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库哈斯别墅设计

库哈斯别墅设计

VILLA DALL'AVA Rem Koolhaas一 Rem Koolhaas 生平与成就1.1 生平简介1944年 雷姆·库哈斯(Rem Koolhaas )出生于荷兰鹿特丹。

在战后贫瘠的土地上和渴望重建的环境中成长。

1952年 他8岁的时候离开荷兰,随父亲迁居独立后的印度尼西亚雅加达,在此居住了4年。

12岁回到荷兰,此时荷兰已经在战后的重建中整饰一新。

1963年 19岁起库哈斯有了第一份工作,他最初的职业是记者而非建筑师。

他开始在荷兰的一家周报《海牙邮报》担任记者,并为该杂志的文化专栏撰稿,同时在一个年轻的电影小组从事电影剧本的创作。

在这一期间库哈斯访问了当时的苏联,在那看到了一些早期苏联的结构主义、共产主义的一些东西,受到一些政治和建筑上的冲击。

1968年 24岁是他一生事业的转折点,他放弃了记者和剧作家的工作,随后赴伦敦在风格激进的建筑协会学院学习建筑。

他有两个理论性的建筑方案便是在这段时间内完成的:1970年的《作为建筑的柏林墙》与1972年的《放逐,或建筑的自囚》。

1972年 库哈斯奔赴大洋彼岸,留在美国进修。

他对纽约这座城市十分着迷,于是开始着力研究都市文化对建筑的影响力并最终出版了《狂乱的纽约:曼哈顿的回溯宣言》。

这个阶段,瑞姆· 库哈斯向往实际发展,于是决定返回欧洲。

1975年 他与伊利亚和左伊·山戈斯夫妇(Elia and ZoeZenghelis )、玛德伦·维森多普(Madelon Vriesendorp )在伦敦创立了“都会建筑事务所”(OMA ),尝试以建筑实践证明书中提出的理论原型。

该事务所的目标为重新定位建筑与现代文化之间的关系。

1978 年之后,他们在荷兰的业务开始扩大,于是在鹿特丹开设了一个分所,专门处理OMA 的工作。

同时,他成立了戈罗兹塔特(Grosztstadt )基金会,独立管理鹿特丹分所的文化事物与艺术活动,如博览会和出版刊物等。

1982年 拉维莱特公园 1982~1991年 达而雅瓦别墅1.2 代表作品(书)·《狂乱的纽约——曼哈顿的回溯宣言》(《Delirious New York ,a retroactive manifesto for Manhattan 》)以感性的文笔对当代大都市密集性文化进行了超现实主义的批评分析。

·《小、中、大、超大》(《S ,M ,L ,XL 》)收录了到1993年为止,库哈斯和OMA 的所有作品。

是库哈斯及同事运用现象学的种种知识思考建筑概念的纪录。

1.3 代表建筑·波尔多住宅 (1994年)造成了很大的束缚,与当今消费社会所制造的东西毫无关联。

这也是大量普通城市存在的思想根基。

只有现在,没有过去也没有将来。

存在便是合理。

·图苏大学图书馆(1992年)这是一个三维空间的网楼。

它四通发达,主义吸纳所有的流线,在你想要掌握它之前没你在心理层面上已经失去了力量。

它仍是库哈斯早期作品,从多米诺体系的应用上仍然可以看到柯布西耶对他的影响。

·CCTV 央视新大楼这是一种新型的摩天大市建筑。

它与传统类型最为不同之处在于,它不再是竖直的孤立在城市中的长方体,它试图合城市对话,消除彼此之间的矛盾,将自身并入到地块、街道、城市的肌理中去。

二 VILLA DALL'AVA 环境分析2.1 达尔雅瓦别墅的位置与环境地理位置:达尔雅瓦别墅位于巴黎塞纳河畔的一高地,远处可以眺望到巴黎全景包括埃菲尔铁塔。

周边布局:邻近的房屋大都是19世纪富人们的度假住宿,传统别墅的坡屋顶造型以及绿树环绕。

(图2-1)平面图上,并不能一眼发现达尔雅瓦别墅,为了处理好与周围的老房子的关系,达尔雅瓦别墅的两个体块——主人的女儿的卧室,采用了与周围房屋屋顶相近的颜色,而且体块的走向与周围建筑的流线排布相一致,这样就不会有强烈的违和感。

但是细看之下,就会发现达尔雅瓦别墅作为现代建筑的不同点。

(图2-2)2.2 基地内部布局基地内部布局:整个建筑在一个小丘上,坡度高度变化明显(图2-7),所以首先库哈斯沿着坡面方向将整个基地分为3个部分,将建筑主体放在中间,入口设在两边,一边为主入口,一边是泊油路车道,通向车库。

(图2-3)与周围房屋布局一致,达尔雅瓦别墅在基地中的位置略微靠近公路,所以房屋后方与主入口的那一长带形成了基地内的绿化带,与周围的绿化带连成了一个巧妙地十字形。

(图2-4)为了达到空间视线上的连续性,库哈斯将建筑的两个卧室沿建筑流线方向延展开来,与开始的长条带相交,形成了一个大大的Z 字造型,与基地两边的建筑相联系。

(图2-4、图2-5)总之在处理与老建筑的关系上,库哈斯选用了空间上的连续与材料的呼应。

这是库哈斯独特的建筑造型的原因之一。

随着地基的升高,也就有一种视线的慢慢转换,由城市人文景观逐渐变为自然景观,达到一个居室的“家”的效果,也就是一种空间的转换,城市与自然的相互渗透,家的私密空间与城市公共空间的相互渗透。

女儿卧室下方的斜柱除了结构作用,也象征了自然的景观,为了保证主卧室的最好视角采景,库哈斯将主人夫妇的卧室设置在了靠近自然的一边,所以女儿的卧室就不可避免地放在了靠近城市的一边其实这样的形式对于卧室的私密性保护并不是很好。

虽然考虑到街道的对景主要是树,但是始终是不能忽视街道的。

(图2-6)出入口设置:进入路线一共分为四条(图2-8 路线1、2、3、4)建筑基地入口有两个:1、2路线共用一个,3、4路线另一个。

4是男主人的路线,开车回到家中车库,从车库旁飞的楼梯进入起居室。

而我认为主路线应该是路线1的行走路线。

因为首先为了应对从街道中心而来的主要人流,入口设在靠近中心的一边,产生向心性,而进入大门后首先就看到女儿的卧室与下面支撑的乱柱,给了人最初的一个瞬间,提醒人空间的转换。

然后以2楼的玻璃给人以吸引,引导人流经过坡道,在行走过程中体验这个空间,从一层的高度围合外墙走到二楼的玻璃房间,最后进入建筑后方的绿化平台,转身进入起居室。

达到空间升华的效果。

而路线2和3主要是仆人的路线,因为仆人的活动空间主要在一楼和2楼厨房的位置,整个活动中心都是围绕着旋转楼梯进行的,所以仆人的路线也应该集中在旋转楼梯这边。

最后路线1和4汇聚到一起,2和3汇聚到一起也说明了功能上的应用。

其实几个路线都可以相互交叉,比如一楼是可以流通产生另外的路线的,库哈斯给我们提供的是一个多路线,他的目光主要是放在进入空间的瞬间,通过蒙太奇的手法,将一个个片段的串联,从而形成了整个建筑。

三 VILLA DALL'AVA内部空间分析3.1 空间形式分析达尔雅瓦别墅是典型的住宅建筑,体量较小、服务人数少,库哈斯对此采取了套间式的空间布局。

相较于那些注重尺度、将各种家具和细节安排的非常到位的建筑师,库哈斯对室内空间的布置显得有些粗放,但却不失于简约有力,干净的线和面能够将人的注意力更多地集中到空间本身上来,这对于表达明确的空间概念——悬浮和流动显然是非常有益的。

由图3-1可见,起居室作为主要的公共空间,占据了一楼的大部分面积,整体呈长条形,内部包含一个小空间——厨房,同时以楼梯、坡道等多种路径通向住宅的各个部分(包括院子和车库)。

起居室以玻璃为主要界面,平面不规则,且内部的一堵墙(即厨房一侧墙)是建筑中仅有的曲面,很好地强调了空间的开放性、流动性和不确定性。

图3-1 一层平面图相较于起居室,两间卧室则显得较为封闭和规整一些。

从总平面上看(图3-2),二者构成不严格的对称关系,开窗、内部隔断等都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形成了空间的重复。

图3-2 二层平面图空间的衔接与过渡则无疑是整座建筑最为精彩的部分,多重流线设计不仅完美地满足了不同人的功能需求,也将室内外空间、室内空间之间衔接得自然流畅、相互渗透,形成极具张力和层次丰富的整体空间效果。

3.2内部交通流线分析交通流线设计是达尔雅瓦别墅的亮点。

库哈斯将公共空间设在建筑的中心,而后为特定的人设立其对应的活动路径。

3.2.1 主人的交通流线:垂直主人的活动面积是较大的,包括了车库、工作室、起居室、卧室乃至顶楼和游泳池,并且在这些空间中活动时具有一定的顺序。

库哈斯将这几个空间竖直地叠合在一起(图3-3),相应地,为主人设计的交通流线就以垂直为主,主要的交通空间是三道直楼梯,分别从车库、工作室通向起居室(图3-4);从起居室通向卧室(图3-1);从卧室通向顶楼(图3-2)。

强调的是到达的快捷便利和程式化。

图3-3 主人交通流线剖面示意图图3-4 底层平面图3.2.2 女儿的交通流线:立体女儿主要活动空间是她的阁楼,同时作为主要公共空间的起居室和顶楼的花园与游泳池也是她重要的活动空间。

她和建筑中相当一部分空间发生的关系并不大,因此她的交通流线是由以阁楼为中心和周转的两条线路组成,一条以旋转楼梯为中心,可通往院子、底层与起居室,偏向垂直(图3-5中单线箭头所示);另一条以二层走廊为中心,通向主卧并由此到达顶楼、游泳池(图3-2)。

出于对主人所用功能的偏重,次要的女儿交通流线就略显散乱,但也通过迂回、立体变化而增强了空间的趣味性。

3.2.3 仆人的交通流线:到达仆人的交通流线与女儿的有较多重叠,但由于目的不同,最终形成的流线差异还是较大的。

作为仆人来说,空间的主要功能意义在于“到达”,她必须能快速到达建筑中的任一个空间,但往往不需要进入和使用。

因此,她的流线虽然也显得立体和零散,但活动空间的中心则设置在了底层旋转楼梯附近(图3-4)。

这里设有她的卧室,距院子、起居室(厨房)都很近。

对于两间卧室,她有完全不同的两条交通路线,去女儿卧室的路线与女儿一致,而去主卧则是通过底层至一层的室内坡道,转入主人的垂直交通路径最终到达。

这可以保证她高效地到达她常用的几个空间,而不需要进入它们(图3-5中双线箭头所示)。

3.2.4 客人的交通流线:平面事实上,在达尔雅瓦别墅的空间布置中,客人的交通流线是最不明显图3-5 女儿、仆人交通流线剖面示意图的。

因为整座别墅是一座住宅的同时也是库哈斯的一件艺术品,对于客人来说其最大的意义并不在于使用而在于游览。

客人既可以选择由通向车库的缓坡坡底左侧小门经旋转楼梯进入起居室,也可先穿过院子,再由斜坡顶的门进入起居室或由坡底小门经旋转楼梯进入起居室,甚至于开车的客人也可经由主人所用的垂直路径到达起居室。

简言之,客人可以尝试全部四种进入路径,从而得到各异的空间体验,但有一点相同的是,客人的重点都在起居室,而一般不会在底层作过多逗留或进入较为私密的二层。

因此,客人的交通流线就以平面为主,围绕着起居室这一主要的公共空间,可以有丰富的到达与离开路线,从而尽可能全面地欣赏这座建筑的艺术魅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