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目前我国防伪技术的市场应用及其发展——巨人防伪(skyy021@)要想阐述我国防伪技术的应用与发展,就必须先要说明什么是防伪技术。
防伪技术是为了达到防伪的目的而采取的、在一定范围内能准确鉴别真伪并不易被仿制和复制的技术。
一般来说,防伪技术应具有下列特点:难以复制和仿制、设备投资大、防伪产品本身价格合理、易于检验、制作在产品上的防伪标识不能去除下来重复使用等等。
为了达到防伪目的,必须在材料上记录某种信息,因此防伪材料往往具备信息记录的性质。
防伪技术的使用和发展在我国已有数千年历史,从夏商朝代起,就以印章来证明书信文件的真伪,以保证政权号令的尊严和实施。
发展到现代的商品社会,防伪技术更是大显身手,至今已形成一个产业,关系到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
从政府的公章、证件、公文、文告到各种商品,无不需要防伪打假。
如何辨别防伪技术的优劣,在什么层面,需要什么样相应的防伪技术,达到什么效果才属于优良的防伪技术,这正是本文需要进行探讨的主题。
目前国内防伪技术市场的发展概况防伪市场的发展情况来看,近五年来防伪市场发展很快。
我国防伪技术是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逐步发展起来的。
由于目前法制尚不健全,市场秩序还不规范,国内外一些不法分子为了牟取暴利,专门仿冒名优和畅销产品,以次充好、以假乱真,形成了有一定规模的假冒商品市场,严重扰乱了社会经济秩序,成为阻碍我国经济健康发展的一股浊流。
资料显示,查获的假冒伪劣物资主要有:食品、各种饮料酒、饮料、食盐、粮食、卷烟、药品、保健品、化妆品、洗涤用品、服装、鞋类、胶卷、医疗器械、钢材、水泥、粮食、棉花、化工原料、化肥、农药、种子、汽车零部件、电视机、制假工具、假冒商标标识等等。
从社会公共安全领域看,还有大量伪造的钞票、邮票、各种有价证券、居民身份证、户口本、毕业证书、公章等。
上述情况表明,我国防伪技术的发展和防伪行业的形成,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是扩大开放,发展对外贸易,保证国家经济秩序有序发展的需要,是当前打假治劣、净化市场、保护名优、维护国家、企业和消费者利益的需要。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有近千家企事业单位从事防伪技术及防伪材料和相关产品的科研、开民、生产和销售工作。
防伪印刷产品(不含人民币和证件等特殊防伪产品)年销售额由80年代初的几千万元,发展到目前的近百亿元。
我国防伪技术产品市场需求之大、发展速度之快是惊人的。
许多防伪企业大多同国内科研机构、大专院校科技人员相结合,通过“产学研”的形式,研制和开发各种防伪技术和设备材料,并在一些防伪印刷企业中推广应用,现在,这些企业已成为全国推广应用防伪技术方面的主要力量。
我国的许多名优产品,近年里采用了各种防伪技术,对保护名优产品起到了积极作用。
防伪技术是一门涉及光学、化学、物理学、电磁学、计算机技术、光谱技术、印刷技术、数码印刷技术、包装技术等诸多领域交叉学科。
过去、,我国防伪技术的应用仅局限于银行、海关、税务、经融、社会公共安全等部门制作护照、证件、货币和有价证券等。
现在随着市场经济和商品生产的迅速发展,商标和标识的印制、商品包装也日趋高档化、精美化和安全化(要求具有防伪功能)。
特别是烟酒、饮料、加碘盐、调味品、药品、保健品、化妆品、洗涤用品以及光盘制品等商品的标识和包装越来越多地采用了防伪技术。
常用的防伪技术有防伪油墨、防伪纸张、防伪不干胶、微缩文字印刷、票据特种防伪印刷、安全线、加密技术、激光全息转移纸技术、定位烫印、电话电码防伪、原子核双卡防伪核径迹、电码防伪标识以及手工雕刻凹版印刷等。
我国现有的防伪技术概述一、金属条码金属条码是集编码技术、计算机技术、激光技术与保密防伪技术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产品,是兼具标准化、自动化管理和防伪双重功能。
金属条码识读距离为0.3m~5m ;最窄条码宽度可达0.2mm ;金属条码签的厚度为0.06~0.20mm,重量轻、其韧性高于纸码,而可弯曲度与纸质条码签一样,能承爱一定力的外物对它的搓揉和碰击,而不影响其识读效果。
金属条码耐酸碱盐腐蚀、耐高低温(-40℃~200℃),抗风、雨、雪侵蚀和日晒,寿命长达15-20年,是目前唯一能在户外环境下长期使用的薄韧型条码。
金属条码抗电磁干扰、复合防伪、抗污损、具有长久可读性、支持网络化管理。
金属条码可采用常用的激光扫描器识读,也可采用CCD、笔式描器或槽式识读器来识读。
在生产时可制成连号流水码或各种不同内容的条码签。
由于金属条码制作的独特设备与复杂工艺,难于仿造、复制;同时,该技术不同于其它通用技术,它是属于国家技术监督局立项的专利垄断技术,故不易流失。
金属条码可根据用户需要而变化条码内在信息,赋予每条金属码签不同的内容,无法破译。
将金属条码签粘贴于物体表面,在打假防伪中,不但从直观视觉可以区分未带金属条码的仿冒产品,还可从自动识别这一技术确认内在信息加以鉴别,使执法者和消费者都十分方便的分辨仿冒伪劣产品。
金属条码技术可帮助用户使经营管理诸环节形成标准、系统、统一的整体,实现用户对生产、营销、服务、防伪等环节信息反馈与交换的有效控制,提高经营管理效率,保护用户产品和相关无形资产免受非法侵权,适应WTO 国际标准化要求,有效增强用户市场竟争力,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
金属条码在工业生产自动化管理、高压容器流通管理、有毒或危险物品生产和流通管理、汽车和摩托车VIN代码管理、军用物资管理、汽车和摩托车注册登记和牌照防伪管理、政府有关职能部门(公安,海关,教育,税务,工商,劳动与社保等)各类重要证照和证卡防伪和管理、名优和专控商品防伪、药品和医疗器械防伪和管理等领域有着极其广阔的市场前景。
二、多媒体防伪技术Multi-media anti-counterfeiting techniques具有防伪性能的多媒体技术有条码、隐形条码、特种磁卡、IC 卡、光卡、计算机防伪系统等的防伪技术。
1. 条码本世纪40年代末,国际上研究了同心圆形代码标识,用于商品。
到70年代逐渐改进形成条形码及其扫描技术并不断完善,得到国际标准ISO采用。
用于商品标识的肉眼可见的条形码目前在我国已广为应用,其主要目的是为了产品识别、计价与管理。
用无色防伪油墨印制的条形码,肉眼不可见,只在紫外线照射下方显可见荧光或紫外、极红荧光的条形码,也可用特制的笔判读,此即用于防伪的条形码。
在证卡防伪方面,1987年有人推出二维条形码,此码可以储存持有者个人的照片及个人信息、密码等,信息容量大,更宜于保密。
1990年PDF417码问世,具有高密度、高容量、译码可靠、纠错能力强与保密性好等特点,不仅可存入个人的自然情况及住址、电话等信息,还可存入供个人识别的标志,如照片、血型、指纹、视网膜血管图等。
由于一般二维条码极易复制,美国研制了一种纸质隐性条码,并垄断技术,1996年我国条码所也研制出纸质隐形条码系统,填补国内空白,一直为日本垄断的金属条码,我国条码所也于1995年研制成功。
金属条码韧性机械性能强度高,不易变形,可在户外恶劣环境中长期使用,耐风雨、高低温,耐酸碱盐腐蚀,适用于机械、电子等名优产品使用。
用激光枪可远距离识读,与通用码制兼容不受电磁干扰。
矩阵码属于二维条码的一种,它是把图文和数据编码后,转换成一个二维排列的多格黑白小方块图形。
这种码的信息由数据小方格来表达。
这种矩阵码也称ID矩阵码。
一般可输入2000个以下任何国家的文字或各种数据、密码。
依需要,矩阵图像可大可小,大可至14平方英寸,最小可至0.001平方英寸。
印在标识或商品上的矩阵需通过CCD摄像机将码的图形输入计算机,经图形识别处理后可在计算机上显示矩阵图形所有存储的信息。
此码可广泛用于各种票证或商品上。
把可读的光学字符打印到证卡等载体上形成机读码,识别时用专供的阅读器读出。
机读码已建立了国际标准,能快速准确地查验护照等证卡。
护照机读码的应用促进了快速通关。
2. 磁码在磁条上写入密码或用磁性油墨印成密码形成磁码,可用磁性解码器判读。
一般可用印制、涂布或贴覆的方法,把磁性介质固定在纸张或卡片、证件表面的特定位置上。
目前磁码已在金融、通讯、控制等领域使用。
由于一般的商用码易于伪造,近年又推出水印磁条.识读时在普通磁头上加一个特殊的水印磁验证磁道,判读水印磁码是否存在、正确,以辩真伪。
磁条还可以和全息图结合起来,制成全息磁条防伪技术。
即把磁与光的信息锁定在一起综合防伪,更利于防伪、保密。
检测时使用全息磁卡阅读器。
3. IC卡在一个塑料证卡上镶嵌或注塑一个集成电路,其内部即可进行运算,使证卡具有存储和微机的功能。
此卡可称为IC卡(Integrated circuit card),1974年由法国人发明,其容量比磁卡大许多,国外产品存储量可达几千字节。
供识别的照片、血型、指纹等个人资料均可容纳。
由于保密性好,可以不依靠数据库而独立运行,故很实用,而且存储器可分成许多个应用小区实现一卡多用。
IC卡成本低、防伪性能在不断改进、完善、大有取代一般磁卡为信用卡、身份证、驾驶证、护照等大多数证卡采用之势,并可延伸到各种票据及贵重的商品防伪上。
为了对付假信用卡,Europay international、万事达及VISA信用卡公司合作推出智能信用卡。
智能卡就是在普通信用卡上再放置一片存储大量信息又不易被假冒的晶片。
由于生产晶片属高科技、大投入,加之此卡内部有加密逻辑电路,故可束缚伪造者的手脚。
持卡者除用此卡做信用卡外,还可作为手提电话的插卡、商店长期客户卡、甚至作为公共汽车交通工具的乘车卡,达到一卡多用的目的。
4. 激光卡(Laser card)或称光卡。
其存储量更大。
目前一卡的最高容量可达6.6M字节。
由于卡上数据不能改写,卡本身又耐用、耐高温,不怕磁场、静电干扰及X射线辐射,故受人们欢迎。
激光卡有硬件加密、软件加密与人体特征记录加密三种应用形式。
此卡不像IC卡有较强的自我管理功能,由于信息均暴露于卡上,伪造者一旦得到一套读写装置及软件即可破译,使其失去防伪功能。
如能把IC卡与光卡综合利用,研制出新的复合性卡,其防伪性能会更好。
三、油墨所谓防伪油墨,即在油墨连结料中加入特殊性能的防伪材料,经特殊工艺加工而成的特种印刷油墨。
我国目前开发、应用的防伪油墨可分10类,分别加以阐述。
具体实施主要以油墨印刷方式印在票证、产品商标和包装上。
这类防伪技术的特点是实施简单、成本低、隐蔽性好、色彩鲜艳、检验方便(甚至手温可改变颜色)、重现性强,是各国纸币、票证和商标的首选防伪技术。
1. 紫外荧光油墨在紫外光(200~400nm)照射下,能发出可见光(400~800nm)的特种油墨。
按激发光源的波长不同,又可分为短波紫外线激发荧光防伪印刷油墨(激发波长254nm)和长波紫外线激光荧光防伪印刷油墨(激发波长为365n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