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项目施工组织》练习题答案第一章一、简答题1、项目建议书的内容一般包括哪些方面?2、简述项目管理规划大纲与项目管理实施规划的主要区别?3、建筑施工的特点有哪些?4、施工组织设计的任务是什么?1、项目建议书的内容一般包括:(1) 建设项目提出的必要性和依据;(2) 拟建工程规模和建设地点的初步设想;(3) 资源情况、建设条件、协作关系等的初步分析;(4)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的初步设想;(5)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估计。
3、建筑施工的特点有:生产的流动性;生产的单件性;生产周期长;生产的地区性;露天作业多;高空作业多;手工作业多、工人劳动强度大;生产组织协作的综合复杂性。
4、施工组织设计的任务:(1)从施工的全局出发,根据具体的条件,拟订工程施工方案,安排施工进度,进行现场布置;(2)协调设计和施工、技术和经济、企业的全局活动和工程的施工组织,施工中各单位、各部门、各工种、各阶段以及各项目之间的关系等;(3)使施工建立在科学、合理的基础上,优质、安全、低耗、高效地完成工程施工任务。
第二章一、简答题1、简述施工准备工作的重要性?2、施工准备工作的要求有哪些?3、雨期施工准备工作有哪些?4、工程项目的开工条件是什么?1、施工准备工作的重要性:它是建筑业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筑施工程序的重要阶段;做好施工准备工作,有利于降低施工风险;做好施工准备工作,有利于提高企业综合经济效益。
2、施工准备工作的要求:有组织、有计划、分阶段、有步骤地进行;建立严格的施工准备工作责任制及相应的检查制度;按基本建设程序办事,严格执行开工报告制度;必须贯穿施工全过程;要取得各协作相关单位的支持与配合。
3、雨期施工准备工作有:合理安排雨期施工,做好安全教育,防洪排涝、做好现场排水工作,做好道路维护、保证运输畅通、做好物资的储存、做好机具设备的保护。
4、依据《建设工程监理规范》(GB 50319-2000),工程项目开工前,施工准备工作具备以下条件时,施工单位应向监理单位报送工程开工报审表及开工报告、证明文件等,由总监理工程师签发,并报建设单位。
(1)施工许可证已获政府主管部门批准;(2)征地拆迁工作能满足工程进度的需要;(3)施工组织设计已获总监理工程师批准;(4)施工单位现场管理人员已到位,机具、施工人员已进场,主要工程材料已落实;(5)进场道路及水、电、通风等已满足开工要求。
第三章一、简答题1、简述流水施工的技术经济效果?2、全等节拍流水施工的特点有哪些?3、组织流水施工时,划分施工段的原则有哪些?4、成倍节拍流水施工的特点有哪些?1、(1)工作队及工人实现了专业化生产,有利于提高技术水平、有利于技术革新,从而有利于保证施工质量,减少返工浪费和维修费用;(2)工人实现了连续性单一作业,便于改善劳动组织、操作技术和施工机具,增加熟练技巧,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加快施工进度。
(3)由于资源消耗均衡,避免了高峰现象,有利于资源的供应与充分利用,减少现场暂设,从而可有效地降低工程成本;(4)施工具有节奏性、均衡性和连续性,减少了施工间歇,从而可缩短工期,尽早发挥工程项目的投资效益;(5)施工机械、设备和劳动力得到合理、充分地利用,减少了浪费,有利于提高承包单位的经济效益。
2、(1) 流水节拍全部彼此相等,为一常数;(2) 流水步距彼此相等,而且等于流水节拍;(3) 专业工作队总数(n1)等于施工过程数(n);(4) 每个专业工作队都能够连续施工;(5) 若没有间歇要求,可保证各工作面均不停歇。
3、(1)同一专业工作队在各个施工段上的劳动量应大致相等,相差不宜超过15%,以保证各施工队组连续、均衡、有节奏地施工。
(2)分段要以主导施工过程为主,段数不宜过多,以免使工期延长。
(3)施工段的大小应满足主要施工过程工作队对工作面的要求,以保证施工效率和安全。
(4)分段位置应有利于结构的整体性和装修装饰的外观效果。
应尽量利用沉降缝、伸缩缝、防震缝作为分段界线;或者以混凝土施工缝、后浇带,砌体结构的门窗洞口以及装饰的分格、阴角等作为分段界线,以减少留槎,便于连接和修复。
(5)当施工有层间关系,分段又分层时,若要保证各队连续施工,则每层段数(m)应大于或等于施工过程数(n)及施工队组数(n’)。
以保证施工队能及时向另一层转移。
4、(1) 同一个施工过程的流水节拍均相等,而各施工过程之间的节拍不等,但同为某一常数的倍数;(2) 流水步距彼此相等,且等于各施工过程流水节拍的最大公约数;(3) 专业工作队总数(n1)大于施工过程数(n);(4) 每个专业工作队都能够连续施工;(5) 若没有间歇要求,可保证各工作面均不停歇二、计算题1、某工程划分为A、B、C、D四个施工过程,分五个施工段组织施工,各施工过程的流水节拍分别为t A=3天,t B=4天,t C=2天,t D=3天;施工过程C与D之间有5天的技术间歇时间。
试求各施工过程之间的流水步距及该工程的工期,并绘制流水施工进度表。
1、(1)流水步距和工期的计算如下:因为:t A<t B,故K A,B=t A=3天;因为:t B>t C,故K B,C=mt B-(m-1)t C=5×4-(5-1)×2=12天因为:t C<t D,故K C,D=t C=2天施工工期:T=(K A,B+K B,C+K C,D)+mt D+∑Z1=(3+12+2)+5×3+5=37天A B C之间有工艺间歇3天,试计算工期并绘制进度计划。
2、(1)确定流水步距:由等节奏流水的特征可知:K A,B=K B,C=3天(2)计算工期T=(3+3-1)×3+3=18天(3)用横道图绘制流水施工进度计划3、某工程有A、B、C、D四个施工过程。
平面上划分成4个施工段,每个施工过程在各个施工段上的流水节拍见下表。
规定B完成后有2天的技术间歇时间,A与B之间有1天的平行搭接时间,试编制该工程流水施工方案。
3、组织无节奏流水施工(1)求流水节拍的累加数列A:2,5,7,10B:3,6,10,14C:2,3,5,7D:1,3,4,5(2)确定流水步距1)K A,B2,5,7,10-)3,6,10,142,2,1,0,-14 K A,B=2天K B,C3,6,10,14-)2,3,5,73,4,7,9,-7 K B,C=9天K C,D2,3,5,7-)1,3,4,52,2,2,3,-5 K C,D=3天(3)工期T=(2+9+3)+(1+2+1+1)+2-1=20天六个施工段。
各分项工程在各个施工段上的流水节拍依次为:挖基槽6天、做垫层2天、砌基础4天、回填土2天。
做垫层完成后,其相应施工段至少应有技术间歇时间2天。
试组织成倍节拍流水施工。
4、(1)确定流水步距:K=K b=2天(2)确定每个施工过程的施工队组数挖基槽:b A=6/2=3个做垫层:b B=2/2=1个砌基础:b C=4/2=2个回填土:b D=2/2=1个施工队总数n1=3+1+2+1=7个(3)计算工期:T=(6+7-1)×2+2=26天(4)绘制流水施工进度表第四章一、多项选择题1.BDE2.CDE3.ACD二、简答题1、网络计划技术有那些特点?2、工作时差的含义是什么?3、资源优化的主要作用是什么?1、网络计划技术的特点有:(1)利用网络图模型,明确表达各项工作的逻辑关系;(2)通过网络图时间参数计算,确定关键工作和关键线路;(3)掌握机动时间,进行资源合理分配;(4)运用计算机辅助手段,方便网络计划的调整与控制。
2、工作时差是指在网络图的非关键工作中存在的机动时间,或者说是在不致影响工期或下一项工作开始的情况下,一项工作最多允许推迟的时间。
它表明工作有多大的机动时间可以利用,时差越大,工作的时间潜力也越大。
3、资源优化是通过改变工作的开始时间,使资源按时间的分布符合优化目标。
如在资源有限时如何使工期最短,当工期一定时如何使资源均衡。
三、作图题1、根据给出的工作及逻辑关系,绘制双代号网络图。
施工过程 A B C D E F G H I J K 紧前工作无AA BB E A D 、C EF 、G 、HI 、J紧后工作 B 、C 、G D 、E H HF 、IJJJKK无12、绘制双代号网络图如下:2、某混凝土工程由支模板、绑钢筋和浇混凝土等三个施工过程组成,划分为三个施工段组织流水施工,各施工过程在各施工段上的持续时间见下表,试用双代号网络图表示流水施工进度计划。
施工持续时间表四、计算题1、时间参数采用六时标注法,标于网络图上。
关键线路为1-2-5-6-7-8-9,图中以粗黑线表示。
第五章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技术经济指标的计算式错误的是( D )。
A. B.C. D. 二、简答题二、简答题1、什么是施工组织总设计?2、在确定项目展开程序时有哪些要求?3、编制施工总进度计划的作用有哪些?4、施工总平面图设计的原则是什么?5、施工组织总设计中需要编制的资源需要量计划有哪些?1、施工组织总设计是以整个建设项目或若干个单体建筑物工程为编制对象,根据初步设计或扩大初步设计图纸以及其他有关资料和现场施工条件而编制,对整个建设项目进行全盘规划,是指导全场性的施工准备工作和组织全局性施工的综合性技术经济文件。
2、(1)在满足合同工期要求的前提下,分期分批施工。
(2)统筹安排各类施工项目,保证重点,兼顾其它,确保按期交付使用。
(3)一般应按照先地下、后地上、先深后浅、先干线、后支线,先管线、后筑路的原则进行安排。
(4)注意工程交工的配套,使建成的工程能迅速投入生产或交付使用,尽早发挥该部分的投资效益。
这一点对于工业建设项目尤其重要。
A 15 12 30 190 00 0 1937 19 19 0 0 37 76 37 56 19 19 95150 10 10 5 25 32 20 25 5 5 37 67 37 37 00 67 施工期高峰人数劳动力不均衡系数=施工期平均人数降低成本额降低成本率=计划成本额机械化施工完成的工作量机械化程度=总工作量在工厂及现场预制的工作量预制化施工程度=总工作量(5)避免已完工程的生产或使用与在建工程的施工相互妨碍和干扰,使生产、施工两方便。
(6)注意与各类物资及技术条件供应之间的平衡,以便合理地利用这些资源,促进均衡施工。
(7)必须注意季节的影响。
3、编制施工总进度计划的作用在于确定各个施工项目及其主要工种工程、准备工作和整个工程的施工期限以及开竣工日期。
同时,也为制订资源需要量计划、临时设施的建设和进行现场规划布置提供依据。
4、施工总平面图设计的原则是:(1)尽量减少施工占地,使整体布局紧凑、合理;(2)合理组织运输,保证运输方便、道路畅通,减少运输费用;(3)合理划分施工区域和存放场地,减少各工程之间和各专业工种之间的相互干扰;(4)充分利用各种永久性建筑物、构筑物和已有设施为施工服务,降低临时设施的费用;(5)生产区与生活区适当分开,各种生产生活设施应便于使用;(6)应满足环境保护、劳动保护、安全防火及文明施工等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