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品德与社会个人课
题研究方案
LG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LGA16H-LGYY-LGUA8Q8-LGA162】
小学《品德与社会》小课题研究
——如何优化学生的课前活
动提高预习效率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随着新课程理念的转变,小学阶段的《品德与社会》教学已不
再是单纯的讲授、灌输、管制学生正襟危坐这样的课,而是丰富多
彩的综合活动课:重视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参与活动,多交流,
多体验。可我们发现,学生的材料近乎千篇一律,学生的交流三言
两语,学生的回答缺乏条例也没有自己的思维发散,课堂教学只是
对学生以往生活经验的总结,达不到思维碰撞。究其原因,这一切
皆源于学生在课前没有做好充足的准备,有材料而无分析,有分析
而无总结,就如同在一场辩论前只准备只言片语是难以应付场上的
唇枪舌战的。所以课前活动在品德与社会这门学科中尤为重要,这
也就是教学中的第一步:预习环节。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
1.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应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生动活泼的
发展提供 充分的空间,引导学生自己去观察、体验、感悟、探究,
从而获得最真实的感受。
2.应注重将教学内容从教科书扩展到学生的整个生活空间,注
重与本地区实际及学生的生活联系,同时关注社会新的发展和变
化,及时丰富、充实课程内容,增进课程内容的现实性和亲近感。
3.教师必须充分开发、利用校内外的各种课程资源,不求花样
繁多,但求切合实际,使之有效地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三、课题研究的内容
1.教科书的内涵挖掘;
2.学生生活体验的储备;
3.网络资源的搜集整合;
四、课题研究过程及方法
研究方法
调查研究法(问卷):通过广泛调查学生,大量查阅网络资
源,搜集整理与本课题相关的信息;
实践研究法:边研究边实践,逐步探索出影响,了解影响学生
课前活动的各种不确定因素,努力提高课前活动成果。
经验总结法: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归纳、撰写研究报
告、优秀论文。
研究过程
实验的实施分三个阶段进行
1.实验的起步阶段
(1)目标
A、通过实验,改变自己原有的教学模式,开放教学空间和开发
利用资源,将课内外学习结合起来,促进师生互动,促进学生发
展。
B、加强学习,转变认识,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
(2)主要工作安排
A、与学校教科研相结合,确定本课题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B、认识教材特点,做好实验的思想及理论准备,明确实验的正
确方向。
C、经常与其它教师交流自己参与实验的具体做法及心得体会,
并在学期末完成阶段性实验报告。
D、举行品德与社会课教学研讨活动,通过讨论,评析,促进自
己对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达成共识。
2.提高阶段
(1)目标
A、在认真开展实验研究的基础上形成典型案例及活动方案,积
累研究经验。
B、充分开发、利用校内外的各种课程资源,以满足学生不同学
习方式的需要
(2)主要工作
A、通过培训,进一步自己强化对教材的认识,促进正确理解把
握教材,更新观念,改进教材,提高课的质量。
B、通过观摩课 、综合实践活动等形式汇报实验成果,并形成
典型案例,积累实验的素材、经验。
3.实验的深入阶段
(1)目标
A、为课题的研究提供第一手资料。
B、有效地开发和利用地方和校本资源,初步形成具有地方特色
的教学经验。
C、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2)主要工作
A、把握教材特点,深入领会实验的目的,大量挖掘课程资源。
B、通过与其他教师的交流活动,在此基础上形成具有特色的教
学经验。
C、完成实验阶段性总结报告。
(三)实验总结阶段
1.进行实验总结,形成实验报告。
2.整理典型案例及综合活动方案。
3.汇报实验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