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二章专栏专版和专刊报道的策划

第二章专栏专版和专刊报道的策划


(二)专栏的定位和经营
1.定位
• 专栏是应社会需求产生的,如20世纪90 年代焦点透视类栏目出现。
• 名专栏必须有特色,定位的过程就是寻 找特色突出特色的过程。如《参考消息 》的“外国人看中国”
• 2.经营
• 保持专栏的延续性。(给受众反复的视 听刺激)
• 精心策划,精选选题,并追求版面和语 言特色。
深圳商报“同喜特刊”的策划
• 2007年7月1日,香港回归10周年。《深圳商报 》进行了一系列的报道。从“同行系列述评” 、“高端访谈系列”、“激情回顾”系列到系 列广告特刊,从角度、构思、创意、写法等方 面都有比较大的突破,策划新颖又不失大气与 庄重。特别是7月1日当天的“同喜特刊”,受 到读者的广泛好评,与其他报纸相比,在角度 ,深度和思想性方面,都略胜一筹。
二、专版的策划
• 1.专版的特点是不定期围绕某一个主题 组织一个或几个整版的稿件,如某一纪 念日或某一重要事件发生前后。
• 如高考前后高考专版、就业专版、汶川 地震纪念专版、9·11十周年纪念专版等
南方周末20090507
• 2.专版的策划
• (1)专版的时机选择:不能过多,也不 能过少,且时机恰当
• 《人民日报》的“人民论坛”(文章较长), “今日谈”(一事一议的小言论);《扬子晚 报》的“扬子时评”;《法制日报》的“每周 法评”。
《扬子晚报》的“ 扬子时评”
• 3.服务专栏
• 服务性专栏主要是指对受众工作、学习 和生活上某些具体问题的解答和服务
• 《扬子晚报》的“律师在你身边”、“ 每日彩讯”;各电台的“行风热线”“ 政风热线”“阳光热线”,央视二套《 为您服务》。其他的教育专栏、旅游专 栏、求医专栏、彩讯专栏等。
• 4.个人专栏
• 撰稿人有一定的知名度,能引起读者关注。由 于个人专栏,写作自由度相对大一些,文章较 为活泼尖锐,且有自己的风格特点。
• 如《河北日报》的杨柳青专栏是评论家储瑞耕 的个人专栏;《经济日报》的“经济观察家” 专栏由阎卡林主持;《南方都市报》个论版的 傅蔚冈专栏、何三畏专栏、马光远专栏
第二章专栏专版和专刊 报道的策划
2020年7月9日星期四
第二章
专栏、专版和专刊的策划
一、专栏的策划
• 中国新闻名专栏
第二十一届(2011年)中国新闻奖 获得一等奖的新闻名专栏
• 栏目名称
刊播机构
• 人民观察
人民日报
• 今日出击
中国青年报
• 解放分析
解放日报
• 周末人物
大众日报
• 全国新闻联播 中央电台
• 为了将一类新闻报道归在一起、形成系列的专栏,构筑新闻传播 的强势,如《焦点访谈》、《经济日报》的“特别报道”、《山 西日报》的“老百姓在想什么”等,开设时间较长。
金融危机一周年《参考消息》报 道策划
金融危机一周年《参考消息》结 合60周年庆的报道策划
• 2.评论专栏
• 评论专栏是媒体开设的针对某一新闻事件或现 象进行评论的言论性专栏,以报纸刊发的较多 。这类专栏或一日一期,或一周一期。
• (2)专版的主题确定:有明确集中的主 题。
• (3)专版的内容构架:新闻,满足受众 获取新闻的欲望;深度,体现专版的必 要性。
现在有许多所谓专版实则是广告版
三、专刊的策划
• 专刊是指按周期出版、内容集中、有别于散发新闻的 报纸版面,一般称之为专副刊。如,《中国青年报》 “冰点”
• 除出版正常周期的专刊外,还不定期出版各种特刊。 特刊特点:始终围绕特定的主题;打破常规的安排, 辟出专门的版面;版面数量有一定的规模;强调全面 、深刻、有创造力。如,《深圳商报 今日关注
中央电视台
• 对话
中国宁波网
• E政广场
人民网
• 所谓专栏,是媒体为了刊播某一类大致 相同内容的稿件或节目而形成的、拥有 较为固定的名称和位置的版面或时间。
• (一)专栏类型 • 1.新闻专栏 • 为了某一形势宣传的需要而设立的专栏,如,国庆60周年《常熟
日报》从9月初开设约一个月的:“60年奋进——看非凡成就”, 年初的“信心2009”,这类专栏开设的时间一般较短,集中宣传 期一过,这种专栏基本结束;
• 扬长避短,出奇制胜。先设想了同城其他媒体 的策划思路。大致分为几类:
• 一是大而全,宏大,成本高,很难突出重点;
• 二是小而精,从小处着眼,可读性强,但显得 单薄;
• 三是多线条多角度整体出击,但容易主题不明 确,产生零乱的效果。
• 最终确定策划方案:以角度求新颖,从 细节看变化,避免大而全,从普通人的 角度来看十年来深港之间的经济、文化 、生活的深刻变化。从自身的优势出发 ,力求新闻策划的创新,避免那些常规 的、平庸的报道。
• 设置同行篇、同路篇、同兴篇、同步篇、同道篇、同 感篇、同享篇、同心篇、同根篇、同缘篇、同龄篇等 栏目
• 提炼出了特刊的主题思想:“深港同城,双城同喜” 。
• 最后确定了特刊主题:强调深圳与香港的关系,着力 点放在深港一体;突出经济和文化内涵,描绘1 0年间 两地人的变化,成长,交流,生存方式、活动轨迹的 变化;每版都有一个人物,一组数字,一份对比,表 达编辑部的思想和观点,渲染情绪;小视角,大背景 ,深刻变化。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