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城乡社区协商工作制度

城乡社区协商工作制度

城乡社区协商工作制度
一、居民民主恳谈制度(恳谈重在收集意见)
(一)恳谈形式
主要采取召开恳谈会的形式进行。

一般每季度召开一次,根据工作需
要也可以随时召开。

建议。

(四)一般程序
1.发布公告。

会议召开3日前,社区应通过多种方式,公布恳谈会召开时间、地点、内容、参加人员等信息,做好会议准备工作。

2.召开会议。

由社区党组织、居民委员会或者社区议事协商委员会负
责人主持召开恳谈会,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征求意见。

3.情况反馈。

会议结束后5日内,社区要将征集到的意见建议落实情况,通过多种方式向有关单位及人员进行反馈。

社区无力解决、需要基层政府及其相关部门解决的,要及时反映,协调推动问题解决。

根据工作进
(三)议事内容
1.讨论居民普遍关心、与社区发展密切相关的社会事务;
2.讨论城乡社区建设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研究加强和改进工作的
措施办法;
3.积极化解辖区内各类不和谐因素,维护居民合法权益;
4.促进社会资源共建共享,营造和谐的社会环境;
5.加强居民委员会与业主委员会、物业公司等辖区单位及居民的联系;
6.其他需要讨论协商的事项。

(四)一般程序
三、居民民主听证制度(听证重在解决问题)
(一)听证形式
一般采取召开听证会形式进行。

召开时间根据具体工作程序确定,或者根据居民群众实际需求确定。

会议应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依法有序进行,接受居民会议、居民代表会议的监督和基层人民政府或者它的派出机关的指导。

做好会议的完整记录并归档备案。

(二)参加人员
社区党组织成员、居民委员会成员、居务监督委员会成员、社区议事
开时间、地点、内容、参加人员等信息,做好会议准备工作;
3.召开会议。

社区党组织、居民委员会或者社区议事协商委员会负责人主持召开听证会,参会人员进行充分讨论,涉及法律、法规、政策规定的问题,基层人民政府或者它的派出机关负责人须现场回答群众问询。


议表决方式由社区党组织、居民委员会或者社区议事协商委员会根据听证事项的实际情况决定,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形成听证决议;
4.公布结果。

会议结束后2日内,社区应将听证结果采取适当方式公布。

涉及政府有关职能部门和街道(乡镇)的事项,应及时书面报送。

四、居民民主咨询制度(咨询重在听取专家意见)
3.依法执政、为民服务政策;
4.其他需要咨询的事项。

(四)一般程序
1.提出需求。

居民、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向社区提出咨询事
项;
2.受理需求。

社区根据咨询事项确定参加咨询会的专家,向专家提供
与咨询事项相关的文件资料;
3.发布公告。

会议召开3日前,社区应通过多种方式,公布咨询会召开时间、地点、内容、参加人员等信息,做好会议准备工作。

1.居民或居民代表;
2.评议事项涉及到的利益主体(代表);
3.被评议的单位代表、社区工作人员、由居民承担误工补贴的聘用人
员。

(三)评议内容
1.上级部门交办社区工作任务完成情况;
2.被评议部门履行工作职能和完成工作情况;
3.居民委员会成员思想品德、工作态度、工作能力、工作成效、廉洁
自律等情况;
定应由居民会议或居民代表会议表决的事项,仍按法律、法规规定执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