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筑工程造价的合理控制
摘要:建筑工程造价反映工程施工项目的经济效益指标和社会效益指标,而对工程造价实施有效控制和管理可以起到优化工程项目管理,获取最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作用。
本文分析了我国目前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现状,并从工程的投资决策阶段、设计阶段、施工阶段、竣工决算阶段详细论述了合理控制工程造价的措施,希望为业内人士提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效益;管理
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project cost reflects indicators of economic benefits and social benefits indicators of the construction project, and the implementation of effective control and management of the project cost optimization project management can play a role to maximize economic and social benefit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status quo of china’s current construction project cost management, from investment decision-making phase of the project, the design phase, the construction phase, completion of final accounts stage detailed discussion of the measures of the reasonable control of the project cost,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industry.keywords: architectural engineering; cost; budget; benefit;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 tu20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
(2012)
一、建筑工程造价控制发展现状
目前,国内在建筑工程造价控制上普遍采用的是静态管理与动态管理相结合的模式,即由各地主管部门按单价法统一编制工程预算定额实行价格管理与分阶段调整市场动态,再由各地造价单位依据主管部门编制确定工程造价。
这种模式强化了政府对造价管理的宏观调控,对加强造价管理市场的秩序,促进效益有积极作用。
但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快速发展,现行的工程造价管理模式已开始不适应高速发展的建筑工程行业,其局限性日益明显,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工程预算定额与需求不同步
现行的工程预算定额已跟不上价格变化与建筑材料、施工工艺更新换代的要求,呈现明显的滞后性。
(二)缺乏健全行业法规
目前我国建筑工程造价领域的行业法规很不健全,缺乏权威有效的参考标准和制约,监管机制也存在漏洞,建筑工程造价控制的不规范行为屡有发生。
(三)缺乏有效控制体系
现行的工程造价管理不能实现工程的全局管理,导致工程造价失控现象时有发生。
有些工程在投资阶段就对工程造价估算不实,在资金未落实时就上项目,有些甚至编造虚假工程概算。
控制体系的不完善严重阻碍了工程造价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四)造价咨询机构管理混乱
我国高速发展的建筑工程行业也带动了工程造价咨询机构的发展,但相应的管理制度却不配套,审批与认定中介组织过程不严谨;中介组织对承担的咨询服务不负经济责任,也没有完善的赔偿制度和回避制度等。
很多中介组织带有明显的行政色彩,他们借助于行业主管部门的权力,不按规定办事,搞行业垄断:缺乏公正性,影响了造价咨询机构的声誉及管理水平的提高。
二、合理控制建筑工程造价的措施
工程造价管理贯穿于项目建设的全过程,包括项目的投资决策阶段、设计阶段、项目实施阶段及工程竣工决算阶段。
在造价控制的各个阶段中,投资决策和设计阶段对投资的影响程度最大,而施工阶段对投资的影响仅有20%左右。
因此,建筑工程的投资决策阶段和设计阶段是工程造价控制的重点,务必引起高度重视。
(一)投资决策阶段合理控制造价的措施
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做好项目的可行性和必要性的技术论证,同时对不同建设方案进行技术和经济比较,选择出最优方案。
做好这一阶段的造价控制应从以下两方面着手:
对基础性资料的搜集和充分的市场调查研究
做好项目的投资预测,需要认真搜集有关基础数据,为进行设计、技术、经济分析提供真实可靠的基础数据资料。
同时要对拟建项目做深入细致的市场调查,包括了解国民经济长期发展规划、地区经济发展规划、行业经济发展规划、国家对该产业的政策和今
后发展趋势,以及调查类似项目的建设情况等。
方案的优选
评价人员应针对项目的特点和市场分析、竞争力分析、不确定性分析等因素选取多种方案,对各种建设方案和技术方案进行认真的分析比较和论证,进行多方案技术经济分析比较,应主要抓方案的两个因素:成本和规模。
以使投资者对项目未来的效益有充分的了解和减少项目投资风险。
(二)设计阶段合理控制造价的措施
1、优选设计单位,推行限额设计
选择好的设计单位是取得优质设计的关键,建设单位应在选择委托对象前对设计单位进行严格的资质审查,以筛选出资信良好、业绩突出的设计单位。
设计过程中要积极推行限额设计,按照设计程序分阶段控制总投资,使其贯穿于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技术设计,直到施工图实际的各个阶段,形成纵向控制,各设计阶段,按各专业进行投资分解,分块限额,具体分配到单元和专业,横向控制和纵向控制相结合。
积极推行设计监理制度
在项目监管方面,不仅要搞好政府监管,而且主管部门也要建立监理单位。
对监理单位的资质条件进行审批,对于监理人才要积极引进、培训和考核,制定严格的监理工作的责任目标以及收费标准。
于此同时,通过行政手段推广设计监理制度的力度,使设计监理更有效的市场化、社会化。
3、实行设计招投标制度
建设项目实行设计招投标有利于设计方案的选择和竞争,使那些技术先进、工艺合理、功能符合使用要求的优秀方案入选,更主要的是中标项目做出的投资估算更能控制或接近招标文件规定的投资范围,从而更好地控制造价。
在实施过程中,业主对招标的目的要明确,中标标准要合理,操作程序要规范,这样才能更好地对建设项目工程造价进行前期控制。
优化设计方案
通过优化设计方案来控制投资是一个综合性问题,进行投资控制并非一味地减少投资,而是要依据项目的具体情况进行平衡和调节,既要鼓励采用先进工艺和技术,又要防止投资扩大和超出。
最好的方案不一定是造价最低的方案,不能片面强调节约投资,好的设计方案不仅应该技术先进、功能优越,而且其投资要有最优的性能价格比。
(三)施工阶段合理控制造价的措施
1、严格控制材料的用量和价格
工程材料费用在建筑工程中往往占有很大的比重,一般要占整个预算费用的70%左右,因此要认真比较多家中标单位材料供应商的产品质量和价格,筛选出几家质优、价廉的材料、设备供应商,从而较好地控制材料的质量和价格,达到合理控制造价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