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学 基础设施
A.生产基础设施。包括服务于生产部门的供水、供电、 道路和交通设施、仓储设备、邮电通讯设施、排污、 绿化等环境保护和灾害防治设施;
B.社会基础设施。指服务于居民的各种机构和设施,如 商业和饮食、服务业、金融保险机构、住宅和公用事 业、公共交通、运输和通讯机构、教育和保健机构、 文化和体育设施等;
C.制度保障设施。如公安、政法和城市建设规划与管理 部门等。基础设施水平随经济和技术的发展而不断提 高,种类更加增多,服务更加完善。
农村基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设施指导方针
加快乡村基础设施建设。要着力加强农民最急需的生活基础 设施建设。在巩 固人畜饮水解困成果基础上,加快农村饮水安全 工程建设,发展集中式供水,提倡饮用水和其他生活用水分质供 水。要加快农村能源建设步伐,在适宜地区积极推广沼气、秸秆 气化、小水电、太阳能、风力发电等清洁能源技术。从2006年起, 大幅度增加农村沼气建设投资规模,有条件的地方,要加快普及 户用沼气,支持养殖场建设大中型沼气。以沼气池建设带动农村 改圈、改厕、改厨。尽快完成农村电网改造的续建配套工程。加 强小水电开发规划和管理,扩大小水电代燃料试点规模。要进一
我国财政投资
基础设施
基础设施的重要性
基础设施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和必备条 件,抓好了基础设施可以为发展积蓄能量、增添 后劲,而建设滞后则可能成为制约发展的瓶颈。 沿海地区经济快速发展和某些区域开发的成功, 一条共同的经验就是通过率先启动大规模的基础 设施建设,为经济高速增长奠定坚实的基础。对 此,我们一定要有敏锐的视角和抢抓的意识,超 前谋划,主动出击,积极作为。全国要形成一盘 棋,做到部门联动、上下互动,积极搞好政策对 接和项目衔接,牢牢抓住关键环节,推动基础设 施建设再上新台阶。
权力、义务和责任,明确政府及其主管部门与 投资者、经营者之间的法律关系。 通过规定的程序公开向社会招标选择投资者和 经营者。
六、我国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现状
“十一五”期间,新增中央投资1.18万亿元。 保障性安居工程、农村民生工程和社会事业投 资占43.7%,自主创新、结构调整、节能减排 和生态建设占15.3%,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占 23.6%,灾后恢复重建占14.8%。服务业快速 发展,在国内生产总值中占比提高2.5个百分 点。基础设施建设明显加快,五年建成铁路新 线1.6万公里,新增公路63.9万公里,其中高 速公路3.3万公里,新建、改扩建机场33个, 新建和加固堤防1.7万公里。
1.住宅区、别墅、公寓等居住建筑项目
2.高档酒店、商场、写字楼,办公楼等办公商用建筑项目
3.石油、煤炭、天然气、电力等能源动力项目
4.铁路、公路、航空、水运、道桥、隧道、港口等交通运输项
目
5.水库、大坝、污水处理、空气净化等环保水利项目
6.电信、通信、信息网络等邮电通讯项目
基础设施按服务性质分为三类
三、基础设施主要内容
基础设施可以按其所在地域或使用性 质划分如下:
➢农村基础设施
➢城市基础设施
农村基础设施
农村基础设施包括:农业生产性基础设施、农村生活基础 设施、生态环境建设、农村社会发展基础设施四个大类。 (1)农业生产性基础设施:主要指现代化农业基地及农田 水利建设; (2)农村生活基础设施:主要指饮水安全、农村沼气、农 村道路、农村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 (3)生态环境建设:主要指天然林资源保护、防护林体系、 种苗工程建设,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和建设、湿地保护和 建设、退耕还林等农民吃饭、烧柴、增收等当前生计和长 远发展问题。 (4)农村社会发展基础设施:主要指有益于农村社会事业 发展的基础建设,包括农村义务教育、农村卫生、农村文 化基础设施等。
四、基础设施投资的提供方式
1. 政府筹资建设 (长江三峡工程、宇航事业、核电站)
1)政府提供通常需要多种渠道(税收、公债、基金教 材-三峡工程建设基金)筹措资金
2)财政投融资是政府提供基础设施的重要手段
2.私人出资 (贷款修路,收费还贷)
1)可以采用独资、合资、股份制的形式 2)通常需要政府支持(优惠贷款、借款担保、低价提 供土地使 用权、补贴、减免税收)
一.什么是基础设施
基础设施是指为社会生产和居民生活提供公共 服务的物质工程设施,是用于保证国家或地区 社会经济活动正常进行的公共服务系统。它是 社会赖以生存发展的一般物质条件
基础设施包括交通、邮电、供水供电、商业服 务、科研与技术服务、园林绿化、环境保护、 文化教育、卫生事业等市政公用工程设施和公 共生活服务设施等。它们是国民经济各项事 业。
步加强农村公路建设,要积极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充分利用 和整合涉农信息资源,强化面向农村的广播电视电信等信息服务。 引导农民自愿出资出劳,开展农村小型基础设施建设,按照建管 并重的原则,逐步把农村公路等公益性基础设施的管护纳入国家
支持范围。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城市基础设施是指为城市直接生产部门和居民生活提供共同条件 和公共服务的工程设施,是城市生存和发展,顺利进行各种经济 活动和其他社会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工程性基础设施和社会性基础 设施的总称。它对生产单位尤为重要,是其达到经济效益、环境 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必要条件之一。总的来讲,城市基础设施项目 主要包括:
二、基础设施投资的性质
基础设施与其他产业相比,具有不同特征。从 整个生产过程来看,基础设施为整个生产过程 提供“共同生产条件”。
经济欠发达国家在经济增长过程中常常经受基 础“瓶颈”的困扰,由于民间经济的财力有限, 政府只能通过财政集中动员一部分资源,以加 快基础“瓶颈”部门的发展。实际上,发展中 国家的财政,除具有一般弥补“市场失灵”的 作用外,还部分地充当着社会资本原始积累的 角色。
3. 政府与私人共同提供(贷款修路,收费还贷)
1)借助股份制的企业组织形式由政府与私人共同出资 2)采用 “BOT”方式(建设-经营-转让投资方式)
五、政府在基础设施建设中的作用
审定和监管市政公用产品和服务价格。 保障市政公用企业通过合法经营获得合理回报。 以法律的形式明确投资者、经营者和管理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