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如何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
新课程提倡以学生为中心,要求教师平等地与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强调教学是教师和学生交流、互动的过程。
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促动者,因而在新课程教学中,在师生之间应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
另外课堂气氛是课堂教学活动赖以实行的基础,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情境。
健康、积极、和谐的课堂气氛有助于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
所以,教师应通过不同的途径,借助于各种手段,来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以体现新课标理念和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作者认为能够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搞好课堂民主管理,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课堂教学包括教师教和学生学两个方面,是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
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应采用民主型的主导方式,即在课堂的教学内容、要求、方法和步骤上,都要在充分考虑学生情况的基础上制定,并且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要根据学生持续反馈的信息随时加以调整。
二、教师要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动之以情,建立民主和谐师生关系。
在教学中是否做到了平等、民主。
课后应该反思、改进,检查自己在教学中有没有压制学生的学习欲望,有没有训斥伤害学生,平时应通过各种途径和学生扩大接触,增加了解,加深友谊,关心和爱护学生,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在今后的教学中得心应手,教师的一切教学手段都将化为学生求知的动力,才能真正达到“亲其师而信其道”的效果。
三、教师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诸。
教师在实际教学中难勉会出现情诸失控的时候,所以要学会克制,学会宽容,学会换位思考。
不光只看到学生调皮捣蛋的一面,更应发掘学生“单纯”、“善良”、“纯洁”、“美好”的一面。
走进学困生,和他们谈心,了解其心声,发现长处,表扬优点,以鼓励其进取。
教师应严防发生过激行为,以免伤害学生自尊心,从而导致学生厌学心理。
教师在教学进程中只有尊重所有学生,对每一个学生充满信心,让所有学生都能抬起头说话,才能获得所有学生的尊重,只有这样才能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和谐课堂气氛,提升教学质量。
四、教师要重视心理健康品质的锻炼,增强师德修养,提升业务水平。
一个受学生尊重,有感召力的优秀教师肯定有良好的人格鬼力。
而人格鬼力一方面来源于对学生的理解、尊重。
一方面来源于扎实的专业知识和高超的教学艺术,这就意味着一方面教师的教育思想更深刻,教育手段更成熟,情绪稳定,喜怒有常,言行与身份协调,这就要求教师须增强自身道德修养,增强心理素质的锻炼,以饱满的激情投入工作,以健康心态教书育人,营造一种民主、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
另外一方面教师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和对教学设计的独到见解,结合新课程改革在平时教学工作中探寻一条自己的教学风格,持续拓展自身的知识,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是建立民主、和谐师生关系,营造和谐课堂气氛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