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出情节的波澜
----记叙文写作技巧之一
《1976年7月28日》
下班刚进家门,妻就一脸的怒气,对我说,你行啊,还背着我玩浪漫,
搞了一个叫燕的唐山女人!
我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对妻笑笑:说:“你还真会表扬我,我哪有那
个胆量,和你恋爱时,还是你先动手的呢!”
妻却一本正经:“别和我装糊涂,什么胆不胆量的,色胆可以包天!”
听妻子这样说,我知道事出有因,便问:“到底怎么了?”
妻就啪地甩给我一张纸条,我急忙地展开,见上面写:
亲爱的:
也许是情缘所致,你我在孤独难耐的旅途中相识,是你排除了我的寂
寞,给了我无限的令我难忘的温馨,如果你要和我保持联系,请按下面的地址通信:
河北省唐山市南开区四马路二号楼1单元201号。 爱你的燕
读完纸条,我气得想哭也想笑,便问妻:“你是从哪个垃圾箱里拣回来
的?”
妻说:“从垃圾箱里拣来的我就不问你了。最关键的问题是,这张纸条
是在你的书里发现的。”
“书?什么书?”
“台湾李某写的那本《外遇》!”
“这怎么会呢?”
“是啊,这怎么会呢?在我最真诚可爱的丈夫身上怎么会发生这种事
情呢?但是这真真切切实实在在地发生了,这你又如何跟我解释?”
“我无法解释。”
稍停,我又说:“尽管我无从解释,但我敢对天发誓,我在外若搞女人,
我不是人,是鸡是狗是鸭是牛是马是屎是尿是什么都不是的四不象!”
妻听后笑了,笑的表情挺冷酷,说:“你是什么我不追究,但我要追出
那个叫燕的女人。” 我不语。
妻又说:“明天我就去唐山,按纸条上的地址,找那个叫做燕的女人。”
我知道妻说的是气话,便不再理她。
第二天我去上班。中午下班时,见写字台上留有妻的一张纸条,告诉
我她去唐山找那个叫做燕的女人。
看后,我又急又气。女人啊,女人!转念又一想,妻此行也许是一件
好事,她到了唐山后真的能找到那个叫做燕的女人,妻对我的怀疑不就云消雾散了么?
然而,我怎么也没有想到,就在妻走后的第二天清晨,广播里的一条
新闻竟使我听后险些昏倒:“今日凌晨3点40分,我国河北省冀东地区唐山发生了强烈地震,
据我国地震台测定,这次地震为7.8级,如同400枚广岛原子弹,在距地面16公里处的地壳中
猛烈爆炸.” 听完这条新闻,我周身上下直冒冷汗.我意识到我美丽的妻子有可能遇难.因为
按照路途的旅程算,我起是发生地震的这天夜里到达唐山的.
我望着唐山的方向,留下了一个男人不轻易留下的眼泪.
当我带着伤感的心情,去单位告假准备奔赴唐山时,我见到我的同事小
张那双红红的眼睛好象哭过.
我问:“你哭过?”
小张点头后说:“我深爱的一个女人,她居住的那座城市发生了地震。”
我忙问:“她是不是叫燕?”
小张的思想一下高度集中:“对!你??”
“她是不是给你写过一张纸条?”
“对!”
“妈的!纸条怎么会弄到我的书里?”
“哎呀!”小张一拍手,说,“我借过你的书。”
我一切的一切都明白了,我狠劲狠劲地揪住小张的前衣襟,吼道:“你
奶奶的孙子小张,还我妻子!”
妻子真的没有回来。经过官方的确切消息,我妻子是这次地震死亡人
数242769的遇难者之一。
妻子的遇难日期是:1976年7月28日。
1、 你在初读这篇文章的时候,第一个疑问是什么?文章一开头就给
了我们一个疑问,
究竟这个燕是谁?这张纸条是怎么来的?究竟丈夫是不是真的有外遇。
——这种让我们一开始就有疑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结果,情不自禁地想接着往下读的技巧,
叫做“设置悬念”。除了这个悬念, 再接着往下读,我们还会有一个疑问,那就是去了唐山
的妻子有没有死,这是第二个悬念。
2 、妻子去唐山核对丈夫的谎话,刚好就遇见了唐山大地震,这是一
种“巧合”,小张的纸条刚好放到了丈夫的书里,让妻子发现了,这也是一种巧合,所谓“无
巧不成书”,这就是小说中常常用到的手法。
3、 到文章的最后我们明白了,原来燕是小张的爱人,妻子故事的本
身就是一个天大的误会。这就是“营造误会”。
4、 到了“我信你”文章中丈夫和妻子的争吵表面上好象停止了,处
于安静的平稳的状态,谁知道妻子却一赌气去了唐山。这就使情节发生了突然性的转变。像
这种让情节发生突然性的变化的技巧,我们可以称之为“情节突变”。
5、 我再问大家一个问题,作者让看到深爱丈夫的妻子死去,事情突
然转变,结局出人意料,这是情节的突变。这样处理,当然,让情节更有波澜了。大家想想,
除此之外有没有更深的用意?
——增加了悲剧效果,让我们明白到,如果夫妻之间多一些信任,多
一些沟通。其实作者的种种技巧的运用,归根结底,都是为了揭示这个主旨而服务的。这给
我们的启示是:兴波澜,是为了更好地表现主题,而不是为了兴波澜而兴波澜。
教师小结:
在这篇小说中,为了表现主旨,运用了几种兴起波澜的技巧。
有制造悬念,(在文章开头就给读者设置疑问,再进行层层铺叙,最后
才给读者一个明确的答案),营造误会(以一个误会作为行文的线索,让人物的理解出现,最
终写出一个令人啼笑皆非的结局,莫泊桑的项链就是运用了这些手法),制造巧合(“无巧不
成书”,通过偶然来反映必然),还有让事情的发展和结局发生突然的转变,或者喜事变成悲
事,或者是人物从顺境突然变成逆境,打破原来的局面,完全出乎人们的意料,这叫做情节
突变。
《路是月的痕》----湖南满分作文
依稀想来,已有几年未踏上这一条洒满月光的小路了。小路是父亲亲
手用鹅卵石铺成,在月下泛着朦胧柔和的光。路的那头,连着那河边的小屋,连着我的父亲。
父亲呵,你是否依然执着地坐在岸边,哀怨地吹着笛子,等着儿子的归来?
父亲爱好吹笛。小的时候,父亲的笛声载满了我童年的乐趣,像那条
丝带一样的小河,
牵引着我的童心在父亲爱的港湾里晃悠。父亲很疼我这个惟一的儿子,
老喜欢用粗糙的双手捏我的脸蛋,不顾我疼得哭起来,还兀自傻呵呵地笑。每天日暮,父亲
带我到河边的草地上放牛。父亲常常放开牛绳让牛自己吃草,自己便从背后的草篓里摸出笛
子,鼓起腮,吹出世间最美妙的音乐。我就靠在父亲腿上,看着天边的夕阳将父亲的头发染
上点点金色。我爱父亲,父亲的笛声最美。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开始讨厌起父亲,讨厌他满嘴烟味,讨厌他的黄
牙;讨厌他背个草篓到学校找我,还从窗外傻傻地盯着我看,我还讨厌他没有本事,只知侍
弄几亩薄地,连我的学费也没能赚回。我和父亲逐渐隔膜了。在被我吼了几次后,父亲不再
打着赤脚去学校看我,不再唠叨着让我好好学习。他保持沉默,而打破沉默的惟一方式就是
吹笛,如怨如慕,而在我看来,这又成了不务正业的标志。
我到外地上学去了。离去的前一天晚上,我走上那条熟悉的小路,感
觉到一丝眷恋与不舍。路像是月光在地上划过的痕,也划过我的心。几年时间里,我未回过
一次家。母亲在电话里告诉我,我走后,父亲整日像掉了魂似的,茶饭不思,只知去河边吹
笛子。最终,我应母亲的请求回到了家。到家里已是夜晚,月刚升起,当我怀着无尽的思绪
在小路上行走时,遇到了等我的父亲。我忽地一下子哭出来,紧紧抱住了父亲。我请求父亲
给我吹笛,父亲答应了。哽咽的笛声又在耳畔响起,响在洒满月光的小路上,勾起我的回忆。
我感觉到父亲眷眷的爱子之情,感到愧对父亲的笛声,父亲爱我,爱着自己的儿子。他为我
吹了十八年的笛子,而我此刻才发现它和我的心竟产生如此强烈的共鸣。
路很美,很美,是月划过的痕。月是路的魂,父亲的笛声是我的心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