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建铁路工程专用线临时用电施工方案

新建铁路工程专用线临时用电施工方案

目录1.工程概况 (1)2.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中的相关要求 (1)3.编制依据 (2)3.1施工现场主要用电设备表 (2)3.2 线路计算 (2)3.3线路设计(线路布设见施工平面布置图) (6)3.4安全用电技术措施 (7)1、工程概况新建铁路1800工程铁路专用线本专用线接轨于青连铁路胶南站,出站后专用线并行于清连铁路11m线间距,经燮里村西侧南行先后跨过329省道、风河、溧水河,线路南行经珠海街道办事处王家楼西侧,自在建看守所东侧穿土山屯汉墓群通过,于GDK6+154.4下穿开城路(209省道),之后线路经张家楼镇土山屯和塔山河水库之间设塔山河水库大桥;线路向南经张家楼镇东石岭东侧;滨海街道办事处小马家庄西侧。

设跨G204及S293特大桥(先后跨过204国道、R3线、293省道)后经石屋子沟村与石屋子沟水库之间设石屋子沟水库大桥,线路继续向南行跨东山张水库后沿大珠山西侧前行至东山张村北侧,受地形及村庄控制以2个400m半径曲线进入转运站后到达专用线终点。

正线全长17.222km,起始里程:自青连铁路胶南站(不含)(DK0+165.27(断链后里程)=青连线DK70+987.74),结束里程:DK17+336.25转运站(含);疏解线全长2.121km,起始里程:SDK0+000(=青连铁路DK71+405.51),结束里程:SDK2+120.76。

2.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中的相关要求2.1临时用电设备在5台及5台以上或设备总容量在50 KW及50 KW以上者,应编制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

2.2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的内容和步骤应包括:2.2.1现场勘探;2.2.2确定电源进线,变电所、配电室、总配电箱、分配电箱等的位置及线路走向;2.2.3进行负荷计算;2.2.4选择变压器容量、导线截面和电器的类型、规格;2.2.5绘制电气平面图、立面图和接线系统图;2.2.6制定安全用电技术措施和电气防火措施。

2.3临时用电工程图纸必须单独绘制,并作为临时用电施工的依据。

3.编制依据:(1)工程施工组织设计(2)《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3)工程施工图纸(4)主要施工用电设备、机具使用清单(5)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3.1施工现场主要用电设备表主要用电设备表3-13.2 线路计算3.2.1现场用电负荷计算总功率计算公式:P总=K×(K1×ΣP1/cosφ+K2×ΣP2+K3×ΣP3)(3-1)式中:P总为施工总用电量(KW),P1为动力设备总功率(KW),P2为电焊机总功率(KW),P3为照明总功率(KW),K为安全系数0.9~1.05,K1为动力系数0.5~0.7,K2为电焊机系数0.4~0.6,K3为照明系数0.7~1.0,cosφ为动力平均功率0.75~0.85。

根据本工程实际情况有:P总= 1.0×(0.6×51/0.85+0.5×220+0.9×20)=187.9KW配置一台额定容量250KVA变压器,可满足要求。

考虑钢筋焊接时焊机对整个回路用电的影响较大,从配电室引出两个回路L1和L2,将钢筋对焊机接专线L1,其余用电设备接回路L2。

3.2.2按回路允许电流计算导线截面:电流计算公式:I总=K×ΣP×1000/(×U×cosφ)(3-2)式中:I总为回路总电流(A),P为用电设备总功率(KW),U 为回路电压(380V),cosφ为功率因数0.75~0.85,K为安全系数0.9~1.05。

回路L1:由公式(3-1)有:ΣP=1.05×0.5×(100+120)=1.05×0.5×220=115.5KW由公式(3-2)有:I总=1.05×115.5×1000/×380×0.85)=216.78A查表3-2选择截面为:50 mm2铜芯线(25℃、橡皮),其允许电流为230A>216.78A,可满足要求。

总线路选用BL-3×50 mm2+2×25 mm2铜芯线电缆。

回路L2:由公式(3-1)有:ΣP =0.95×(0.5×84.8/0.85+0.8×20)=62.4KW由公式(3-2)有:I总=0.95×62.4×1000/×380×0.85)=105.96A查表3-2选择截面为:16 mm2铝芯线(25℃、橡皮),其允许电流为110A>105.96A,可满足要求。

总线路选用BL-3×16 mm2+2×50 mm2铝芯线电缆。

另外,配备一台280KW发电机,以备停电时使用。

载流量截面选择标准表3-23.2.3各回路配电箱线路设计L1回路为专线,直接连接至配电箱;L2回路配电箱线路设计如下:根据现场用电设备分布情况,各配电箱间距都不是很大,采用负荷相近的配电箱使用同样的电缆,以负荷最大线路的为标准。

可将电缆选线分为四大类型:第一类:由进线引出的主电缆线,进1号配电箱,其同时运行最大负荷为:第一类电缆线中动力设备表3-3由公式(3-1)有:P总=1.05×(0.7×58.5/0.85+0.6×130.6+1×15)=148.62KW由公式(3-2)有:I总=1.05×148.62×1000/×380×0.85)=278.95A查表3-2选择截面为:85 mm2铜芯线(30℃、塑料),其允许电流为304A>278.95A,可满足要求。

线路设置为BX-3×85 mm2+1×35 mm2铜芯线。

从1号配电箱引出的电缆线负荷为I总的一半,即139.48A,查表3-2选35 mm2铜芯线(30℃、塑料),其允许电流为159A>139.48A,可满足要求。

线路设置为BX-3×35 mm2+1×10 mm2铜芯线。

第二类:由进线引自2号专用配电箱,其功率P=140KW,根据I=K P总/U×cosφ)则:I=0.9×140×1000/( ×380×0.75)=255.26A查表3-2选择截面为:120 mm2铝芯线(30℃、塑料),其允许电流为266A>255.26A,可满足要求。

线路设置为BL-3×120 mm2+1×35 mm2铝芯线。

当分别引至电焊机时,电流为255.26 A的一半,即127.63 A,查表3-2选25 mm2铜芯线(30℃、塑料),其允许电流为128A>127.63A,可满足要求。

线路设置为BX-3×25 mm2+1×10 mm2铜芯线。

第三类:引至K1、K9、K10、K13配电箱的电缆线,其中以引至钢筋场K10配电箱负荷最大:第三类电缆线中动力设备表3-4由公式(3-1)有P总=1.05×(0.7×34.3/0.85+0.6×65.3+1×5)=76.05KW 由公式(3-2)有I总=1.05×76.05×1000/380×0.85)=142.74A查表3-2选择截面为:35 mm2铜芯线,其允许电流为159A>142.74A,可满足要求。

线路设置为BX-3×35 mm2+1×10 mm2铜芯线。

第四类:变压器引至振动棒电缆线,P=280KVA,根据I=K P总/U×cosφ):I=0.9×280×0.7××380×0.85)=315.32A查表3-2选择截面为:180 mm2铝芯线(30℃、塑料),其允许电流为355A>315.32A,可满足要求。

线路设置为BL-3×180 mm2+2×50 mm2铝芯线。

3.3线路设计(线路布设见施工平面布置图)由400KVA变压器引出一条主线,沿着施工外边界、钢筋场外边界架空布设,与现场处280KW备用发电机连通。

由主电缆线引出各路至主配电箱,再根据实际需要从主配电箱引出各路至各分配电箱。

具体线路如下:K1:从主线引出BX-3×35 mm2+1×10 mm2铜芯线至K1,从K1引出各路到施工区大里程端头,供施工及照明使用。

K2:从主线引出BX-3×85 mm2+1×35 mm2铜芯线至K2,由K2引出一路BX-3×35 mm2+1×10 mm2铜芯线到施工小里程端头分配电箱,供施工及照明使用。

K3配电箱线路均从主线引出BX-3×85 mm2+1×35 mm2铜芯线至K4,并分别引出三路BX-3×35 mm2+1×10 mm2铜芯线电缆,供施工及照明使用。

K4:从主线引出BX-3×85 mm2+1×35 mm2铜芯线至K5,供施工及照明使用。

K5:从主线引出BX-3×35 mm2+1×10 mm2铜芯线,供其它临时用电设备使用。

3.4安全用电技术措施3.4.1配电箱及开关箱设计:3.4.1.1配电箱及开关箱必须铁制防雨、防尘固定在易操作维修地方,距地面高度大于1.3m。

小于1.5m,移动式应大于0.6m。

严防漏电,短路及触电事故的发生,所有配电箱,总配电箱,大型用电机具必须有防火措施。

3.4.1.2施工现场实行三级配电二级保护及配电柜分箱和开关箱,二级保护及配电柜装设一级总漏电,分箱或开关箱设一级漏电。

3.4.1.3总配电柜(箱)内装设有明显断开点的隔离刀闸和分路带短路保护的空气开关或熔断器以及漏电开关。

3.4.1.4各台用电设备有各自专用开关箱,实行“一机一闸一漏一箱”制,严禁一闸多用。

3.4.1.5分箱内总开关用带过流保护的自动空气开关,分路开关用带熔丝的刀闸或漏电开关。

3.4.1.6配电系统漏电保护器应设在开关箱电源隔离开关的负荷侧面,其额定漏电动作电流应配备。

合理选择漏电开关的脱扣整定电流及动作电流,开关箱内漏电开关的漏电电流小于30mA,动作时间小于0.1s。

3.4.1.7所有配电箱采用铁板或优质绝缘材料制作,开关电器按规定紧固在电器安装板上,不得歪斜、松动,箱内不得有杂物。

3.4.2接地、接零及防雷:整个系统采用TN-S系统,除在变压器中性点直接接地外,所有电机金属外壳须与保护按标准相接,保护地线除必须在配电室作重复接地外,还必须在配电线路中间处和末端增做重复接地,不少于三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