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排水设计说明92359

排水设计说明92359

衡阳市内环路(蒸湘南路-衡州大道)工程 施工图设计说明 第 - 1 - 页 共 3 页 衡阳市内环路(蒸湘南路-衡州大道)工程排水工程 施工图说明 一、主要设计依据和设计资料 (1)、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2011年版); (2)、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318-2000); (3)、埋地聚乙烯排水管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ECS164:2004); (4)、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 (5)、《衡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02-2020)》; (6)、《衡阳市城市总体规划局部调整(2006-2020)》; (7)、《松木工业园总体规划(2005-2020)》; (8)、《衡阳市松木工业园排水专项规划》; (9)、《衡阳市城市防洪规划报告》; (10)、内环北路南侧、蒸湘北路东侧安置小区内部排水图; (11)、中亿汽贸城排水图纸; (12)、道路专业提供的平面、纵断面和横断面; (13)、衡阳市内环北路工程初步设计会议纪要及批复; 二、设计概况 内环路(蒸湘南路—衡州大道),项目北接现状华新大道,东接现状蒸湘南路。衡州大道至

一环西路段,两厢用地远期规划主要以绿地为主;一环西路至蒸湘南路,两厢用地远期为建设用地,主要以居住用地和教育用地为主。道路两厢现状主要为一些村落、山体、农田和水塘,尚未开发。片区水资源丰富,蒸水自西向东从项目北侧流过,在石鼓区的石鼓咀汇入湘江,流域面积3470平方公里。道路所在片区东侧为幸福河,自然形成的排洪渠汇水均进入此河。幸福河最终自西向东排入湘江,汛期电排。这些水体为道路的排水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目前蒸湘南路,一环西路,衡州大道已经建成通车,路下埋设有分流制排水管线。道路所在区域现状均为一些村庄及山体,村庄居民的雨污水均为散排,排水系统较为零乱分散,无组织排水,未成体系。没有统一的污水收集排放系统。 三、对初步设计批复的执行情况

1、雨污水总平面图因区分现状与规划管线;雨污水管间,以及涵洞平面及竖向局部存在冲突;排水钢筋混凝土管不宜采用I级管。 回复:按意见修改。 2、优化雨水管道流向、坡度及埋深,与已建及规划雨水管渠衔接;项目穿立交处泵站规模偏大,建议优化雨水管线布置,尽量减少泵站汇水面积。 回复:按意见修改;设置截水沟将能够自排雨水排入自排管道。 3、明确下穿道路地下水水位,核实是否需要埋设盲沟等措施;核实排水工程数量表,建议大管径雨污水管材尽量采用钢筋砼管以节省造价。 回复:由道路设置盲管排除地下水;其余按意见修改。 四、地质工程概况 根据沿线工程地质调绘、钻探揭露及区域地质资料分析,本线路第四系覆盖层较广,厚度较薄,沿线可见基岩露头,岩性单一,主要为下第三系霞流市组粉砂质泥岩,现分述如下: 1、第四系(Q) (1)填筑土、种植土(Q4ml) ①1填筑土:本线路有零星分布,为人工填筑土层,杂色,稍密-中密、稍湿-湿,成分主要以黏性土夹碎块石为主,含少量植物根系,多为人行土路,厚度0.5-6.9m不等。该土层物理力学性状较差,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开挖分层碾压处理。 ①2种植土:为山丘植被或农田耕作土层,灰、灰褐色,成分以黏性土为主,含少量砾石、有机物质及植物根系,厚度0.5-1.1m,土层复杂,植被土层结构松散,耕作土层呈软塑-可塑状,不适宜作路基填土,施工时要进行清除。 (2)第四系淤积土(Q4h) ②淤泥质土:分布于丘间谷地低洼地段或池塘底。灰黑色,软塑、很湿状态,以黏粒为主,含有机物质,有腥臭味,土质干缩强烈,干强度、韧性低,厚度0.20-1.80m,该土层物理力学性状差,主要分布于填方路基,施工时应挖除换填。 (3)第四系冲洪积土(Q4al+pl) ③粉质黏土:主要分布于丘间谷地,由冲洪积形成,黄褐、灰黄色,可塑-硬塑、湿状态,成份以黏粒、粉粒为主,一般黏粒多于粉粒,局部地段底部砂粒含量逐渐增多,韧性一般,,厚度0.7-7.5m,与下伏土层界线清楚,厚层变化较大,物理力学性状一般,承载力基本容许值160-180Kpa,可直接作为路基基础持力层。 ④细砂:主要分布于丘间冲沟内,由冲洪积形成,稍密、湿-饱和状态,局部含黏性土团衡阳市内环路(蒸湘南路-衡州大道)工程 施工图设计说明 第 - 2 - 页 共 3 页 块,底部含少量砾石,砾石含量约5-10%,细砂成分主要为石英、长石,颗粒级配及分选性一般。仅极少数地段有分布,厚度2.2-4.2m,该层物理力学性质一般,承载力基本容许值140-160Kpa,,可直接作为路基基础持力层。 (4)第四系残坡积土(Q4el+dl) ⑤粉质黏土:主要分布于山丘地带,为粉砂质泥岩风化残积物或坡积物,紫红、褐红、褐黄色,坚硬-硬塑状、稍湿状态,以黏粒及粉粒为主,含少量风化基岩残块,厚度0.5-9.9m,与下伏基岩直接接触。残积层厚度变化大,承载力中等,承载力基本容许值180-200Kpa,可直接作为路基基础持力层。该层可以考虑作为路基填土料。 2、基岩 下第三系霞流市组(E2+3x1)粉砂质泥岩: 该岩层分布于整个线路段,沿线可见基岩露头,在XK1+000- XK4+000基岩出露地段,量测得的岩层主要产状10°-20°<15°-18°,岩石节理裂隙发育,一般4-6条/ m,宽约1-10mm,延伸一般1-3m,有泥质充填物;在NK1+000- NK5+560基岩出露地段,量测得的岩层主要产状109°-125°<16°-29°,岩石节理裂隙发育,一般3-6条/ m,宽约1-10mm,延伸一般1-3m,有泥质充填物。 ⑥1强风化粉砂质泥岩:紫红色,泥质结构,岩层厚度为中-厚层状,风化裂隙极发育,岩体被切割成碎块状,岩芯多呈碎块状或短柱状夹土状,碎块状岩芯干时可用手折断或捏碎,遇水易软化崩解,为极软岩,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Ⅴ级,层厚0.60-25.00m,层厚变化大,承载力较高,承载力基本容许值350Kpa,可直接作为路基基础持力层。该层可以考虑作为填石路基材料。 ⑥2中风化粉砂质泥岩:泥质结构,岩层厚度为中-厚层状,岩石风化裂隙较发育,节理裂隙面有铁锰质渲染,岩芯多呈柱状,局部夹碎块状,节长一般5-30cm,锤击声哑,易击碎,为软岩,岩体较完整,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Ⅳ级,岩石质量指标RQD值70-80,勘探揭露厚度1.0-23.50m。该层承载力高,承载力基本容许值1000Kpa,可直接作为路基基础持力层。该层可以考虑作为填石路基材料。 五、管材 雨水管和污水管管材采用聚乙烯缠绕结构壁管(B型)和钢砼排水管。当管径<1m时,采用聚乙烯缠绕结构壁管(B型),承插口电熔焊接。该管材应符合《埋地用聚乙烯结构壁管道系统》(GB/T 19472.2-2004)的要求;覆土<4m时,采用S8级管;当4m≤覆土<5m时,采用S10级管;当5m≤覆土<6.5m时,采用S12.5级管。

当管径≥1m时,采用钢筋砼承插口管,橡胶圈接口。管材及胶圈应符合《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排水管》(GB11836-2009)等国标及规范要求。覆土≤7m时,钢筋砼管采用II级。7m<覆土≤8.5m时,钢筋砼管采用III级。 六、管道基础 基础采用180度素砼基础和180°砂石基础。具体详见管道结构设计图。 七、预留管道 本次设计排水管道每隔120米设置接户管。雨水接户管管径为DN600,坡度0.3%,坡向主管;污水接户管管径为DN500,坡度0.3%,坡向主管。街坊预埋支管的末端应修建检查井,检查井位于道路红线外距道路红线2.0m。检查井的井盖和现状绿化带或辅道地面平齐。 八、雨水口连接管 车行道内采用砖砌偏沟式双篦雨水口,见国标06MS201-8。雨水口雨水口连接管采用d300,坡度采用1%。道路交叉口内雨水口布置以交叉口竖向为准。 九、检查井及井盖 检查井采用砖砌检查井、钢筋砼井,砖砌井及必须按照检查井及井盖病害防治办法进行井盖板,井筒,井地板加强,做法详见施工图纸。砖砌检查井施工完毕后,无论有无地下水,均应采用1∶2防水水泥砂浆进行内、外抹面,抹面厚度20mm。 砖砌及混凝土检查井体井底处外侧50cm至80cm范围内均属于检查井四周回填范围,回填前检查井的砌体水泥砂浆强度或现浇混凝土强度应达到设计要求。回填可以采用石灰土、卵砾石、碎石,回填密实度不小于同标高道路要求,沿井室中心对称进行回填,分层夯实处理。 塑料井回填要求详见图纸。 井盖: 位于车行道及十字交叉路口的检查井盖采用重型铸铁井盖及盖座,承载力要求不小于城-A级,并且具备防沉降、防盗、防跳、防噪音的功能。人行道及绿化带内的检查井盖采用轻型铸铁井盖及盖座,承载力要求不小于城-B级。井盖需配“污水”“雨水”作为排水检查井区分标志。 十、沟槽的开挖 沟槽开挖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不扰动天然地基,地基处理符合设计要求; 2、槽壁平整,边坡坡度符合施工设计的规定; 3、人工挖土时,堆土高度不宜超过1.5m,且距槽口边缘不宜小于0.8m。 衡阳市内环路(蒸湘南路-衡州大道)工程 施工图设计说明 第 - 3 - 页 共 3 页 4、当沟槽开挖较深时,施工单位应根据开挖工具合理确定分层开挖的深度; 5、施工时应谨慎开挖,如遇到管线,待确定其性质后,应与有关部门协商处理。 具体详见管道结构设计图。 十一、沟槽的回填 1、管道敷设完成后不宜长期处于空管状态,应尽快进行管道隐蔽工程验收,验收合格后,沟槽应尽快回填至管顶以上0.7m高度处。从管底基础至管顶以上0.7m范围内必须采用人工回填, 严禁用机械推土回填。管顶回填土0.7m以上部位的回填可采用机械从管道两侧同时回填、夯实,但机械不得在管道上方行驶。 2、回填时应清除沟槽内杂物并排出积水,不得带水回填,不得回填淤泥,有机物,回填土中不得有超限值的大砾石或石块,不得有大于砾石两倍的的土块,冻土,砖,垃圾,有机物及其它杂硬物体。 3、在回填中,运土,倒土,夯土时均不得损伤管节及其接口,不得出现管道移位,转动等现象。 具体详见管道结构设计图。 十二、立交雨水排水 铁路分离式立交:道路主要考虑收集车行道,辅道,绿化带及地下水,两厢雨水由相邻道

路收集。由于道路在最低点下挖2-3米,形成盆地,且纵坡大,雨水很快就汇集到立交最低点,雨季该点为最不利点,极易造成严重积水。故本次道路设计考虑设置雨水泵站排除雨水。泵站出水接入衡州大道雨水管道。 立交:主线桥面雨水通过桥面雨水口接入桥下沉泥方井,最终接入市政管道。辅道、匝道雨水通过雨水管道收集排放。 十三、其余事项 1、开工前必须对原有沟、渠、管流水底板高程进行测量复核,确认无误后方可开工。若有偏差,请及时与设计人员联系。 2、雨污水管道在施工完毕后应进行闭水试验,试验合格后及时回填。 3、本图未尽事宜请参照国家现行施工及验收严格按照《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执行;或请施工单位和监理及设计部门商议解决。 4、排水管道工程应按设计文件和施工图施工,变更设计应经过设计单位同意。 5、发现图纸错、碰、漏及其它存在的问题及时与建设单位及设计单位取得联系,以便妥善解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