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体育运动队管理规定

体育运动队管理规定

体育运动队管理规定
常纺院教字〔2003〕14号
二OO三年十一月二十七日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根据《中共中
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学校体育工作条例》、
《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实施办法》、《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评分表》、《全国普通高等学
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和江苏省教育厅、江苏省体育局〔2002〕46
号文件精神,结合我院的具体情况,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章 运动队的任务
第二条 学校运动队是在全校学生群体运动普及的基础上,由集体荣誉感
强,学习成绩良好和运动成绩突出的学生组成。运动员肩负着自觉刻苦训练不断
提高运动水平,在各级比赛中勇于拼搏,为学校争取荣誉的光荣使命;同时在学
校群体活动中发挥骨干作用,为学校群体运动不断开展与创建精神文明而作出自
己的应有贡献。

第三章 运动队的组织与管理
第三条 各项运动队的领队由学校分管担任。各项目的教练员由体育教研室
安排体育老师担任。教研室协调、安排训练,后勤等具体工作。
第四条 各运动队训练、思想等工作由教练员全面负责。各队设一名或二名
队长,协调助教练员工作。
第五条 各运动队的工作由教研室统一组织和管理。教研室定期向领队汇报
请示工作。
第六条 教研室主任定期检查各队的思想状态,训练情况以及生活等到工
作。帮助解决具体困难。
第七条 各队定期召开民主生活会议,互相交流,互相促进。训练中及比赛
结束做好总结表彰工作。
第四章 教练员管理
第八条 教练员在遵守队纪队规、训练作风、思想表现等各方面,应以身作
则,为全队运动员,做出表率。
第九条 对运动员既要严格要求,又要注意运动员的思想表现,积极做好人
的思想工作。加强对运动员培养集体主义观念、自觉刻苦的训练作风及比赛中顽
强拼搏的意志。提高运动员的全面素质。同时关心运动员的学习与生活。
第十条 训练工作要有计划性、针对性。结合运动员的实际情况制订计划,
并在训练中不断修正。
第十一条 对训练工作要有钻研精神,通过工作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与
水平。
第十二条 做好全队考勤工作。
第十三条 经常与运动员所在班的班主任及系负责人联系,向他们汇报训练
情况,取得他们对训练工作支持。发现问题及时向教研室、系部、分管院长反映,
共同协商解决。

第五章 运动员管理
第十四条 服从学校的召唤,以主动、积极、负责的态度参加运动队。
第十五条 端正参加运动队的目的,树立为校争光的荣誉感与责任感。
第十六条 培养自觉、刻苦的训练作风,不怕苦,不怕累,不讲条件,不计
报酬,发扬顽强拼搏的精神,完成运动训练。
第十七条 必须服从教练员的指挥和决定,有意见事后与教练员交换意见,
求得统一。
第十八条 必须遵守队纪队规。不迟到、不早退,训练中积极主动。除有特
别重大的事情及重病重伤不能到场需请假批准外,其余一切活动都必须服从运动
队的训练与比赛安排。
第十九条 队员之间讲团结,讲文明,相互关心,互相帮助。
第二十条 爱惜运动服装、运动器材及球类用品,做好保守管工作,遗失赔
偿。
第二十一条 在比赛中尊重裁判、尊重竞赛对手、尊重观众。讲文明、懂礼
貌,争做高风尚的精神文明运动员。
第二十二条 在班级运动员在外地实习期间亦必须以学校大局为重,听从学
校的决定,积极参加训练。

第六章 奖惩
第二十三条 对学校需要而本人以各种理由拒绝入队或擅自离队拒训的运
动员,经教育后限期内仍不服从学校决定,则将其表现记入档案,并视情节轻重,
给予必要的教育批评和行政处分。
第二十四条 以学期为阶段,训练中迟到、早退、缺席累计达三次,给予必
要的批评教育;累计达五次,扣罚训练费1/3;累计达十次,扣罚训练费的1/2,
累计十次以上,全部扣除,并要无条件服从教练员对本人去留决定。
第二十五条 整顿期间,运动员必须将服装、鞋洗干净后在限期内送归体育
器材库。超期三天,罚金十元,超期五天,罚金二十元。超期一周以上罚金三十
元。对拒不归还者,学校将严肃处分。遗失球类,用品等,视情节严重扣罚全队
一定训练费以作补偿。
第二十六条 在外出比赛中,对运动员不讲文明、不守体育道德,破坏学校
声誉的言行将进行通报批评,并酌情给予行政处分。
第二十七条 教练员带队训练要以身作则,工作中刻苦耐劳。钻研,并当遵
章守纪的模范。在训练工作中随意不到场,放任学生或常常随意减少训练课时间,
按教学事故管理规定处理。
第二十八条 各运动员平时训练时间每周1—2次,每次至少半小时,赛前
一个月每周训练4—5次,每次至少2个小时。
第二十九条 比赛前一个月作为集训,集训期间每人每天补助4元,按实际
训练天数发放,长年训练以学校浴室开放时间发放澡票。
第三十条 比赛期间按实际比赛天数每人每天补助8元。
第三十一条 对训练、比赛中一向表现好,有拼劲、有荣誉感,体能技术有
有较大进步,取得优异名次运动员与教练员给予奖励。
第三十二条 参加全国比赛获奖奖励
1.取得优异成绩,全校通报表扬。
2.该学期操行晋升一等,评为优等者,给予一等嘉奖。
3.在参加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评比时,文化成绩放宽20分(可任选四
门功课,每门功课最高放宽5分)。
4.集体项目(奖金)
名次
1 2 3 4 5 6 7 8
主力
500 400 350 300 280 260 240 220
替补
350 300 280 260 240 220 200 180
5.个人项目各名次同集体项目主力队员。

6.为校取得重大荣誉的毕业生运动员,学校优先向工作单位推荐。
第三十三条 参加全省比赛获奖奖励
1.取得优异成绩,全校通报表扬;
2.该学期操行晋升一等,评为优等者,给予二等嘉奖;
3.文化学习成绩可放宽15分参加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的评比。(可任选
三门功课,每门功课最多放宽5分);
4.集体项目(奖金)
名次
1 2 3 4 5 6 7 8
主力
300 250 200 150 100 80 60 40
替补
150 100 80 60 50 40 30 20

5.个人项目各名次同集体项目主力队员;
6.为校取得重大荣誉的毕业生运动员,学校优先向工作单位推荐。
第三十四条 参加全市比赛获奖奖励
1.取得优异成绩,全校通报表扬;
2.该学期操行晋升一等,评为优等者,给予三等嘉奖;
3.在参加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评比,文化成绩可放宽10分(可任选二门
功课,每门功课最多放宽5分);
4.集体项目(奖金)
名次
1 2 3 4 5 6 7 8
主力
200 150 130 100 80 60 50 40
替补
100 80 60 50 40 30 20 10
5.个人项目各名次同集体项目主力队员;

6.为校取得重大荣誉的毕业生运动员,学校优先向工作单位推荐;
7.个人项目各名次同集体项目主力队员;
8.为校多次取得荣誉的毕业生运动员,学校优先向工作单位推荐。
第三十五条 田径项目破高校记录运动员的奖励
级别 全国 全省 全市 学院
破纪录
1000 500 250 100
平纪录
400 200 100 50
第三十六条 破纪录或平纪录并同时获得名次,只能享受最高级。

第三十七条 教练员的奖励依据所指导运动队获奖情况,按《教师工作量绩
分制标准》计算。

第七章 其 他
第三十八条 本规定解释权在院运动委员会。
第三十九条 本规定自印发之日起执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