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农村幼儿家庭教育现状调查及对策【教育论文】

农村幼儿家庭教育现状调查及对策【教育论文】

一、问题提出家庭是儿童接受教育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儿童的第一任老师。

科学、有效的家庭教育是儿童健康、全面发展的重要保障,是儿童接受学校与社会教育的基础。

因此,合适恰当的家庭教育指导利于协助家长转变理念,树立正确的教育观。

目前,经济较发达的地区,如北京、上海、广州等对家庭教育指导的相关研究处于领先地位,同时带动各个地区逐步重视与发展起来,开始探讨相应的指导形式。

但是,农村有其特有的特点,发展缓慢,信息闭塞。

那么,现在欠发达地区的农村开展家庭教育指导的现状如何,存在哪些问题,有何需求,这都要经过调查才能提出适宜的对策。

因此,本研究选取中部欠发达地区的吕梁市农村幼儿园D园进行深入调查,该园是这个村的第一所幼儿园,因此具有一定的典型性与代表性。

二、研究的设计1.被试的选取。

此次研究选取山西省吕梁市农村幼儿园(D幼儿园)的所有家长(共46人)进行问卷调查。

该幼儿园属于农村民办私立幼儿园,建园8年,规模比较小,有教师6名,园长1名,保育员1名。

2.研究方法(1)问卷调查法。

此次调查共向幼儿家长发放问卷46份,回收45份,有效问卷44份,有效率为95.65%。

由于本次的调查针对农村的幼儿家长,所以调查问卷都采用封闭式的题目,将要调查的内容分成较为详细且简明易答的问题,有利于问卷有效的回收。

本研究为了解该农村幼儿家庭教育指导现状,问卷分别从农村幼儿家长对家庭教育及相关概念的认知(t5,t6)、家庭教育指导者(t7,t8,t10)、指导形式(t11,t12,t14,t15)、家长对家庭教育指导的需求(t13,t17,t16,t9)这四个维度来进行调查,对调查的数据用SPSS19.0中文版与Excel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结论。

(2)访谈法。

为了进行更为详细的调查,本研究除抽取12名幼儿家长进行深入访谈外,还对该园的园长和2名幼儿教师进行了个别访谈。

访谈内容按照幼儿教师与园长对家庭教育指导者、指导形式、指导内容的认识这三方面进行。

访谈的目的是了解幼儿园园长及教师对自己从事的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看法,可以从不同的方面反映农村幼儿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现状,为研究补充更真实、具体的材料。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1.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1)所调查幼儿的情况。

在调查中发现,该幼儿园共有46名幼儿,其中小班4名,中班6名,大班14名,学前22名,大班与学前班幼儿占总体的78.26%,年龄班分布极不均衡。

在访谈中,该园园长解释了这一现象“我们园是村里边第一所,建园也有八年多,但是由于近几年国家对幼儿园的重视与管理、学前教育的火热,我们这个小村就陆续建立五所幼儿园,现在是幼儿园多,生源少;而且我们园的小班、中班面积不是很大,教育局不让招收太多孩子,除非扩大教室的规模。

”(2)所调查家长的情况。

填写问卷的家长中,父亲12名,占27.27%;母亲28名,占63.64%;祖辈父母4人,占9.09%;在调查中发现该村位于城市的边缘,周围有一些化工厂、煤气公司等。

该村的多数男人在这些厂子上班或者自己养车进行煤炭运输;妇女在家做饭,照顾孩子。

加上我国目前的以核心家庭为主流趋势的家庭结构,该问卷将近91%由父母填写。

填写问卷的幼儿家长学历较低,其中有86.36%是高中及以下,仅有13.64%为大专,本科及以上没有。

2.农村幼儿家庭教育指导现状调查结果与分析(1)幼儿家长对家庭教育及相关概念的认知。

通过调查,了解农村幼儿家长对家庭教育及相关概念(家长学校、家庭教育指导、家庭教育指导师)的认知情况,结果如图1。

图1 幼儿家长对家庭教育及相关概念的认知结果显示,在44人中,对“家庭教育”这一概念,仅有2人表示没听说过,且有14人表示对其很了解,在这四个概念中家长对其的认知程度最深;其他三个主要概念中,部分只是在“听说过”的层面上,依次是家长学校占75%、家庭教育指导占54.55%、家庭教育指导师占38.64%,“很了解”的层面人数极少。

说明家长除了对家庭教育这个与其自身息息相关的概念认知度较高,对其他相关概念的具体内涵并不清楚,认知程度浅。

(2)农村幼儿家庭教育指导者。

根据1955年的“国际家长教育会议”中相关人员达成的共识,家长教育指导者可以分为三大类:常和孩子及家长接触的专业人员,如教师、心理学家、医护人员等;家长教育的专家,如社会工作、教育学、心理分析等的专业工作者;家长领袖。

本研究依据以上划分类型与《上海市家庭教育指导工作大纲》,将农村幼儿家庭教育的主要指导者,分为幼儿教师、幼儿教育专家、村委会或村干部、家庭教育指导师、其他有经验的家长、大众媒体这六大类(如表1)。

A 没听说过ABCCCCBBBAAAB听说过C很了解家庭教育家长学校家庭教育指导家庭教育指导师通过表1发现:在农村幼儿家庭教育中,主要的指导者是幼儿教师占68.18%;其次是其他有经验的家长,书刊、杂志、网络电视等大众媒体,分别占36.36%,27.27%。

在调查中,没有一位家长表示受到过村委会或村干部的直接指导,可以看到在农村的幼儿家庭教育指导中,幼儿教师承担了大部分的指导工作,其他幼儿教育专家、村委会及家庭教育指导师承担的工作寥寥无几。

在农村幼儿家庭教育的指导者比较单一,长此以往不利于幼儿的发展。

在访谈中,J和H两位教师都明确表示幼儿教师和相关的教育工作者有责任去承担家庭教育指导工作,但是他们时间精力有限,无法专门进行指导和兼顾到每个幼儿,并且农村幼儿教师对家庭教育指导者的认识范围还是比较窄,没有考虑到可以结合农村特有的村委会或村干部这些为人民服务的组织机构为其提供指导;当然主要还是村委会或村干部在这些方面没有意识到自己应承担责任,一起配合幼儿教师指导家庭教育工作。

3.农村幼儿家庭教育指导形式(1)幼儿园与社区(街道办、村委、村干部或村卫生所)对家庭教育指导的形式。

在已有的研究中,我们将家庭教育指导的形式分为“集体指导”和“个人指导”这两种常用形式。

本研究作了更细的划分,分别调查了幼儿园指导家庭教育的集体形式与个别形式,对社区对家庭教育的指导形式做了统计,结果如表2。

如表2所示,农村幼儿园常用的集体指导形式是家长会和亲子活动,这两种都达到了50%以上,幼儿园开放活动、家教讲座及家教活动栏这几类形式较少。

幼儿园采用的个别指导形式中,最常用的是打电话、发短信息;其次是网络聊天、家园联系册、约家长面谈等形式。

根据对H教师与J教师的深入访谈,得知打电话、发短信息比较快捷、高效。

现在的网络信息技术发达,人人都上网,在网络上与家长聊天很方便。

所以这两种形式用得多。

该园园长提出今后会逐步利用办园报、网络信息的更新等实现家园多维互动。

社区仅在“通知家长给幼儿接种疫苗”这一方面及时地为幼儿家长提供指导,50%的家长也指出社区会简单地“告诉家长防治幼儿常见疾病”。

但其他发放家庭教育手册、给家长上课等方面几乎没有涉及,社区对幼儿家长的家庭教育指导形式极少,发展薄弱。

(2)幼儿家长自主获取家庭教育指导的形式图 2 幼儿家长自主获取家庭教育指导的形式在对幼儿家长自主获取家庭教育指导的形式中发现,最常用的是向周围有经验的家长请教(占50.09%),其次是请教亲朋好友、幼儿园老师。

从图2中可以发现,少数家长采用报名参加教育培训的课程来获取。

结果表明:农村的幼儿家长十分重视家庭教育,同时有自主获取家庭教育指导的意识,但是仅仅是多向有经验的人请教和在网络上学习,接受的信息不正规,而且有的不适用每个家庭,接受正规系统的家长培训课程几乎处于空白。

4.农村幼儿家长对家庭教育指导的需求。

通过对问卷的分析,笔者发现目前幼儿园有81.81%的家长比较需要家庭教育指导,仅有1位家长不需要接受指导。

同时,笔者在调查中发现:幼儿园家长平常与教师谈论最多的是学习,占95.45%,其次是幼儿情绪占50%,可见农村的家长还是比较重视智育的发展,忽略其他方面的综合发展。

目前该幼儿园63.64%的家长表示在家庭教育过程中最大的困难是自身的知识水平有限,其次是没有时间和精力,无法理解孩子的想法和做法,这说明农村幼儿家长由于不了解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缺少有效的教育方法和手段,家庭教育的能力较差。

四、研究结论1.通过对农村幼儿家庭教育指导现状的分析,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研究得出如下结论。

(1)对“家庭教育”概念认知较好,其他相关概念较低。

在有效调查的44位农村幼儿家长中,对家庭教育概念认知水平较高,但对于家长学校、家庭教育指导师、家庭教育指导等认知较低。

究其原因,家长学校在这样的农村地区并没有,他们不了解很正常。

我国的“家庭教育指导师”在年有了首个“家庭教育指导师”培训班,因此在农村地区鲜有人知。

(2)指导者大都来自幼儿教师,指导者单一。

农村幼儿家庭教育指导者主要来自幼儿教师,其次是一些有经验的家长。

这表明因幼儿教师的职业特点(与幼儿的相处时间比较长,且具备一定的幼儿教育专业知识),农村幼儿家长比较依赖幼儿教师所提供的指导。

但是由于幼儿教师还有许多的教育活动、课程设计的工作要做,为家庭教育指导只是一个辅助层面,指导力度不强。

村委及村干部、相关的专业人员、家庭教育指导师等较少参与,使目前农村的家庭教育指导者单一,指导力度也不强。

(3)幼儿园向多元化发展的指导形式,但社区极少。

幼儿园的指导形式比较多样化,个别指导主要采用给家长打电话、发短信的形式。

集体指导依靠家长会和亲子活动形式,在采访中园长也表示逐步采用开办园报,加强对“家访”这种传统形式的运用,利用好多媒体与幼儿家长进行多维互动的沟通交流形式,该园正努力向采用多元化形式发展。

社区(街道办、村委会、村干部或卫生所等)指导的形式较少,仅集中在通知家长给幼儿接种疫苗这一方面,整体发展薄弱。

在家长自主获取指导形式方面,接受来自有经验的亲朋好友及其他家长和网络媒体的育儿经验这两方面较多,对参加正规的培训课方面几乎空白。

(4)家长需要接受指导,但苦于自身能力有限。

在对家长是否需要接受家庭教育指导这一方面,接近90%的家长自称需要,但是存在的最大困难是来自自身知识水平有限,有时无法理解幼儿的想法、做法,缺乏家庭教育的知识与能力。

2.建议与对策(1)政府方面①出台相关政策。

我国的部分农村地区是欠发达地区,无论是农村幼儿成长环境,还是享有的教育资源都不优越,政府有责任帮助这些弱势群体。

因此,政府首先要从法律层面来为农村幼儿家庭教育指导工作提供帮助,要出台明确的法律政策,将其工作纳入我国的公共服务体系中,确保政府履行义务。

联合社区共同组织家庭教育指导工作,保证农村幼儿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顺利进行。

②提供专项经费。

在调查中发现,农村幼儿家长听说过家庭教育指导师的人很少,一方面是我国大陆的家庭教育指导发展水平比较低,另一方面是家庭教育指导师的费用比较昂贵,农村家长望而却步。

相关主题