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分析化学第六版第十一章 分析化学中常用的分离及答案

分析化学第六版第十一章 分析化学中常用的分离及答案

第十一章分析化学中常用的分离和富集方法
一、选择题
1.用PbS作共沉淀载体,可从海水中富集金。

现配制了每升含0.2μg Au3+的溶液10 L, 加入足量的Pb2+,在一定条件下,通入H2S,经处理测得1.7μg Au。

此方法的回收率为( )
A、80%
B、85%
C、90%
D、95%
2.含有Ca2+、Zn2+、Fe3+混合离了的酸性溶液,若以Fe(OH)3形式分离Fe3+,应选用的试剂是( )
A.浓NH3水B.稀NH3水C.NH3-NH4Cl D.NaOH
3.用NH3-NH4Cl沉淀Fe3+,使它与Mg2+分离,为分离完全,应使( )
A.NH4Cl浓度小一些,NH3浓度大一些B.NH4Cl浓度大一些,NH3浓度小一些
C.NH4Cl、NH3浓度均大一些D.NH4Cl 、NH3浓度均小一些
4.为使Fe3+、Al3+、与Ca2+、Mg2+分离,应选用( )
A.NaOH B.NH3-NH4Cl C.Na2O2D.(NH4)2CO3
5.下列各组混合溶液中,能用过量NaOH溶液分离的是( )
A.Pb2+-Al3+ B.Pb2+-Co2+ C.Pb2+-Zn2+ D.Pb2+-Cr3+
6.下列各组混合溶液,能用pH≈9的氨性缓冲溶液分离的是( )
A.Ag+-Co2+ B.Fe2+-Mg2+ C.Ag+-Mg2+ D.Cd2+-Cr3+
7.含量为10.00mg的Fe3+试液,在浓HCl中用等体积的乙醚萃取,已知Fe3+-乙醚萃取体系的分配比为99,当用等体积的乙醚2次萃取后,残留于水中的Fe3+的量(mg)为( )
A.1.0 B.0.10 C.0.010 D.0.0010
8.属于阳离子交换树脂的是( )
A.RNH3OH B.RCOOH C.RNH2CH3OH D.RN(CH3)3OH
9.下列树脂属于阴离子交换树脂的是( )
A.RNH3OH B.ROH C.RSO3H D.RCOOH
10.下列各类树脂中,最易与H+起交换作用的是( )
A.R=NH2+Cl-B.RONa C.RSO3Na D.RCOONa
11.萃取的本质可表述为
A.金属离子形成络合物的过程B.金属离子形成离子缔合物的过程
C.络合物进入有机相的过程D.将物质由亲水性变成疏水性的过程
12.水溶液中的Ni2+之所以能被丁二酮肟-CHCl3萃取,是因为在萃取过程中发生了下列何种变化A.Ni2+形成了离子缔合物B.溶液酸度降低了C.Ni2+形成的产物的质量增大了
D.Ni2+形成的产物中引入了疏水基团
13.在pH=2.0,EDTA存在下,用双硫腙-CHCl3萃取Ag+。

今有含Ag+溶液100ml,每次用20ml 萃取剂萃取2次,已知萃取率为89%,其分配比为
A.100 B.80 C.10 D.50
14、移取25.00 mL含0.125 g I2的KI溶液,用25.00 mL CCl4萃取,平衡后测得水相中含0.00500g I2,则萃取两次的萃取率是
A. 99.8%
B. 99.0%
C. 98.6%
D. 98.0%
15、实验室中,离子交换树脂常用于
A 净化水
B 鉴定阳离子
C 作显色剂
D 作萃取剂
二.填充题
1、溶液在流动相和固定相之间的分配作用导致物质相互分离,这是色谱法的一般原理。

在纸色谱中,固定相是______________,流动相是_______________。

2、萃取的本质是将物质由________________变为________________的过程。

常用的萃取体系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3、离子交换树脂对离子的亲合力随________________的增大而增大,随________________的增大而减小。

4、离子交换树脂的交联度越小,则对水的溶胀性能________,交换反应的速度________,交换反应的选择性________。

5、离子交换树脂法用于Fe3+、Al3+分离时,先用HCl处理试样,然后经阳离子交换树脂交换,此时,______________留在柱上,而___________流出柱子,从而达到分离的目的。

三、计算题
1、某纯的二元有机酸H2A,制备为纯的钡盐,称取0 .3460g盐样,溶于100.0 mL水中,将溶液通过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并水洗,流出液以0.09960mo1/LNaOH溶液20.20ml滴至终点,求有机酸的摩尔质量。

M Ba=137.33
2、某溶液含Fe3+l0mg,将它萃取人某有机溶剂中时,分配比=99。

问用等体积溶剂萃取1次和2次,剩余Fe3+量各是多少?若在萃取2次后,分出有机层,用等体积水洗一次,会损失Fe3+多少毫克? 0.10 mg 0.0010 mg 损失Fe3+约1mg.
3、以邻二氮菲光度法测定Fe (Ⅱ),称取试样0.500g,经处理后,加入显色剂,最后定容为50.0mL,用1.0 cm吸收池在510 nm波长下测得吸光度A=0.430,计算试样中的w(Fe)(以百分数表示);当溶液稀释一倍后透射比是多少?(ε510=1.1×104)
4、饮用水常含有痕量氯仿。

实验指出,取100 mL水,用1.0mL戊烷萃取时的萃取率为53%。

试问取10 mL水,用1.0 mL戊烷萃取时的萃取率为多大?
5、某含铜试样用二苯硫腙-CHCl3光度法测定铜,称取试样0.2000g,溶解后定容为100 mL,取出10mL显色并定容25 mL,用等体积的CHCl3萃取一次,有机相在最大吸收波长处以1Cm比色皿测得吸光度为0.380,在该波长下ε=3.8⨯104L·mol-1·Cm-1,若分配比D=10,试计算:
a.萃取百分率E;
b.试样中铜的质量分数。

(已知M r(Cu)=63.55)
12下分析化学自测试题参考答案
第十一章 分析化学中常用的分离和富集方法
一、选择题
1、B
2、C
3、B
4、B
5、B
6、D
7、D
8、B
9、A 10、B 11、D 12、D 13、C 14、A 15、A
二、填空题
1、( 滤纸 ) (滤纸上吸附的水)
2、(亲水性) (疏水性)
3、( 离子价数的增大) (水合离子半径的减小 )
4、(越好 ) (越快) (越差)
5、(Al 3+) ( Fe 3+)
三、计算题
1、M Ba =137.33
2、解:等体积溶剂萃取1次,剩余Fe 3+量0.10 mg
等体积溶剂萃取2次,剩余Fe 3+量0.0010 mg
分出有机层,有机层中的Fe 3+量为 99.999 mg , 用等体积水洗一次,损失Fe 3+约1mg.
3、解:540.430(Fe) 3.9101.0 1.110
A c b ε-===⨯⨯⨯ 353(Fe)50.010(Fe)(Fe)100%0.5003.91050.01055.85 100%0.022%0.500
c M w ---⨯⨯⨯=⨯⨯⨯⨯⨯=⨯= 溶液稀释一倍,
215.02
430.0==A %0.61%10010=⨯=-A T
4、解:w
o
100%D E V D V =⨯+ 即: %1000
.1100%53⨯+=D D 解得: D =113
%92%1000
.1/10113113=⨯+=E 5、解:(1)萃取百分率 E=[D/(D+V W /V O )] ×100%
=[10/(10+1)] ×100%=90.9%
(2) 由A=εbC 0
C 0=A/(εb)
=0.380/(3.8×104×1)=1.0×10-5(mol ·L -1)
故水相中的浓度为:C W =1.0×10-5×(25/10)/90.9%
试样中Cu 的质量分数为:
ωCu =(C w ×V ×10-3×M Cu /m S ) ×100%
=(1.0×10-5×100×(25/10) ×10-3×63.55/0.2000) ×100%=0.087%。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