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文献检索考试试题答卷学号: 0141 姓名: 李冷班级:2010级医学检验班检索题目:鲍曼不动杆菌的多重耐药课题分析:鲍曼不动杆菌(一cinetobacterbaumannii,A.b)是革兰阴性中的条件致病菌,近年来感染率逐年上升,已成为医院感常见细菌之一。
鲍曼不动杆菌生存能力强,可长期在院内定植,甚至造成感染的暴发流行,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机制复杂.常现多重耐药或泛耐药,了解近年来鲍曼不动杆菌的临床感染特征和对常用抗菌物的耐药状况及耐药性变迁,对控制鲍曼不动杆菌院内感染及指导临床合理运用抗菌药物有重要意义。
⊙课题涉及的学科范围(按中图法确定)R 医学学科分类号::R378.991[医药、卫生 >临床医学 > 诊断学 >实验室诊断 >微生物学检验]⊙课题用的检索工具数据库期刊、图书、专利数据库、学位论文⊙明确课题涉及的时间范围2005—2013年⊙检索途径内部特征检索途径:分类途径、主题途径、关键词途径一、数据库选取——维普期刊数据库1.1、检索年限:2005—20131.2、检索主题词:鲍曼不动杆菌的多重耐药1.3、检索关键词:鲍曼不动杆菌;多重耐药;耐药机制1.4、检索同义词:耐药性;条件性致病革兰阴性菌1.5、英文关键词:acinetobacter baumanii drugresistance......1.6、检索式:题名=鲍曼不动杆菌多重耐药机制与时间=2005-2013与学科=临床医学,中国医学,基础医学,预防医学卫生学...... 与范围=全部期刊1.7、检索结果:查找到相关期刊文章32篇;密切相关的有25篇二、图书检索选取:读秀中文学术搜索、检索主题词:鲍曼不动杆菌+多重耐药、检索结果:检索到中文图书1种三、专利数据库: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检索专利检索:名称鲍曼不动杆菌有125条结果四、学位论文:万方数据资源系统、检索主题词: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检索格式:鲍曼不动杆菌+多重耐药、标题:" 鲍曼不动杆菌的多重耐药"、检索年限:2005—2013、检索结果:322篇密切相关的有59篇、文献举例:1、密切注视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发展趋势王金良2、烧伤科鲍曼不动杆菌院向感染特点及耐药性分析陈杏绩等五、总结:目前临床鲍曼不动杆菌的感染率升高,多重耐药和泛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的发生率上升,临床对其治疗已陷入无药可选的局面,应引起高度重视。
因此,须注意以下几点:(1)严格遵守抗生素的使用原则,加强病区环境微生物监测,及时给予临床用药治疗准确的依据;(2)注意改善烧伤患者营养状况,提高患者免疫力;(3)加强换药、必要的手术治疗措施,促进创面愈合,缩短住院及呼吸机使用时间;(4)正确消毒各种器械,尤其患者接触或分泌物可能污染的物品;(5)医护人员注意加强隔离措施,尤其手卫生,有效地控制鲍动不动杆菌院向感染,减少交又感染。
用两种和3种药物的联合敏感试验。
采用棋盘格稀释的MIC测定,发现多黏菌素B和亚胺培南及利福平间有协同作用。
多黏菌素B、亚胺培南和利福平三者间也有协同作用,且均有协同杀菌作用。
这为临床治疗危重患者提供了新的可能选择方案。
六、相关文献1、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5年4月第28卷第4期,April 2005 Vol 28,密切注视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发展趋势王金良鲍曼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baumanii)是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
近年来的感染在增多,且其耐药性日益严重,已引起临床和临床微生物学者的严重关注。
Ab主要引起呼吸道感染,也可引发菌血症、泌尿系感染、继发性脑膜炎、手术部位感染、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等。
该菌在医院的环境中分布很广且可长期存活,对危重患者和Ccu及 Icu中的患者威胁很大,也将此类感染称作Icu获得性感染。
国外耐碳霉烯类的Ab发展很快,最近又出现“全耐药”的Ab,且出现在我国的台湾,应引起我们的高度警惕。
一、国内的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现状国内的资料表明,Ab约占临床分离的不动杆菌的70%以上。
Ab对三代和四代头孢菌素的耐药率已达%~%。
对4种氨基甙类(阿米卡星、庆大霉素、奈替米星、妥布霉素)和环丙沙星的耐药率均达%。
我国目前的绝大多数菌株尚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头孢派酮或舒巴坦、阿米卡星和多黏菌素E保持敏感,但在呼吸道感染的治疗中效果较差。
国内对其耐药机制的研究尚少。
黄支密等报道29株分离自下呼吸道感染的Ab,%产超广谱内酰胺酶(ESBLs),其中14株40%合并产Ampc酶。
ESBLs的型别已报道有blaTEM、SHV、OXA、PER等【1-2】。
糜祖煌等【3】报道27株Ab中TEM酶的检出率100%,SHV酶的检出率%,其中5株经测序分别为SHV-12(3株), SHV-48(1株),SHV-56(1株),且可同时存在2种,而OXA,CTX-M,PER酶的扩增均为阴性。
氨基甙类修饰酶有23/26株检出,以 aac(3)-1,aac(6)-1为主,可同时存在2~4种。
26/27株中有gyA基因突变,致喹诺酮类耐药【3】。
只产生染色体Ampc酶的Ab国内也有报道【4】。
二、耐碳青霉烯类的鲍曼不动杆菌1991年首先在美国发现【5】,随后报道了多起由耐亚胺培南 0, 引起的医院暴发流行【6】。
我国耐亚胺培南的Ab,在2001年为%;2002年为%,耐美洛培南为%【8】。
王辉等【8】检查耐亚胺培南的9株与多重耐药株为同一克隆株,均发现了blaOXA-23型酶,未检出VIM和IMP酶,杨青等【10】研究医院耐青霉烯类的Ab45株,均为多重耐药菌,检查未发现金属酶,仅1株产OXA-23型碳青霉烯酶【10】。
在巴西Curitiba的两所医院内自12例患者分离出具OXA-23酶的Ab,体外药敏试验只对多黏菌素B敏感,但治疗应用困难,致使5例患者死亡【11】。
此OXA-40系OXA-24、OXA-25、OXA-26酶群变异而来,存在于染色体上【11】。
在染色体上发现1 型整合子,其基因盒同时携有多种氨基甙类酶、blaOXA 酶、blaIMP酶等【12】。
也有报告发现了2型整合子参与Ab的耐药基因的传播【13】。
Ab 可对喹诺酮类药物高度耐药。
其机制之一是Ab可具有多药的外排机制。
史伟峰等研究85株Ab,用利血平和CCCP(羰基氰氯苯腙)来部分逆转其对喹诺酮类的耐药性。
证明了耐喹诺酮与其药物外排机制有关【14】。
膜耐药也是 0, 耐碳青霉烯类的重要机制。
Limansky 等【15】报道了由于Ab的分子量29000的外膜蛋白丢失而致的对亚胺培南的耐药。
三、“全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全耐药”的Ab(Pandrug resistant acinetobacter baumanii),即对所有常规检测的抗菌药物均耐药(包括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他啶、派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匹肟、氨曲南、环丙沙星、安伐沙星、莫西沙星、盖替沙星、阿米卡星、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
1998年5月在台湾国立大学医院发现后持续在医院中存在。
Kuo等报道2002年12月在我国台湾从住院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分离出1株“全耐药”的Ab,具独特的生化特征,即不分解10%.乳糖。
此后3个月内又从7例患者的各种标本中(主要从呼吸道)分离出15 株。
经与标准菌株ATCC19606比较,其特征为不分解葡萄糖,精氨酸双水解酶也为阴性。
为解决治疗的问题,Yoon等用两种和3种药物的联合敏感试验。
采用棋盘格稀释的MIC测定,发现多黏菌素B和亚胺培南及利福平间有协同作用。
多黏菌素B、亚胺培南和利福平三者间也有协同作用,且均有协同杀菌作用。
这为临床治疗危重患者提供了新的可能选择方案。
参考文献1黄支密,陈榆,毛培华,等,下呼吸道感染鲍曼不动杆菌ESBLs表性及基因型检测,江西医学检验,2004,24:13-15.2胡雪静,不动杆菌对B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国外医学生物化学与检验学分册,2004,25:42-44.3周月清,陆开来,糜祖煌,鲍曼不动杆菌TEM基因及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初步研究,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5,200-202.4杨雪静,不动杆菌对B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耐药机制研究,全国检验医学感染控制和病原检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4,89-92.5 Go ES,Urban C,et and empidemiology of Acinetobacter infection sensitive only topolimyxinB,1994,344:1329-1332.6 Afcal—shah M,Lirermore emergency of carbapenem-resistant Acinetobacter Antimicrob Chemother,1998,41:576-577.7 陈明钧,当前我国抗生素耐药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3,26:744-745.8 马越,李景云,张新妹,等.2002年临床常见细菌耐药性监测.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4,24:38-45.9 王辉,刘颖梅,陈明钧,等.鲍曼不动杆菌对碳青霉烯类耐药机制的研究.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2003,25:516-520.10 杨青,徐小薇,余云松,等. 碳青霉烯类耐药不动杆菌流行病学及碳青霉烯酶类型的研究.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3,26:342-345.11 Dalla-costa LM,Coelho JM,Souza HA,et of carbapenem-resistant Acinettobacter baumannii porducing the OXA-23 enzyme in Curitiba,Brazil J Clin Microbiol,2003,41:3403-3406.12 Lepez-Otsoa F,Goelho L,towner KJ,et carbapenem resistance associated with OXA-40 carbaumannii in an ICU shoes the emergence of carbapenem Clin Microbiol,2004,42:946-953.13 史炜峰,蒋建平,徐宁. 鲍曼不动杆菌多药外排作用与耐药性的关系.全国检验医学感染控制盒病原监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4,139-141.14 Limansky AS,Muaai MA,Viale AM,loss of 29 kD outer membrane protein in Acenetobacter baumanii is associated with Imipenem Clin Microbiol,2002,40:4776-4778.15 Hsueh PR,Tong LJ,Chen CY,et resistant Acinetobater buamanii causing nosocomial infection in an univers ity hospital, Infect Dis,2002,8:827-834.2、陈杏绮,罗志军,等.烧伤科鲍曼不动杆菌院向感染特点及耐药性分析[J].GUANGDONG MEDICAL ,33(5)烧伤科鲍曼不动杆菌院向感染特点及耐药性分析陈杏绩,罗总军,黎洪棉,刘鹏,王和庚广东省中山市人民医院烧伤科(528403)【摘要】目的分析4年间烧伤科鲍曼不动杆菌院内感染特点及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变化,指导临床合理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