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叙事疗法实践地图

叙事疗法实践地图

《叙事疗法实践地图》|好故事
“只要你有个好故事和一个可以倾诉的人,你就永远不会完蛋。


这是电影《海上钢琴师》中的一句著名的台词。

大部分人都不爱听大道理,但很少有人不爱听故事,而在电影中故事更是和生命力联结在了一起。

不过,在现实的生活中,这句话是否也能让人“事实信服”呢。

来自澳大利亚的心理学家、叙事心理疗法创始人迈克尔·怀特在他的著作《叙事疗法实践地图》中给了我们肯定的回答。

在叙事疗法中,其基本观点是使人摆脱“作为问题本身”这一传统的心理治疗理念,在迈克尔看来,一个人在既定的社会价值秩序里往往会丧失反思自己人生故事的真正意义的能力,从而导致对自己生存意义的“误读”,以致可能陷入各种形式的心理疾病。

这样的情况下,咨询师的任务就是帮助来访者一起回溯并再创作故事文本,引导他们重新阐释和界定自己的人生故事,以期从中发掘并构建出不同于此前被给定的、积极的生存意义。

在许多来访者的看来,他们的生活中的问题是他们或是别人的品性(identity)反应,抑或是他们人际关系本身的反应。

这种想法决定了他们解决问题的努力方向,遗憾的是这种努力必然会加重问题。

于是,人们更加坚定地相信他们生活中的问题反映了自己、别人或者人际关系中的本性和性格中既定的“事实”。

总之,人们把问题归因于他们自己或别人的内部属性——也就是说,他们或者其他人本身就是问题,而这种信念只会让人陷入他们所要解决的问题中去。

在本书中,除了丰富的理论指导,很多颇具灵性的对话也是让人眼前一亮的。

在文中一位叫萨沙的女士找迈克尔咨询。

这位女士她的表现是很抑郁,有着自残经历,坚信自己是“令人憎恨的”,所以自己也很憎恨自己。

作者注意到萨沙的自我厌恶给他的生活所带来的影响有一个是自残,而这个行为通常被认为是消极的。

于是他特别注意不让自己先入为主的根据这个来判断:
迈克尔:萨沙,我想知道稍微改变一下策略会怎么样。

我已经知道了自我厌恶要求你做什么了,现在我想问一下你的感受。

萨沙:好的,你问吧。

迈克尔:好,我们从对自残感受开始谈行吗?
萨沙:当然,当然,这并不是私密。

迈克尔:我们已经谈到了自我厌恶是让你怎么对待你的身体的,他说让你伤害自我。

我想知道为什么,你说这是为了训练你的身体。

所以我的问题是,你自己怎么看。

萨沙:恩,我自己怎么看......我不知道怎样回答你的问题,因为它就是那样,自我伤害就是那样。

迈克尔:对你来说还好吗?
萨沙:迈克尔,我对你这个问题很吃惊。

迈克尔:为什么?
萨沙:因为大多数人都是劝我不要这样做。

迈克尔:我并不打算这样。

萨沙:好!因为实际上是,当我看到我的血流出来的时候,是我唯一感到释然的时候。

也可能是唯一让我有点感觉的时候
迈克尔:你对此有质疑吗?
萨沙:什么?我觉得没有。

迈克尔:我不是说服你不要自残。

但是如果自我伤害是你与生俱来的命运——如果自我伤害是你的终极命运,而其他的小孩有其他的命运——你对此有没有异议呢?
萨沙:我没有这样说过。

迈克尔:对不起......
萨沙:我想我的生活如果重新来过的话,我会对自我伤害有一两点质疑。

迈克尔:好,我只是想知道你在自我伤害这件事情上的立场。

我这样理解正确吗:这是你生活的一大部分,让你释然,也让你有点小小的疑问。

萨沙:很好的总结。

作者简介:
迈克尔·怀特,叙事治疗创始人之一。

世界著名心理咨询机构多维奇中心(Dulwich Centre)共同创办者。

怀特在家庭治疗领域中因探索治疗的叙事隐喻而享有盛名。

为进一步发展叙事的实务工作,他于2008年1月成立阿德雷德叙事治疗中心(The Adelaide Narrative Therapy Centre)。

2008年4月他因心脏病过世。

他出版的著作包括与大卫·艾普斯顿(David Epston)合著的《故事·知识·权力:叙事治疗的力量》,与艾莉丝·摩根合著的《说故事的魔力:儿童与叙事治疗》。

以及过世前出版、总结过去二十多年来治疗探索的大作《叙事疗法实践地图》。

我不会告诉你,回复书名有全本《叙事疗法实践地图》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