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江苏省2019届高三模拟考试(四)·化学

江苏省2019届高三模拟考试(四)·化学

江苏省2019届高三教学情况调研(四)化学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N 14O 16Na 23Al 27P 31S 32Cl 35.5K 39Ca 40Cr 52Fe 56Cu 64选择题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2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中国古代著作中有许多涉及化学的叙述,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

下列解读正确的是(▲)A.《本草衍义》中对精制砒霜过程有如下叙述:“取砒之法,将生砒就置火上,以器覆之,令砒烟上飞着覆器,遂凝结累然下垂如乳,尖长者为胜,平短者次之。

”文中涉及的操作方法是蒸馏B.文房四宝“笔、墨、纸、砚”中,宣纸主要由合成纤维制造C.《汉书》中“高奴县有洧水可燃”,洧水指汽油D.《天工开物》中“凡石灰,经火焚炼为用”,“石灰”指碳酸钙2.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A.3517Cl与3717Cl得电子能力不相同B.用电子式表示CO2的形成过程:C.HClO的结构简式:H-Cl-OD.铬(2452Cr)原子的结构示意图:3.下列物质性质与相应结果或应用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A.某地雨水经过一段时间,其pH由4.68降为4.28,因为水中溶解了较多的CO2B.乙醇和水都可与金属钠反应产生可燃性气体,所以乙醇分子中的氢与水分子中的氢具有相同的活性C.二氧化硅不与强酸反应,可用石英器皿盛放氢氟酸D.锌的金属活泼性比铁强,可用于保护石油管道(碳素钢管)以减缓其腐蚀4.用下列实验装置进行相应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甲乙丙A.图甲:实验室中进行合成氨操作B.图乙:比较Na2CO3、NaHCO3的稳定性C.图丙:实验室中进行石油的分馏操作D.为观察Mg 条在CO 2气体中的燃烧,在一个底部铺有少量玻璃棉的集气瓶中收集满CO 2气体,取一小段除去表面氧化膜的Mg 条用坩埚钳夹持,点燃后迅速投入上述集气瓶底部 5. 短周期主族元素W 、X 、Y 、Z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 的简单氢化物可用作制冷剂,Y 的原子半径是所有短周期主族元素中最大的,由X 、Y 和Z 三种元素形成的一种盐溶于水后,加入稀盐酸,有黄色沉淀析出,同时有刺激性气体产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X 的简单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W 的强 B.的简单离子与X 的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C.Y 与Z 形成的化合物的水溶液可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 D.Z 与X 属于同一主族,与Y 属于同一周期6. 设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30 g SiO 2中含有硅氧键个数为1 N A B.1L0.1 mol ·L-1的Na 2CO 3溶液中所含氧原子数目为0.3 N AC.常温常压下,1 mol CO 2与SO 2的混合气体中含氧原子数为2 N AD.向FeI 2溶液中通入适量Cl 2,当有1 mol Fe 2+被氧化时,共转移的电子的数目为N A 7. 下列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酸性溶液中KIO 3与KI 反应生成I 2:IO -3+I -+6H +=I 2+3H 2OB.Na 2S 2O 3溶液中加入稀硫酸:2S 2O 2-3+4H +=SO 2-4+3S ↓+2H 2O C.向Na 2SiO 3溶液中通入过量SO 2:SiO 2-3+SO 2+H 2O =H 2SiO 3↓+SO 2-3D.用过量氨水吸收工业尾气中的SO 2:2NH 3·H 2O +SO 2=2NH +4+SO 2-3+H 2O8. 一定条件下,在水溶液中1 mol Cl -、ClO -x (x =1,2,3,4)的能量(kJ )相对大小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e 是ClO -3B.b→a +c 反应的活化能为60 kJ ·mol -1C.a 、b 、c 、d 、e 中c 最稳定D.b→a +d 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3ClO -(aq )=ClO -3(aq )+2Cl -(aq ) ΔH =-116 kJ ·mol -19. 在给定条件下,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转化均能一步实现的是 (▲)A.SiO 2―――→HCl (aq )SiCl 4――→H 2高温SiB.CuCl 2(aq )――――→NaOH (aq )Cu (OH )2―――→蔗糖(aq )△Cu 2O C.Al ――→NaOHAl (OH )3――→NaOHNaAlO 2D.CH 4――→O 2CO ――→O 2CO 210. 微生物燃料电池(如右图所示)是指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电池能在高温条件下持续工作B.负极反应式为HS -+9OH --8e -=SO 2-4+5H 2OC.若维持该微生物电池中两种细菌的存在,则电池可以持续供电D.电池中HS -、SO 2-4离子浓度会发生变化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

若正确答案只包括一个选项,多选时,该小题得0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的得2分,选两个且都正确的得满分,但只要选错一个,该小题就得0分。

1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油脂得到甘油和由淀粉得到葡萄糖均发生了水解反应 B.乙醛和丙烯醛()虽不是同系物,但它们均可发生加成反应、氧化反应、还原反应和加聚反应C.“夺命快递”事件中的有毒物质为氟乙酸甲酯CH 2FCOOCH 3(),能发生加成、水解、氧化反应D.乳酸薄荷醇酯()仅能发生水解、氧化、消去反应12. 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一定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A.溶液中通入CO 2气体:Ca 2+、Cl -、K +、H +B.常温下,pH =12的溶液:K +、Cl -、SO 2-3、SiO 2-3、Ca 2+C.常温下c (H +)c (OH -)=1×10-12的溶液:K +、AlO -2、CO 2-3、Na + D.含有大量AlO -2的溶液中:Na +、K +、HCO -3、NO -3 13. 由下列实验及现象不能推出相应结论的是(▲)14. 常温下,配制0.10 mol ·L-NaHCO 3溶液,测其pH 为8.4;取少量该溶液滴加CaCl 2溶液至pH =7,滴加过程中产生白色沉淀,但无气体放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NaHCO 3溶液呈碱性的原因是HCO -3的水解程度大于电离程度 B.加入CaCl 2促进了HCO -3的水解C.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2HCO -3+Ca 2+=CaCO 3↓+H 2CO 3D.反应后的溶液中存在:c (Na +)+2c (Ca 2+)=c (HCO -3)+2c (CO 2-3)+c (Cl -)15. 在20L的密闭容器中按物质的量之比1∶2充入CO 和H 2,发生:CO (g )+2H 2(g ) ⥫=⥬CH 3OH (g ) ΔH 。

测得CO 的转化率随温度的变化及不同压强下CO 的变化、p 2和195℃时n (H 2)随时间的变化结果如图表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0~3 min ,平均速率v (CH 3OH )=0.8mol ·L-1·min -1B.p 1<p 2,ΔH >0C.在p 2及195℃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25 D.在B 点时,v 正<v 逆非选择题16. (12分)Li 4Ti 5O 12和LiFePO 4都是锂离子电池的电极材料,可利用钛铁矿(主要成分为Fe 、TiO 3,还含有少量MgO 、SiO 2等杂质)来制备,工艺流程如下:回答下列问题:(1)“酸浸”实验中,铁的浸出率结果如右图所示。

由图可知,当铁的净出率为70%时,所采用的实验条件为 ▲ 。

(2)“酸浸”后,钛主要以TiOCl 42-形式存在,写出相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

(3)TiO 2·x H 2O 沉淀与双氧水、氨水反应40 min 所得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分析40℃时TiO 2·x H 2O 转化率最高的原因: ▲ 。

(4)Li 2Ti5O 15中Ti 的化合价为+4,其中过氧键的数目为 ▲ 。

(5)若“滤液○2”中c (Mg 2+)=0.02 mol ·L-1,加入双氧水和磷酸(设溶液体积增加1倍),使Fe 3+恰好沉淀完全即溶液中c (Fe 3+)=1.0×10-5 mol ·L-1,此时是否有Mg 3(PO 4)2沉淀生成?(写出计算过程,FePO 4、Mg 3(PO 4)2的K sp 分别为1.3×10-22、1.0×10-24。

)▲(6)写出“高温煅烧○2”中由FePO 4制备LiFePO 4的化学方程式: ▲ 。

17. (15分)橙皮素具有抗氧化、降血脂、保护心血管和抗肿瘤等多种功效。

它的合成路线如下:(1)化合物A 中的含氧官能团有 ▲ 、 ▲ (填官能团名称)。

(2)已知:B ―→C 为取代反应,其另一产物为HCl ,写出X 的结构简式: ▲ 。

(3)反应D ―→E 的反应类型是 ▲ 。

(4)写出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B 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 。

○1 属于芳香族化合物 ○2 分子中有4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 ○3 不能与FeCl 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但能发生水解反应 (5)已知:,结合流程信息,写出以对甲基苯酚和上述流程中的“X ”为原料,制备的合成路线流程图(无机试剂任用)。

合成路线流程图示例如下:CH 3CH 2OH ――→浓硫酸170 ℃CH 2=CH 2――→ Br 2CH 2Br —CH 2Br▲ ▲ ▲18. (12分)工业上用铝土矿(主要成分为Al 2O 3,含有Fe 2O 3、SiO 2等杂质)制取无水氯化铝的一种工艺流程示意如下:已知:(1)步骤Ⅰ中焙烧使固体水分挥发、气孔数目增多,其作用是:▲。

(任写一条)(2)步骤Ⅱ中若不通入氯气和氧气,则反应生成相对原子质量比硅大的单质是▲。

(3)结合流程及相关数据分析,步骤Ⅴ中加入铝粉的目的是▲。

(4)称取含Fe2O3和Al2O3的试样0.2000 g,将其溶解在pH=2.0的热溶液中(50℃左右),以磺基水杨酸为指示剂,用0.02000 mol·L-1 EDTA标准溶液滴定试样中的Fe3+,用去18.00 mL。

然后将试样调至pH=3.5,加入上述EDTA标准溶液25.00 mL,并加热煮沸,使Al3+与EDTA 完全反应。

再调试液pH=4.5,以PAN[1-(2-吡啶偶氮)-2-苯酚]为指示剂,趁热用CuSO4标准溶液(每毫升含CuSO4·5H2O 0.005000 g)返滴定,用去8.00 mL。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