体风险等级Ⅲ级,需要对其做专项风险评估。
施工作业程序分解后,通过评估小组讨论、 Nhomakorabea家咨询等方式,分析评估单元内可能发生的典型事故类型,形成本桥梁的风险源普查清单(表3)
表3 桥梁施工安全风险源普查清单
序号
风险源
判断依据
1
管理不当
专家咨询
2
施工工人
小组讨论
3
材料
相关人员调查
4
安全设施
专家咨询
5
操作不当
相关人员调查
6
作业不当
小组讨论
7
物体打击
专家咨询
地震动参数
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的有关规定,结合《山西省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和《山西省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区划图》,本段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05g(地震基本烈度Ⅵ),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沁水县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属第一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
刚构主墩采用双薄壁空心墩与空心薄壁墩的组合形成。墩顶分别以52米和米段为双薄壁空心墩,顺桥向宽3.0米,横桥向宽7.0米,横、顺桥向壁厚分别为0.80米和0.60米;其中5、6号墩其余部分为变截面空心墩,墩高分别为81.5米、84米,7号墩其余部分为顺桥向10米,横桥向7米的等截面空心墩,墩高为83.5米;4、17、18号为双薄壁空心墩。3、16、19号连接墩采用等截面空心墩,顺桥向壁厚0.60米,横桥向壁厚0.80米。
表4 桥梁施工事故类型对照表
事故类型
主要作业内容
物体
打击
高处
坠落
触电
起重伤害
机械
伤害
车辆
伤害
中毒
窒息
坍塌
容器爆炸
人工挖孔灌注桩




墩柱施工




模板,支架和拱架安装与拆除



钢筋工程作业




棚架安装施工作业






临时设施(塔吊,龙门架)拆除



架桥机安装作业


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钢构上部结构施工
序号
姓名
职称
专业
1
许永超
高级工程师
路桥
2
苏维军
高级工程师
路桥
3
孟雪飞
高级工程师
路桥
4
李成明
高级工程师
路桥
5
王亮堂
高级工程师
路桥
6
李晓培
工程师
路桥
评估办法
以设计图地质资料和施工图设计中的风险评价,综合运用定性与定量分析的进行评估。具体采用了专家评议法定性分析和风险评价矩阵法及指标体系法定量分析的办法来对本项目进行风险评估。
评估范围为里必沁水河特大桥所属工程施工阶段的风险评估,包括对安全、工期、环境以及第三方风险进行评估。风险评估与管理必须本着安全第一的原则,环境、质量、投资、工期等都应服从于安全。尤其要重视可能导致突发性、灾害性的风险事件。
1.1.3评估目的
对里必沁水河特大桥横跨侯月铁路和省道S331及沁水河的可行性、充分性、有效性进行评价,通过对该桥梁施工风险的识别、估计和评价,确定风险等级。合理使用多种管理方法和技术手段对项目风险实行有效控制,将各类风险降到可接受水平,达到保安全、保护环境、保证建设工期、控制投资、提高效益、实现建设项目的总目标。
3、评估过程和评估办法
识别风险的思路很多,本次风险识别主要以专家调查评议为主。根据该项目提供的资料、地质报告及水文地质条件,结合施工设计、施工方案、施工方法和施工工艺进行综合类比分析,并对照国家标准、部门及行业规章进行识别分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