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必修二《孔雀东南飞 并序》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必修二《孔雀东南飞 并序》

问:刘兰芝是否可能屈 从焦母,请求焦母留下自 己呢?
面对离别
问:从夫妻话别 的对话中,透露出 刘兰芝怎样的性格 特征?
人物形象
漂亮能干 勤劳善良 果断坚决 不卑不亢 有礼有节 举止得体
二、情节分析
引子 托物起兴
凄凉哀怨
开端 兰芝被遣 求情
贤良聪慧
赠物
夫妻誓别 严妆
发展
辞归
誓别
情意深厚 镇静刚强
21-23 23-1 1-3 3-5
四、“焦、刘殉情”的故事传说:
汉末建安年间,才貌双全的刘兰芝和庐 江小吏焦仲卿结为恩爱夫妻。但刘兰芝却为 婆婆不容,遭到封建家长婆婆的百般刁难, 忍无可忍,只好自请回娘家。焦、刘“誓死 不相负”。兰芝回到娘家后不久,县令、太 守先后登门替儿子求婚,仲卿闻知此事,急 见兰芝,生人作死别。在完婚那天,兰芝举 身赴清池,仲卿也自挂东南枝。尔后双双化 成鸳鸯,相向而鸣。这个美好的故事传说就 演化成了这首我国最早最长的叙事诗。
兰芝抗婚
伤归 拒婚
逼嫁
高潮
迎娶
蔑视权贵 敢于反抗
结局 双双殉情 死别
殉情
忠贞不渝 宁死不屈
尾声 合葬化鸟(浪漫主义笔法)
自恶 由, 的歌 揭 反颂 示 抗青 封 精年 建 神男 宗
女法 争制 取度 婚罪 姻
人物性格特点比较
刘 兰
坚强持重、不为
芝 威迫所屈,不为
荣华所动;又温
柔善良勤劳,才
貌双全,知书达
2.认为原因在于兰芝多年不育,焦母为传宗接代考 虑,找借口驱逐兰芝。(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3.认为原因在于焦刘两家贵贱悬殊,门第不对,焦 母见异思迁,为娶进罗敷而逼走兰芝。(门第观念)
4.认为原因在于焦母无法理解也不能容忍仲卿与兰 芝间真挚热烈的爱情,因而必欲逐之而后快。(寡母恋子)
尾声:鸳鸯相向鸣
它搜集整理的诗歌,后世就叫”乐府诗
“,或简称”乐府“。它是继《诗经》 《楚辞》而起的一种新诗体
二、汉乐府民歌的主要特点
1.反映社会现实的广阔和深刻。
2.叙事成分占很大的比重。
1)塑造出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标志着 中国文学史上叙事诗歌的一大发展。
2)往往通过人物的对话表现人物的性格 特征, 要求口吻毕肖。
巩固练习:
小作文:穿越时空的对话。 要求:1、从自己的角度说出我心目中的刘兰 芝
2、《 哉,兰芝!》自己选填一个形容 词,启动发散思维,要求有理有据。
理,忠贞不渝。
忠于爱情,而不
焦 仲
敢直接反抗,只 卿
能消极反抗,忍
辱负重,委曲求
全。
焦母:
蛮横冷酷挑剔的封建家长
形象。 刘兄:
粗暴势利、尖酸刻薄
“一遣”葬送了一段美满的姻缘 “一逼”夺走了一对青年的生命
诗歌主题
故事以时间为顺序,以刘兰 芝、焦仲卿的爱情和封建家长制 的为矛盾冲突的线索,揭露了封 建礼教破坏青年男女幸福生活的 罪恶,歌颂了刘兰芝和焦仲卿的 忠贞爱情和反抗精神。
选自南朝徐陵编的《玉台新咏》卷一, 原题为《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它是我 国古代最早最长的叙事诗。
背景材料
• 《孔雀东南飞》原题为

我 国文学史 最长的一首叙事诗,最早
鉴于南朝徐陵编的
,它 与北朝民

并称为乐府双璧
• 乐府,是汉武帝时设立的一个官署。它 的职责是采集民间歌谣或文人的诗来配
乐,以备朝廷祭祀或宴会时演奏之用。
(尾声)
人物及矛盾关表
县令
焦母
刘兰芝
焦仲卿
太守
刘兄
刘母
五、人物分析方法指导——
• 1.注意具体语境; • 2.多角度、多层次分析,切忌片面
化、简单化; • 3.结合时代背景。
请找出几个重要情 节中刘兰芝的表现
★女主人公的个性品质
遣返 离别 逼婚 死亡
面对遣返
问:此时此刻,刘兰芝 面对巨大的心理打击,却 能精心打扮自己,她为何 要“严妆”,并且还“事 事四五通”呢?诗中着重 写装束和仪容,有何用意?
• 诗歌的结尾处写了什么?这样写 表达了人们一个什么愿望?
在现实性主义基调上具有浪漫主义。 是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和良好愿望。 对封建礼教制度的一种嘲弄和否定。
诗歌的表现方法
1、鲜明个性化的人物对话 2、铺陈排比的手法 3、起兴的艺术手法 4、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结合
巩固练习:
比较刘兰芝与《氓》诗女 主人公对爱情悲剧的态度 有何不同?你是如何理解 的?
兰芝是一位勤劳、善良、美丽的女性,她与焦仲卿夫妻感 情又极为深厚,但却遭到了焦母的虐待乃至驱逐,最后不 得不与仲卿双双殉情。焦母驱逐兰芝的原因是什么?
1.认为原因在于兰芝没有遵从封建礼教的妇德要求, “本自无教训”,“举动自专由”,平日的言行,超越了 封建礼教的规范,因而为焦母所不容。(三从四德)
• 3)常用铺陈的描写手法。
• 3.比兴的运用在汉乐府民歌 里也有特色。
• 4.形式多样,有四言诗,有 五言诗,有杂言诗。
叙事诗与抒情诗的区别:
• 抒情诗:直接借景借物抒情 • 叙事诗:借助故事情节,塑造人物
形象,表达诗歌主题
古代计时法
黄昏 一更 19-21
人定 夜半 鸡鸣 平旦
二更 三更 四更 五更
化蝶
悲壮的爱情,与梁祝齐名!
• 一样的结局,一样的悲壮! • 一样的绳索,一样的凶恶! • 一样的坚贞执著, • 一样的催人泪下! • 千古东流水, • 述尽伤心事!
一、文学常识:
《孔雀东南飞》是保存下来的我国古 代最早的一首长篇叙事诗,是古乐府民歌 的代表作之一,与北朝的《木兰诗》并 称“乐府双璧”。
诗前小序的内容及作用
• 内容: • 交待故事发生的时间,概
括故事情节以及作诗的原 因。 • 作用:全诗的总纲
课文内容结构
孔 雀 东
托物起兴(1 - 1) 兰芝自遣(2 - 2) 夫妻誓别(3 -12) 兰芝抗婚(13-21)
(开端) (发展) (发展)
南 双双殉情(22-31) (高潮)
飞 告诫后人(32)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