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书香,一路芬芳
茶能醉我无需酒,书能香我何需花。
一路走来,伴着书香,浸着芬芳。
书中的易安,或许是最芬芳的。
“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这时的易安,年少,是一名在豆蔻年华的少女,无忧,无虑,没有身世的羁绊,没有世俗的纷扰,只有沉鱼落雁的美貌,与那无尽的才情。
回首的这一嗅,占尽了夏日的风情,也不禁想起了心动的霎时。
少年时期,花开四季,就在那生命的霎时,绽出芬芳,望见美妙。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此刻的易安,青春年少,爱情无忧,也不禁伤春起来,春天总在月色的朦胧中褪去,此时易安所感,不过是迫不得已的花落和似曾相识的燕归罢了。
春红逐步消去,而夏绿默默助长,不因春天褪去而去的,只有这海棠的芬芳了罢。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这海棠的芬芳,似是伴着易安直至暮年。
正如她所写“长记海棠开后,正伤春时节。
”与其说这是对海棠的回顾,不如说是对年少的无尽思念。
在时光尽头,海棠的芬芳仍然萦绕。
“此花不与群花比”梅花,或许是易安最喜欢的花,或许易安其实不懂得“梅花香自苦寒来”的道理,仅仅是那种单纯的喜欢。
爱这1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供参考
梅花的美丽,爱这梅花醉人的芬芳。
或许,这不仅写的是梅花,还是她自己。
作为一个女人,易安多少有些自矜的,她是父母宠爱的女儿,丈夫深爱着的妻子,她有这自豪的资本,认为自己无尽芬芳。
只惋惜,到了暮年,一切都变了。
正如她所写“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
”她也未曾想到,再次遇见梅花,竟是这一种心境,眼前的梅花,似乎从未曾改变,可是身边,再也没有赵明诚和煦的手,真是“物是人非事事休”往事如此美妙,却总让人黯然神伤,“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腻”醉人的不是酒,是这一刻的芬芳,这一刻的安宁与美妙。
手中的梅花一片片凋落,芬芳一点点散去,宛若易安的凋谢。
还想回到最初,回到那份最初的芬芳,那里,时光宛若从未开始。
默默合上这散发着香气书页泛黄的书,眼前似乎出现了那如花一般凋谢的易安,似乎嗅到了这一朵朵花的芬芳气息。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供参考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