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模具设计师高级技师(一级)理论A卷及答案

模具设计师高级技师(一级)理论A卷及答案

湖北省职业技能鉴定理论试卷 【 A 卷 】模具设计师一级注 意 事 项1、考试时间:闭卷120分钟。

2、请在试卷标封处填写姓名、准考证号和所在单位的名称。

3、请仔细阅读答题要求,在规定位置填写答案。

一、填空(每空1分,共25分)1. 冷冲压工序分为 工序、 工序两大类。

2. 降低冲裁力的主要措施有 、 、 等。

3. 模具的压力中心就是 ,求压力中心的方法就是求 。

4. 弯曲展开长度(r>0.5t 时)的计算依据是 。

5. 拉深件毛坯尺寸的计算依据是 ,其具体计算方法有 .6.减小塌角、毛刺和翘曲的主要方法有: 、等措施。

7. 注射成型过程可分为 、 、 和 四个阶段。

8.导柱结构长度按照功能的不同分为 、 和 。

9.挤出成型工艺参数主要 包括: 、 、 、 。

10.型腔和分流道的排列有 和 两种。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5分)1.当弯曲模间隙过大时,对U 形弯曲件的不利影响是( )。

A.弯裂B.翘曲C.回弹D.畸变2.最小相对弯曲半径r min /t 表示( )A. 材料的弯曲变形极限;B.材料的弯曲变形程度C.零件的结构工艺好坏;D.弯曲难易程度3.影响拉深系数的因素较多,其中( ) ,拉深系数值就可随之减少。

A. 材料的相对厚度(t/D )×100大;B. 屈强比(b s σσ/)大; C .凹模圆角半径小; D. 板厚方向性系数(γ)小。

4.拉深时出现的危险截面是指 ( ) 的断面。

A.位于凹模圆角部位B.位于凸模圆角部位C.凸缘部位D. 凸模根部5.对 T 形件,为提高材料的利用率,应采用 ( ) 。

A.多排B.直对排C.斜对排D.倒顺排6.胀形、翻边、缩口等成形工艺,其变形的共同特点是:( )A .局部变形 B.伸长类变形 C.压缩类变形 D.回弹变形 7.导板模中,要保证凸、凹模正确配合,主要靠( )导向。

A.导筒B.导板C.导柱D.导套8.在动、定模上都设置推出机构的叫做( )。

A.双推出机构B.双向机构C.联合推出机构D.复合机构9.当注射成型工艺要求模具温度在 ( )时,模具中必须设置加热装置。

A. 80℃左右B. 80℃以上C.80℃以下D. 小于等于80℃ 10.环氧树脂的主要成型特点是 ( )A.硬化速度慢B. 成型时需排气C.流动性好D.成型温度高11.通过对流道进行加热或绝热保温,使流道内熔体始终不凝固的浇注系统称为( )系统。

A.热流道浇注 B. 无流道浇注 C.连续浇注 D.大流道浇注 12.成型之后模具开启困难,问题可能出自型腔的( )。

A.刚度 B.强度 C.耐磨性 D.热变形 13.对注塑成型影响最为重要的应力是( )。

A.压缩应力B.拉伸应力C.剪切应力D.屈服应力 14.下列塑料中属于热固性塑料的是( )。

A.聚乙烯B. ABSC.尼龙D.酚醛 15.注塑模与推杆推出机构配套使用的拉料杆为( )。

A.“Z”型 B.球头 C.菌型 D.锥形三、判断题:(正确的在括号内画“√”错误的画“×”每小题1分,共15分) 1.采用阶梯形式布置凸模时,为保护小凸模,应使小凸模比大凸模高一些。

( ) 2.采用刚性卸料装置时,其总工艺力为P ∑=P+P 卸+P 推。

( ) 3.相对弯曲半径(r/t )是表示零件结构工艺性好坏的指标之一。

( ) 4.在拉深过程中,压边力过大或过小均可能造成拉裂。

( )5.拉深的变形程度大小可以用拉深件的高度与直径的比值来表示。

( )6.所谓等面积原则,即坯料面积等于成品零件的表面积。

( )7.弯曲件的中性层一定位于工件1/2料厚位置。

( )8.潜伏式浇口由点浇口演变而来,浇口常设在塑件侧面的较隐蔽部位而不影响塑件外观。

( ) 9.浇口的位置应开设在塑件截面最厚处,以利于熔体填充及补料。

( ) 10. 注射模的浇注系统由主流道与分流道组成。

( )11.斜滑块侧向分型与抽芯注射模常用于抽芯距离较短的场合。

( ) 12.塑件壁厚最大值应以满足塑件在使用时要求的强度和刚度。

( ) 13.注射模的浇注系统由主流道、分流道、冷料穴和型腔组成。

( ) 14.注射成型所控制的主要工艺参数包括温度、湿度、压力和时间。

( )15.注射模采用小尺寸浇口的优点是物料的流动性好、充模流速高、浇口封闭时间短。

( )四、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5分)1.确定冲裁工艺方案的依据是什么?其工序组合方式如何确定?2.影响弯曲回弹的因素是什么?采取什么措施可减小回弹?考生答题 不 准超 过 此 线3.选择塑料成型模分型面的一般原则是什么?4.塑料膜的凹模有哪些结构形式?5.影响塑件收缩的因素有哪些方面?五、论述题(10分)说明图示模具零件的加工工艺路线。

材料:CrWMn热处理硬度HRC58—62 六、案例分析题(10分)分析图示模具装配结构,回答指定问题。

(1)模具的类型与结构(2)指出图中所有件号的零件名称(3)指出件号1、2、3、7作用湖北省职业技能鉴定理论试卷 【 A 卷 】答案模具设计师一级注 意 事 项1、考试时间:闭卷120分钟。

2、请在试卷标封处填写姓名、准考证号和所在单位的名称。

3、请仔细阅读答题要求,在规定位置填写答案。

一、填空(每空1分,共25分)1. 冷冲压工序分为分离工序、塑性变形工序两大类。

2. 降低冲裁力的主要措施有阶梯凸模冲裁、斜刃冲裁、加热冲裁(红冲)等。

3. 模具的压力中心就是冲压力的作用点,求压力中心的方法就是求空间平行力系的合力作用点。

4. 弯曲展开长度(r>0.5t 时)的计算依据是弯曲前后中性层长度不变。

5. 拉深件毛坯尺寸的计算依据是体积不变原则和相似原则,其具体计算方法有等体积法、等面积 法和等重量法.6.减小塌角、毛刺和翘曲的主要方法有: 尽可能采用合理间隙的下限值保持模具刃口的锋利 、合理选择塔边值、采用 压料板和顶板 等措施。

7. 注射成型过程可分为 充模、 压实、倒流 和 冻结冷却 四个阶段。

8.导柱结构长度按照功能的不同分为 固定段 、 导向段 和 引导段。

9.挤出成型工艺参数主要 包括:温度 、 压力、 挤出速度 、牵引速度。

10.型腔和分流道的排列有平衡式 和 非平衡式 两种。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5分)1.当弯曲模间隙过大时,对U 形弯曲件的不利影响是( C )。

A.弯裂B.翘曲C.回弹D.畸变2.最小相对弯曲半径r min /t 表示( A )A. 材料的弯曲变形极限;B.材料的弯曲变形程度C.零件的结构工艺好坏;D.弯曲难易程度3.影响拉深系数的因素较多,其中( A ) ,拉深系数值就可随之减少。

A. 材料的相对厚度(t/D )×100大;B. 屈强比(b s σσ/)大; C .凹模圆角半径小; D. 板厚方向性系数(γ)小。

4.拉深时出现的危险截面是指 ( B ) 的断面。

A.位于凹模圆角部位B.位于凸模圆角部位C.凸缘部位D. 凸模根部5.对 T 形件,为提高材料的利用率,应采用 ( C ) 。

A.多排B.直对排C.斜对排D.倒顺排6.胀形、翻边、缩口等成形工艺,其变形的共同特点是:( A )A .局部变形 B.伸长类变形 C.压缩类变形 D.回弹变形 7.导板模中,要保证凸、凹模正确配合,主要靠(B )导向。

A.导筒B.导板C.导柱D.导套8.在动、定模上都设置推出机构的叫做( A )。

A.双推出机构B.双向机构C.联合推出机构D.复合机构9.当注射成型工艺要求模具温度在 ( B )时,模具中必须设置加热装置。

A. 80℃左右B. 80℃以上C.80℃以下D. 小于等于80℃ 10.环氧树脂的主要成型特点是 ( C )A.硬化速度慢B. 成型时需排气C.流动性好D.成型温度高11.通过对流道进行加热或绝热保温,使流道内熔体始终不凝固的浇注系统称为( B )系统。

A.热流道浇注 B. 无流道浇注 C.连续浇注 D.大流道浇注 12.成型之后模具开启困难,问题可能出自型腔的( A )。

A.刚度B.强度C.耐磨性D.热变形 13.对注塑成型影响最为重要的应力是( A )。

A.压缩应力B.拉伸应力C.剪切应力D.屈服应力 14.下列塑料中属于热固性塑料的是( D )。

A.聚乙烯B. ABSC.尼龙D.酚醛 15.注塑模与推杆推出机构配套使用的拉料杆为( A )。

A.“Z”型 B.球头 C.菌型 D.锥形三、判断题:(正确的在括号内画“√”错误的画“×”每小题1分,共15分) 1.采用阶梯形式布置凸模时,为保护小凸模,应使小凸模比大凸模高一些。

(×) 2.采用刚性卸料装置时,其总工艺力为P ∑=P+P 卸+P 推。

(×) 3.相对弯曲半径(r/t )是表示零件结构工艺性好坏的指标之一。

(√) 4.在拉深过程中,压边力过大或过小均可能造成拉裂。

(√)5.拉深的变形程度大小可以用拉深件的高度与直径的比值来表示。

( √ )6.所谓等面积原则,即坯料面积等于成品零件的表面积。

( √ )7.弯曲件的中性层一定位于工件1/2料厚位置。

( × )8.潜伏式浇口由点浇口演变而来,浇口常设在塑件侧面的较隐蔽部位而不影响塑件外观。

(√ ) 9.浇口的位置应开设在塑件截面最厚处,以利于熔体填充及补料。

(√ ) 10. 注射模的浇注系统由主流道与分流道组成。

( × )11.斜滑块侧向分型与抽芯注射模常用于抽芯距离较短的场合。

( √ ) 12.塑件壁厚最大值应以满足塑件在使用时要求的强度和刚度。

( × ) 13.注射模的浇注系统由主流道、分流道、冷料穴和型腔组成。

( × ) 14.注射成型所控制的主要工艺参数包括温度、湿度、压力和时间。

( × )15.注射模采用小尺寸浇口的优点是物料的流动性好、充模流速高、浇口封闭时间短。

( √ )四、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5分)1.确定冲裁工艺方案的依据是什么?其工序组合方式如何确定?答:确定冲裁工艺方案的依据是劳动量和冲裁件成本。

其工序组合方式可根据下列因素确定: ○1生产批量;○2冲裁件尺寸和精度要求;○3冲裁件尺寸、形状的适应性;○4模具制造的难易程度及其成本;○5操作的方便与安全性。

2.影响弯曲回弹的因素是什么?采取什么措施可减小回弹?答:影响弯曲回弹的因素有:材料的力学性能、相对弯曲半径、弯曲中心角、弯曲方式及弯曲模结构、 工件的形状等。

采取如下措施可减小弯曲回弹:采用校正弯曲代替自由弯曲;对易产生冷作硬化的材料,弯曲前先行退火。

3.选择塑料成型模分型面的一般原则是什么? 答:○1便于塑件脱模;○2考虑塑件的外观;○3保证塑件尺寸精度的要求;○4避免溢料及飞边; ○5有利于排气;○6考虑脱模斜度对塑件尺寸的影响;○7便于模具成型零件的加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