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应该如何培养自己的合作能力和交流能力?
教师的合作能力包括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合作和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合作两个方面。
1、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合作、(1)教师利用教研组活动时间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学习兄弟学校和老师的教改经验,交流学习心得,探讨教育教学中的疑难问题和重点、热点问题等。
(2)备课组成员之间的互相交流,共同分析教材,在教学内容、教学进度、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要求和思考题基本统一的前提下,根据个人教学的风格和教学对象的特点编写好教案,上好课。
(3)开展好说课制度。
通过同一教材、教师之间的互相说课活动,把握教材的重点和难点,确立最佳教学方法,设计最佳的课堂提问,寻找最佳的答案,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4)教师要互相听课、评课。
参加听课活动,客观地评价课堂教学情况,并对讲课教师提出中肯的改进意见,从而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5)利用现有的信息技术手段,尽力达到资源共享。
2、教师与学生的合作,(1).作为教师,要善于耐心倾听学生提出各种问题,那可能就是创造的灵光,别把那些一闪即逝的灵感扼的杀在萌芽中。
(2) 教师与学生谈话,第一,要注意语言的艺术性。
尊重学生的人格,把自己放在和学生平等的位置上谈话,不挖苦、嘲讽生。
让学生在心理上与教师相融。
第二,教师说话要有幽默感学。
学生有个体差异,承受能力也千差万别,尤其是在批评学生时,我们要掌握好分寸。
幽默可以活跃和缓和教育教学气氛,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
(3) 每一个学生身上都有很多优点,教师要做伯乐,平凡中发现学生不平凡之处并给予真诚的赞扬和鼓励。
(4)教师要言而有信,“言必信,行必果”。
教师言而无信就不能取信于学生,无法得到学生的敬重。
教师的语言是连接教师和教师、教师与学生、教师与其他人之间的重要媒介,教师的语言是教师在交流中的有力工具和主要手段。
教师在与教师和学生的合作与交流中,掌握谈话中的语言技巧,从而搞好交流。
话语的信息量不能太多或太少,说话人要自信,内容要可靠;说话要贴切,不说无关之事,说话要清楚,避免歧信息技术教师特别是在和学生的交流中更应该掌握谈话技巧。
教师与学生谈话,是了解学生情况,构建良好师生合作关系的行之有效的教育手段之一。
在与学生的交流中,要注意尊重学生的人格,把自己放在和学生平等的位置上谈话,不挖苦、嘲讽学生,让学生在心理上与教师相融。
我校县区学生较多,在信息技术及操作方面和市区学生差别很大,他们本身自备心理就较重,如果教师不能正确把握方法,就会极大地伤害学生的自尊心,难以和学生达成良好的交流环境;因此在和学生交流中,教师说话要有幽默感。
尤其是在批评学生时,我们要掌握好分寸。
同时作为一个教师,特别是班主任教师,更应该避免居高临下,一味空洞无物地说教。
教师要真诚地与学生沟通交流,在点滴的小事上关心学生,使学生与教师心灵相通,要善于于倾听学生的心声。
不能道听途说,捕风捉影,否则可能做出一些错误的判断和结论,影响正常的师生合作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