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二章教育评估的类型

第二章教育评估的类型

第二章教育评估的类型 1教育评估的类型:(1)按照评估参照的标准不同,将教育评估分为相对评估和绝对评估(2)根据评估的目的与评估进行的时间不同,把教育评估分为诊断性评估、形成性评估、终结性评估(3)根据评估是否采用数学方法分为定性评估和定量评估(4)根据评估主体的不同分为自我评估和他人评估 2什么是相对评估?与常模参照评估的异同?相对评估以评估对象群体的平均水平为参照点,确定评估对象在群体中相对位置的一种评估方式,即通过评估对象群体内部的比较,来确定每一评估对象在群体中的相对位置。常模参照评估通常人们将相对评估页也称作常模参照评估。是指评估者对评估对象评估时,能参照、比较的标准是常模;将评估对象测量,测定结果与常模比较,找出评估对象在常模上的相对位置或等级,从而对评估对象作出价值判断的评估。(常模:按评估目标需要制定的一个比较合理的参照标准,这一标准是建立在对被测评对象群体测评的基础之上,是一种相对标准。) 3相对评估的特点、优缺点?特点是评估的标准来自评估对象群体内部,在群体中的应用较大,但是他只适用于所选定的群体,对另外的群体未必适合。优点(1)相对评估的标准建立在对评估对象群体测评基础之上,用这种标准进行评估,能掌握被评个体在群体大背景中的坐标点,比较正确地找到被评者的位置和名次,发现评估对象的个别差异,从而对评估对象做出较为客观、公正和确切的判断,避免主观印象的影响。(2)有利于群体内部的相互比较,作出相对事实分析与价值判断。③具有适应性强,应用面广,便于比较的优点,利于每个个体了解自己在集体中的优劣状况,能激发被评估者的竞争意识。缺点1.由于相对评估的标准来自群体内部,没有一个客观的标准,选出来的“高个”未必就是真正的高水平高质量,没被选上的的也未必就一定水平低质量差,所以容易降低客观标准。2.相对评估的结果是根据评估对象所在的群体状态确定的,因而相对评估的结果不一定反映评估对象的实际水平。它所反映的只是评估对象在一定范围内的相对位置。3.由于相对评估是通过内部相互比较而实现的,容易忽视目标的完成情况。4.由于这种通过内部比较的竞争机制,在相互比较中,总会有优胜者和失利者,所以容易导致激烈的、无休止的竞争,从而挫伤一部分人的积极性。 4相对评估的使用方法(作用、注意事项)如何:作用:1.判定评估对象之间的成就差异2.将评估对象按某种特定顺序排列。注意事项1.表示相对位置的方式,有按顺序表示的方式,有按“上层10%以内的成绩”表示的方式。日本战后的考试采用五阶段相对评估,各段比率为5分和1分各占7%,4分和2分各占24%,3分占38%2.群体的范围,一般分为班级、年级、学校、地区以至全国。只有在引出相对评估标准的群体范围内,才能解释评估结果。 5什么是绝对评估?特点、优缺点?绝对评估是在评估对象的群体之外,以某一预先设定的目标为客观参照点肥评估对象与之比较,寻求评估对象达到客观标准绝对位置的评估。也称目标参照评估,日本称为目标达到度评估。特点评估标准是独立于评估对象群体之外的相对客观的要求和尺度,它与评估对象群体的实际水平无关。优点①评估对象提出了明确的努力方向和应达到的目标。②准确的,评估之后,每个被评者可以明确自己的实际水平及与客观标准的差距,有利于创设一种积极向上的氛围。缺点1.绝对评估的标准也是由人来制定和掌握的,而且绝对评估标准的制定比相对评估标准的确定要难得多,因此,难以避免主观性,很难做到完全的客观、公正、合理。2.在评估过程中,评估对象不需要和别的个体或单位进行比较,因而容易使被评估者自我满足,不利于形成竞争气氛。 6绝对评估的使用方法(作用、注意事项)如何?适用于达标性的活动,如普及性义务教育质量评估、扫盲教育评估等适宜使用绝对评估。注意:1.确定目标的方式,一方面目标本身首先要明确、具体,以行为目标形式加以记述,这就是目标的具体化另一方面,标准与评估项目要保持对应关系。2.判断绝对位置的方法,一是评估对象是否达到标准,二是达到标准的程度。 7绝对评估与相对评估的关系?区别:相对评估发端于心理和教育测验,近百年已形成一套完整的测量和统计方法,客观性强,缺乏教育性,以正态理论为基础,是评估对象群体内的比较,与教育目标无直接关系,功能主要表现为考核和监督,造成竞争。就评价自身来说,标准来自评价群体内部,结果是评价对象在群体中的位置。而绝对评估历史较短,尚待完善,评估标准来自评价对象群体外部,较难确定,从目标体系分类到测量、测试、统计、评价等方法和技术并未完全成熟,结果是评估对象在预期目标中的位置。联系:根本目的都在于促进教改,提高教育质量;教育评估的发展经历由相对评估到绝对评估再到二者的结合互补;都是把评估对象与评估标准相比较来判断评估对象的位置 8绝对评估受重视的原因?(1)教育评估的理论和实践的发展经历了从相对评估到绝对评估、到绝对评估和相对评估结合互补的历程(2)二战后相对评估逐渐暴露它的弱点,在多元智能结构新理沦和其他新教学沦的影响以及课程改革迫切要求的推动下,绝对评估应运而生,绝对评估最大的优点是教育性强(3)教育工作者批判相对评估弊端的同时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 9诊断性评估:对评估对象的现实状况及存在的问题、产生的原因所进行的价值判断。 10形成性评估:对正在进行的教育活动作出的价值判断,以反馈调控和改进完善为主要目的,也称进行性评估或过程评估 11终结性评估:对评估对象一定时期的较全面状况所进行的价值判断,基本特点是在活动完成后,据活动效果对评估对象做出价值判断,又称总结性评估。 12形成性评估日益受重视的原因?(1)现代教育学心理学的发展,使教育理念发生了重大变化,教育的发展功能日益冲击替代教育的选拔功能,教育评价必然趋向选取反馈功能(2)社会发展进步,特别是民主思潮和重视人及人的发展的社会思潮,使教育由选拔适合教育的人转向营造适合人的教育(3)国际竞争的需要使各国普遍关注所有人素质的提高(4)我国义务教育、素质教育的普及与发展的要求,要求教育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5)教育民主化、现代化,全民教育、终身教育等时代新理念的影响(6)教育评估自身理论和实践的发展也使教育评估从重视分等、证明、筛选服务转向改进教育教学工作服务。形成性教育评估的调整学习活动、强化学习、发现存在的问题、矫正学习的处方等任务,使形成性教育评估理所当然担当起顺应时代潮流的任务。在对教育教学活动评估过程中,明确存在的新问题和需要改进的方向,以获得改进学习、工作的依据,取得更理想的教育效果。因此,形成性教育评估受到重视是教育实践方面发展的需要,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对教育评估认识、深化的结果,是教育评估在现代教育理论和实践发挥应有作用的需要 13形成性评估特点、作用、任务?特点:是特别重视评估的问题诊断、反馈调节功能,而不重视评估的分等、鉴定功能。它能反映评估对象活动过程中的发展变化走向和影响终结性评估结果的具体原因,容易看出教学工作的实际情况。其局限式操作比较复杂,评估者不可能详细了解每个评估对象的具体教学过程,评估依据不一定都准确。 作用:明确存在的问题和需要改进的方向,以获得改进工作的依据,求得更理想的工作效果。布鲁姆认为应完成四项任务:凋整学习活动;强化学习;发现存在的问题;矫正学习的处方 14诊断性评估、形成性评估、终结性评估的不同、联系?不同(1)从目的上,诊断性评估是诊断现状,分析原因;形成性评估是反馈调控,促进工作的改进完善;终结性评估是甄别优劣,分等鉴定,为教育决策提供参考依据。(2)从功能上,诊断性评估是了解准备状态、确定基础,找出问题、分析原因;形成性评估是促进改善和指导整个教育活动的正确进行;终结性评估是确定教育活动的成果,并对此进行评定。(3)从实施时期上,诊断性评估是教育活动开始前,需要时即可进行;形成性评估是活动过程中进行,如教学各阶段中,教育方案、计划,课程等的编制过程中或实验进行期间;终结性评估是活动结束后,如单元、学期学年终了时,在一次或多次使用已编制好的教育方案、计划、课程之后(4)强调的重点上,诊断性评估是揭示问题、分析原因;形成性评估是及时揭示问题,并及时反馈、改进、调控、矫正;终结性评估是对活动结果做总体分析(5)结果的反馈上分别, 诊断性评估是评估信息提供给评估对象,作为改进工作的依据;形成性评估是评估信息提供给评估对象作为改进工作的依据;终结性评估是评估信息反馈给外部教育管理者及各项教育决策者,帮助其进行决策。联系:以上三种评估的区别也不是绝对的,在实际评估工作中它们既相互区别,也相互联系,相互渗透。1.这三种评估形式的划分是相对的,而不是对立的。论断性评估是种工作开始时的准备性评估,由于任何一项工作都是有前后延续性的,阶段的划分也只是相对的,无论形成性评价评估或终结性评价都带有论断性的性质。由于评估的根本目的总是为了促进工作、促进发展,所以任何评估也总带有形成的性质。没有论断性的评估不成为真正的科学的评估,只能是一种主观臆断,而没有形成性的评估也就必然失去其评估的意义。2.这三种评估形式是互为作用的。论断性评估往往是形成性评估的开始的时候 形成性评估为终结性评估提供鉴别评定依据,是教学管理的有力手段;终结性评估是以具体的形成性评估的过程去分析教学的全过程,其结论的依据丰富、真实,结论本身具有很强的公正性,为决策提供依据,同时终结性评估的结论亦可为下一次教育活动做出方向性的指导。3.在教育评估实践中,要在重视形成性评估的前提下,注重三种评估形式的相互结合,促进教育改革和管理,为教育质量的提高打好基础。 15什么是定性评估?简述其方法有哪些?定性评估是一种采用非数量化方法的评估类型,是对事物发展过程和结果从性质的角度进行描述、分析和评价,做出定性的评估结论。方法:1.等级法:是经常采用的一种传统评估方法,它有多种形式,如上、中、下三级制,甲、乙、丙、丁、四级制,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或甲、乙、丙、丁、戊五级制。等级评估的优点是方便、简单、易行,缺点是比较粗略,标准难以精确,在评估中受评估塲主观性影响较大。2。评定法:是一种用简明的评语来表述评估结果的的评估。这种评估在评价技能或作品时比较常用。例如,评价唱歌的技能,可以把这种技能分成两部分:表情方面:很快乐地唱歌,心情轻松愉快地;唱歌的样子比较愉快地;普通话;有不快活的样子好笑的; ….又如评价美术作品,常有下列短语评定:构思方面…构图方面…色彩方面…3.评语法:近年来,在学生评价中大力提倡而又一直在进行改革的评估方法是评语法。应用评语法,高有固定模式,要尽量做到评语中肯,符合实际情况,抓住要点,同时还应注意避免用过于空洞的套话,以求更好地体现评估的客观性。???????37页 16什么是定量评估?特点如何?又称量化评估或数量化评估,是对事物发展过程和结果从数量方面进行描述、分析和评价,即采用数学方法取得数量化评估结果的评估。特点定量评估的特点是侧重于事物的量的方面资料客观、可靠,统计分析科学、精确,具有较高的客观性和可靠性,可操作性也强,能使一些含糊概念精确化,使主观随意性的程度减弱。所以,在评价中对能够量化的事物要尽可能量化,以便计量和横向比较。 17定性评估和定量评估结合的意义?(1)任何事物都同时具有质和量两方面,而定性评估重质,慨括性强,意义明确;定量评估重量,精确、明了,因此定性和定量评估相结合是全面描述评估对象的需要.(2)教育现象的复杂性,有不可或难以量化的内容,即使对量化的结果,评估者需据实际作出解释,因此定性和定量评估相结合是客观描述评价对象的需要(3)定性评估和定量评估都无所谓科学与否,两者各有长短及使用范围,关键在于使用是否得当,因此将二者结合使用也是对教育评估认识的深化(4)定性评估和定量评估有机结合就是将事物性质和数量结合起来对事物进行分析研究,要求用定性的思维方式深入了解客观事物的性质特点和规律,又用定量思维方式对复杂的教育现象进行多层次多侧面的细致的分析和研究。因此,二者结合可对教育现象作出迅速、准确、方便、实用的评价。 18什么是自我评估?有什么优缺点?自我评估就是评估主题依据评估原理对照一定的标准主动评估自身的评估类型。优点①不受时间和场合的限制,简便易行,无论管理者还是教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